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的软肋在哪里?在中国加入WTO前,一些专家曾把物流业列为入世后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在中国成为世贸成员的第一年2002年,中国物流业在中外竞争加剧:大批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纷纷向现代物流转型;资本青睐物流业,去年宣布涉足物流的上市公司猛增至60余家;国家外经贸委下发文件允许外资在北京、上海等7省市进入物流业,迈开我国加入WTO后物流业开放的第一步。有业内人士断言,2003年的中国物流业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从概念驱动到价值驱动记者:在过去的2002年,我国物流业最主要的变化和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丁俊发:去年的中国物流业发展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启动期,而非概念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的国有交通运输与仓储企业实行资产重组和流程再造,加速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二是一些著名工业与流通企业开始重视企业采购系统与物流系统的流程再造,信息化带动物流现代化得到普遍关注,这是今年最可喜的进步。三是涌现了一批颇具规模与水平的物流企业,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命名的两个示范基地:海尔物流和广州宝供物流。四是跨国物流公司加速进入,他们与国内企业的合资与合作给中国物流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信息化系统。五是国际大型零售企业纷纷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使与采购相关的物流业快速起步。据预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采购量将从目前的200多个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500多个亿美元,拿上海来讲,已经有200多家跨国采购机构进入,采购额年均增长30%。另外,从中央到地方,2002年政府在鼓励引导物流方面有很大举措:国家经贸委着手制订物流发展产业政策,把物流项目首次列入国债计划;计委组织了国家的物流规划;劳动部也在落实物流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认证工作。另外,区域和城市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具体落实阶段。尤其是上海、广东、浙江等地,政府对区域物流的认识和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并已远远跨越普通的规划层面。翟学魂:2002年的物流业发展最主要的特点是,制造企业物流自身的变革带动了整个物流业的发展,他们从单纯追捧物流概念,走向了实实在在地关注如何加强管理以降低自己的物流成本,即从概念驱动走到了价值驱动。前段时间的物流热使大家没有分清两件事情,即管理整个物流链条与自己运作物流,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以前不少企业为做物流而做物流,为开发物流软件而去开发软件,或是成立一个物流公司去赚第三方物流的钱。现在他们发现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既不能降低自己核心业务的物流成本,也不能从新的物流业务中赚到钱。于是他们渐渐领悟到真正使物流成为自己“第三利润源泉”的途径:制造企业的任务是考虑如何让自己的物流链条成本最低,如何用最少的库存保证最低的缺货率,准确地预测货物分到全国各个点的数量,制订分货计划,并使预测与计划最严密地衔接以满足定单需求。而对于第三方物流来说,更重要的是仓库管理与运输能力、库内增值服务能力以及把这些信息最快最准确地传达给制造企业的能力。在2002年许多行业的领头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主要是对内部物流结构和流程的改造,如青啤,如TCL,特别是后者,由于身处家电行业,它的物流效率更是决定了企业的成败,拿彩电来说,平均每月降价1.5%以上,而他们整个行业的利润还不足1.5%,如果你的物流速度比一般水平快上3倍,那么你的利润就将是平均利润的3倍。TCL在物流上下了很大功夫,它本身以直销著称,分销方面一直走到零售,客户就是直接的卖场,这是一个很长的物流链条,但TCL所做的就是控制链条成本,控制定单情况,控制各个点的分货数量,其余的再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制造企业物流关注点的转移,制造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能力及范围的厘清使2002年的物流业发展更多了几分理性色彩。最弱是零售记者:我国物流行业虽然发展很快,但弱势依然明显,并已成为跨国公司转移制造业到我国来的制约因素,我国物流业真正的软肋到底在哪里?物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什么?明年的发展重点是什么?丁俊发:我国物流企业的总体实力与国际物流企业相比还有极大距离。具体的差距体现在服务理念、信息系统等多方面,尤其是信息系统,信息化是物流的灵魂,而物流的信息化又不是一个纯技术性问题,它还涉及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因此我国的物流业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跨国公司把制造业转移到我国来主要看中的就是劳动力的低廉,但是我国物流业的落后又导致其物流成本的高昂,所以我国物流业要加速前进,以尽快打破这一瓶颈。