在物理教学中贯彻“两纲教育”上海市育人中学楼春鸣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历久弥新的文化精髓。而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生命潜力,充分挖掘物理学科中的民族精神内涵,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而不能忽视教学活动的育人价值问题。我们要努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活动是一个人生命活动中最快乐无比的事;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权利,更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事关民族的盛衰与兴亡。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高效率的学习活动应当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经验有密切的联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产生共鸣的内容;高效率的学习应当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能使其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接触、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针对初中生好动、好奇、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的特点,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我刻意从生活中寻找学生能接触到的事例,让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生活相关联、与社会相关联,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中尽可能地多安排一些简单的实验,学生通过自主的动手操作,发现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愉悦,懂得只有互帮互助,才能形成合力,让学生的个性在合作中张扬,从中感受和谐的美,使学生在和谐中发展,真正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笔者作为浦东新区初中物理命题组成员,在多年的初三物理命题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命题能指导教学,命题能促进课改。我在命题时充分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原则,不局限于对知识本身的考查,更注重创设一个新颖的情境,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命题的导向,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做到关注生活、科技、社会热点。如在2002年区中考预测中,以当时人们共同关注的“神舟”系列为载体创设物理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报效祖国的理想。在2003年区中考预测中,以卢浦大桥创设的问题情境,取材于上海城市建设的重大成就,让学生感到由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而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的高速发展,从而使学生更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更热爱现在的生活。其它诸如嫦娥计划、高温超导、两弹一星等鲜活实例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同时也让学生正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激发学知今日努力学习,明日富民强国的信念。从物理学科中发现学习的乐趣,感受科学的魅力,可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而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文化底蕴、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等,可以从正面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努力提高生命质量。总之,教师要善于将科学的教育理论内化为育人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更善于挖掘《两纲》的教育因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实施教育,并注意学生个别差异,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实施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