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2015年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考理化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5.4.8物理部分(满分9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檫去,重新填涂。1.人的正常体温约为A.30℃B.33℃C.37℃D.39℃2.在太阳系中,月球是A.卫星B.行星C.恒星D.彗星3.能区分不同歌手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4.关于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光属于三原色光之一B.入射角为30°,反射角可能为20°C.紫光属于三原色光之一D.入射角为30°,折射角可能为20°5.如图1所示,小磁针甲、乙处于静止状态。根据标出的磁感线方向,可以判断出A.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B.电源的左端为负极C.小磁针甲的右端为N极D.小磁针乙的左端为N极6.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将电压表V1、V2正确连入电路,闭合电建S,电路正常工作,各电表的示数均不为零。当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时,电压表V1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不发生变化,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发生变化。则A.电压表V1一定测量R2两端电压B.电压表V1可能测量R1和R2两端电压C.电压表V2一定测量R2两端电压D.电压表V2可能测量R1和R2两端电压AR1PR2S电源图1图2甲乙7.把一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小球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分别为F上升、F下降,则A.F上升小于F下降B.F上升等于F下降C.两个合力的方向相同D.两个合力的方向相反8.如图3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并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可能小于p乙B.p甲一定小于p乙C.p甲可能大于p乙D.p甲一定大于p乙二、填空题(共26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9.某豆浆机铭牌上的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①该豆浆机可直接接入上海地区家庭电路中使用,它的额定电压为(1)伏。②豆浆机的机头主要由一个电热器(电热丝)和一个电动机带动的打浆器构成。制作豆浆的过程是先加热,再打浆,再加热煮熟,即加热和打浆是交替进行的。由此可知,豆浆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器的连接方式是(2)。③当豆浆打好后,就能闻到豆浆的香味。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3)运动。④豆浆机在额定电压下加热0.1小时,需耗电(4)度。10.如图4所示,水沸腾后,盖在试管口上的塞子会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这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5);此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6)能,其能量转化情况与四冲程汽油机的(7)冲程相似。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塞子的惯性(8)(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1.甲、乙两木块从斜面下滑,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5(a)、(b)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是(9)的(选填“静止”或“运动”);甲、乙各运动4米,所用时间相差(10)秒。在下滑过程中,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属于(11)摩擦;木块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12)的方式改变了其内能。图3甲乙额定频率50Hz电动机额定功率180W电热器额定功率850W豆浆机铭牌图4图5(a)t/秒s/米031244321甲(b)t/秒s/米05314268642乙12.体积为1×103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13)牛。2千克的水温度降低5℃,放出的热量为(14)焦。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较(15)(选填“多”或“少”),适合做冷却剂。[c水=4.2×103焦/(千克·℃)]13.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6库,通过它的电流为(16)安,其两端的电压为6伏,它的电阻为(17)欧。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10伏,10秒内电流通过它所做的功为(18)焦。14.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路中出现了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电源电压不变,两电表均未被损坏)①只闭合电键S2,若两电表均无示数,则故障可能是(19)。②然后,断开电键S2,闭合电键S1和S3,若电流表有示数,则故障是(20);若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是(21)。15.如图7所示,某小组同学在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密度已知的四种不同液体,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出它们的重力,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①当小桶中盛满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牛。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此液体的密度为(22)克/厘米3。②若把弹簧测力计和小桶改装为液体密度秤,该秤的“0刻度”线对应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值为(23)牛。若要增大该秤的称量范围,可换用以下两种规格的塑料小桶,符合要求的是(24)。(填写序号)A.容积相同,质量更小的小桶B.质量相同,容积更小的小桶三、作图题(共8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16.在图8中,重为2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受到的支持力F支。1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9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18.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两灯并联,电流表测通过灯L1的电流。液体密度(克/厘米3)0.60.81.01.2弹簧测力计示数(牛)1.41.61.82.0测力计012345(N)123450图7图8图9图100.63ASL1L2AB图6S1S2S3R1R2AV四、计算题(共22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9.某物体在2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10秒内前进了5米。求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和功率P。20.如图11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102米2,盛有足够多的水,置于水平面上。①若容器内水深为0.3米,求水的质量m水。②求水面下0.1米深度处水产生的压强p水。③现将一个边长为a、质量为m的正方体放入容器内的水中后(水未溢出),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Δp容恰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Δp水,求该正方体的质量m。21.在图12(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将定值电阻R1接入M、N接线柱,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4安。①求电阻R1的阻值。②现有滑动变阻器R2,其规格为“5Ω3A”、“10Ω1A”或“20Ω2A”中的一个。将R1与R2以不同的连接方式接入M、N接线柱,闭合电键S,移动变阻器R2的滑片,都能使电流表的指针达到图12(b)所示位置。(a)请通过计算判断所用变阻器R2的规格。(b)在电路元件安全工作的条件下,移动变阻器R2滑片,使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ΔI最大。求不同连接方式中较大的ΔI最大。R1S图12(a)(b)MNA图11五、实验题(共18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22.“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1),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2)。“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需改变钩码个数和(3),进行多次实验;实验的结论是:当杠杆平衡时,(4)。23.图13所示,实验装置M的名称是(5)。实验时,在该装置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6)高度,以保证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7)。若所用透镜焦距为15厘米,当蜡烛和光屏处在图示A、D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透镜的位置可能在(8)之间(选填“AB”、“BC”、“CD”)。24.某小组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按图14所示方式用两个重力不同的滑轮进行实验,并将相应的滑轮重G滑、物体重G物和拉力F的大小记录在表一、二中。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计算了每次实验中物体所受重力的变化量ΔG物与所用拉力的变化量ΔF,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一、二的后两列中。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F与G物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9)。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物相等时,G滑越大,F越大。③根据表一、二中前三列的数据及条件,请判断:按图14所示方式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若要省力,需满足的条件是(11)。④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二中ΔF与ΔG物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发现其满足的数学关系式为(12),由此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13)成正比。图14实验序号G物(牛)F(牛)ΔG物(牛)ΔF(牛)111.500222.010.5343.031.5464.052.5585.073.5实验序号G物(牛)F(牛)ΔG物(牛)ΔF(牛)623.000744.021.0865.042.0986.063.010107.084.0表一:G滑=2牛表二:G滑=4牛图130102030405060708090cmABCDM25.小华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所用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待测小灯(标有“3.8V”字样)、电压表、电流表、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2A”和“50Ω2A”字样)、电键以及导线若干。为了能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准确判断小灯是否正常发光,小华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选择其中一个变阻器,连接实验器材后,操作规范,闭合电键,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5(a)所示。经过思考,他换用另一个变阻器并按规范重新实验,闭合电键,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小灯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5(b)所示。①画出小华同学的实验电路图。(14)(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②读出图15(b)中电流表的示数,并说明理由。(15)③计算小灯的额定功率。(16)图15(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