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很多,包括对传统运输与仓储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全部或一部分转为第三方物流,并利用自己的优势,扩大客户群;引进外资,鼓励跨国公司与国内物流公司合资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系统开发能力等等。由于各城市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参差不同,2003年中国物流业也将在几个方面同时展开:首先,我们东部的地区已经完成了规划期,开始进入实施阶段,从明年开始,有许多城市经过规划,开始招商引资。其次,国务院各部委在2003年将进一步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指导,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将出台全国物流业发展总体规划设想与有关产业政策,地方政府特别是沿海有关省市将逐步出台有关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另外,将进一步推广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提高物流装备技术,使其成为发展物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翟学魂:所有行业的物流链都包括三个环节:生产物流、大规模分销及零售。我国的物流企业并不是所有方面相对跨国公司都处于劣势,而是情况各有不同:在所有行业的分销段都不比跨国物流企业差,在部分行业的生产物流段也不差,但在所有行业的零售物流段却比跨国公司差许多。在处理产品的全国分销,即物流链的中间环节上,国内企业丝毫不比跨国公司逊色,在公路运输、解决方案及价格上非常具有竞争力,甚至在人力成本上还有优势;在生产过程较简单的行业,如洗衣粉等日用品的生产流通环节国内的物流企业可以做得和跨国公司一样好,但涉及到较为复杂的行业,如手机、汽车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国内企业的能力就相形见绌,如在苏州生产一台手机,其零部件的周转期最多4天,也就是说,荷兰一个小镇的芯片要在4天内就能到达苏州,这样的物流业务就只有跨国物流公司来操作。至于所有的零售物流,是国内公司的最薄弱之处,几万种产品发售到上千家店,中间还有分类、拼装、贴商标等手续,其体系及信息化还远远没有完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国内物流企业对此擅长。我认为,我国物流业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是物流企业基础环境的提升,特别是基础运输业水平的提高,中国地域辽阔,基础运输成本对物流影响极大,但是我国的运输业却日益呈现出作坊化趋势,200多万辆卡车,却有100多万家公司,资源和管理极度分散,这不仅产生了超载、费用高、时间长等问题,而且使运输业成为一个十分利薄的行业,不利于运输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因此应该有政府引导运输业兼并整合,产生几个有实力的集团,这样既能使运输业走向规范,也能为物流企业提供更为可靠安全整体的服务。民资活跃整合加速记者:2003年物流行业竞争格局如何?哪一类型的物流业水平会得到更大提升?哪一行业的物流将更加活跃?丁俊发:今年,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将继续成为国家的投资重点,民间资本与外国资本将把物流业作为投资的新方向。一方面,根据加入WTO的承诺以及外经贸部《关于开展试点设立外商投资物流企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跨国物流公司将加快在中国实施扩展与布点战略。另一方面宝供、大田等民营物流企业将保持他们灵活和信息化程度高的一贯优势,其示范意义将带动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物流业,并成为物流行业中最为活跃的力量。如今民营物流企业宝供已居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领头地位,由广东省政府重点扶持,享受政府为期3年总额达900万元的扶助资金。从行业来看,一部分工业与流通企业,特别是外商独资与中外合资企业,像家电、汽车、日化、饮料、医药、烟草、连锁行业等将首先释放物流需求,这些行业更多的物流机会将促使这些行业的物流水平得到更大提高。翟学魂:2003年的物流企业将开始兼并整合,淘汰一部分企业,出现一些领袖企业,大小企业纷纷进入物流行业的现象将在今年终结。其实这一趋势在去年就已显现,拿上海来说,上海浦东货运量呈直线增长,而货代企业数量却在减少,因为通过整合出现了相对较有实力的物流企业,也就意味着另一部分企业出局了。这一整合趋势在今年将更加凸显,一些物流企业将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大中小、高中低层次分明的格局将在2003年开始组建。按行业分,我认为与零售有关的物流将得到较大的提升,不论是零售业本身,还是产品的零售物流段,都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零售业,在WTO后孕育着巨大的商机。现在中国零售业成功的典范是上海,在上海,零售传统业态,即那些位于南京西路的高级商场已相当优秀,麦德龙等大卖场已颇具规模,便利店几乎铺满整个城市,而专业商店的发展也方兴未艾,上海零售业的成功会引来全国许多城市竞相仿效。另外,高科技产品的物流业将十分活跃,而中国制造业份额的增加,也会大大促进口岸物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