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7步助孩子塑造坚强个性,有失去才更懂珍惜年幼时,孩子就可能会遇到失去一个他们熟悉的人或小动物的时刻,比如失去祖父或祖母、家里的一位朋友、一只可爱的宠物、甚至是更亲的人。董进宇博士说到,失去挚爱亲朋,每个人都会心如刀绞,对于孩子来说,则可能会在心理上留下较长时期的悲伤、困惑,甚至是恐惧。而且,孩子可能面对的可怕经历并不局限在家里。现在只要你轻点鼠标,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灾难都可能通过网络呈现在你和孩子面前。同大人一样,孩子看到这些新闻时会感到难过,甚至会心痛不已。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链条中的最后一环。无论你对生死线之外的世界有怎样的想象,死亡都不是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谁也无法逃避的事实。全家人都喜欢的某个人去世,大人们会努力理智地面对改变了的生活,而孩子的悲伤历程和大人不一样,也更复杂。家长可以通过爱、鼓励和理解帮助孩子走出变故,回忆那些美好的往事,或者给孩子换个不一样的环境。回避不是好办法父母们都想让孩子避开那些会让他们感到痛苦和悲伤的事情,这是人之常情。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很多家长不知道怎样把亲人去世的消息告诉孩子,也不知道应该讲多深,感到很为难。专家告诉我们,你给一个正在承受着丧亲之痛的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告知真相,诚实相待。董进宇博士说到,要帮孩子从悲痛中解脱出来,父母们就要克服自己对孩子过度保护的欲望。“通常为了保护孩子,我们不愿意和他们谈及死亡这个话题,也不让他们参加葬礼,其实这些正是帮他们了解死亡的机会。专门研究心灵创伤的心理学家吉尔·克鲁克斯指出,家长把亲人去世的消息告诉孩子时,诚实是必不可少的。“对孩子撒谎或者有所隐瞒,就是潜在性地伤害了你和孩子之间已经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她说,“无论你是否能够直言不讳,孩子总有一天会从学校、邻居或其他成年人那里了解到死亡的真相。”诚实并开门见山地跟孩子谈论死亡这个话题还能增进感情,孩子知道父母相信他们懂事了,能够勇于面对变故,这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有资格了解一转载请注明出处。些事情,他们会以更成熟的心态应对今后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使用合适的字眼父母不应该回避同孩子谈论死亡这一事实,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生活中必须有暂时离别的时候,就可以借机让孩子知道什么叫顺其自然。例如送孩子去幼儿园时,可以向孩子解释,今天没有妈妈在身边陪着应该怎么办。遇到有人去世,你向孩子传递消息时使用的语言也很重要。英国育儿作家说,跟孩子讲述所发生的事情时,要使用简单、直接和能让孩子理解的词语,不要拐弯抹角弱化事实。董进宇博士说到,要说“死”和“去世”,而不要说“没了”或者“走了”之类的词。如果你告诉孩子“你的狗狗走了”或者“奶奶永远醒不了了”,孩子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因为他们害怕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会开着房门,一心等待着他们永远失去的狗狗有朝一日会回家。应对悲伤为了帮孩子应对悲痛,你需要帮孩子感觉到他们的生活秩序已经恢复了正常,那么保持全家人熟悉的日常活动和习惯就很有帮助。这样做有时具有挑战性,因为面对亲人去世,孩子会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困惑,有时会出现反抗行为。有些孩子会变得胆小,还有的孩子会有攻击性举动或者装出一副什么都不怕的样子。“你会发现有些孩子变得几乎像个超级负责的小大人儿似的,特别是父母有一方去世,他们又是家里的大孩子的时候。”如果孩子在情绪上没什么变化,这也不是不正常。他们也许短时间情绪低落,过一会儿就高兴地和小伙伴玩了起来。有时他们的反应甚至可能显得有些失常,比如,听到有人去世的消息时,孩子也许会控制不住地笑起来。要是孩子变得少言寡语,不愿与人交流,或者年纪太小,还不会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想法。专家建议,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的非语言信息。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心里的悲伤会是一种身体体验。董进宇博士说到,孩子也许会出现睡眠障碍、头疼或肠胃不适等症状。留心孩子没说出来的那些话,可以看出他们的心理活动,关注他们的情绪、行为和身体语言是否极端或异常。一段悲伤的历程转载请注明出处。有人去世时,孩子会觉得他们的世界变得混乱不堪。他们身边的大人们流着泪,不知所措,有时还会发火。屋子里的人总是轻声急切地低语,电话铃接连不停地响起来,陌生人在他们的家里进进出出。对于不幸之事的反应方式没有对与错之分,毕竟悲伤是一种历程,会在时光的变换中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对于一个正处于悲痛之中的孩子,家长们所能给予的最好抚慰便是倾听。“所谓倾听,不仅需要我们的耳朵,还需要我们的眼睛和心,”专家说,“我们不要觉得自己在孩子面前就应该无所不知;要允许有个人的不同看法;不要轻易下结论或者敷衍了事。”帮助孩子应对悲伤的时候,也不要忽视你自己心里的痛苦。如果觉得必要,你可以向其他人寻求帮助,或者找专家咨询。家长照顾好自己,也是向孩子展示出了面对悲伤和走过悲伤的办法。鼓励孩子去回忆并和死者建立一种感情纽带,也会帮孩子走过这段历程。每天和孩子聊天时,找机会鼓励孩子谈一谈死者,比如“爸爸会喜欢这个”,或者“妈妈会为你骄傲”。孩子喜欢的一个人去世时,他们的悲伤期比成年人要漫长得多。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孩子经常任由悲伤压抑在心。董进宇博士说到,孩子这样做是为了不让家长伤心,他们看到妈妈和爸爸已经够伤心的了,害怕自己谈起逝者会让家长更难受。结果,孩子不再提及此事,把悲伤憋在了心里。孩子的悲伤持久难去,另外一个原因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在脑子里一遍遍重复以往经历的事情。专家说,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对事情有不同的理解。“5岁的孩子会以他们特有的眼光看待一件事,但是长到7岁时,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所增强,会把以前发生的事情重新理解一遍。”告别逝者安排孩子参加逝者葬礼,有助于孩子对死亡加深理解,但是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是否参加葬礼。如果做了适当的准备,即使是年纪很小的孩子也能通过参加葬礼获取知识。不给孩子这个机会,会让他们的困惑越发难解。甚至成年后,葬礼的真实情况对于他们来说可能都是个谜。为了让孩子了解葬礼的整个过程,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葬礼当天的所有仪式——告诉孩子,现场会有很多人,他们会哭泣,会念悼词,会讲起死者生前做过的一些善举。让孩子看看棺材是开着的还是关着的;告诉他们将会看到的情景:妈妈会闭着眼睛,她的心脏不再跳动,但是你可以再摸摸她。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认识一个人死去时的真实景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成长经历。转载请注明出处。不同年龄的悲伤“快照”孩子的心理成长阶段和年龄变化,在他们对于死亡的理解和走过悲伤的历程中影响很大。【2—4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通常自我意识强,相信他们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悲伤大多以退化行为表现出来,比如尿床、烦躁不安、理解力变差,或者吃饭和睡觉的方式发生改变。【4—7岁】当有人去世,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能够体会到个人的责任感。专家说:“要让情绪失控的孩子知道,有人去世,不是大家的错。家长要注意倾听孩子的问题,理解他们的恐惧,而不是单纯用语言来安慰他们——最好的安慰是通过我们的行为,而不是语言。”【7—11岁】这时,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有所增强,能理解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和死亡的可怕,但是他们还不能接受死亡发生在他们熟悉并且喜爱的人身上。这时要给孩子一个清楚具体的解释,告诉他们所发生的事情,让他们确信会得到你的爱和支持。【11—18岁】青春期前和青春期中的孩子能够将“死亡”一词概念化,他们也许会想到自己也将死亡这一问题。他们还可能感到恼怒和抑郁。青少年的悲伤过程和成年人的感受相近,他们也许会发现,当亲人去世时,他们最想找人倾诉的对象不是父母,而是别的成年人或同龄人。如果一个孩子不能或不愿意接受亲人去世的事实,或者似乎思维停滞,无法继续生活,家长应该带孩子就医。本文来源于董进宇博士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