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语文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6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考生须知:[来源:Z.xx.k.Com]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注音正确且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些朝圣者们内心祈求佛主赐予他们的并不是海市蜃.(shèn)楼一般的幸福,并不是拥有无数的金钱,并不是金壁辉煌的静谧.(mì)的住宅,而是广袤的山林海洋。B.与人间世事变换、朝代更迭一样,罗布泊也经历了几荣几衰,曾经烟波浩淼.(miǎo)的大湖如今成了茫茫沙海,曾经繁华兴盛的楼兰,也悄.(qiāo)无声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C.此次旅游曲终幕落,我们虽已在回程,但对九寨沟那些悠远湛.(zhàn)蓝的晴空、白雾缭.(liáo)绕的雪山,那些几乎不可名状的美仍然心驰神往。D.“好奇号”在火星上发现了古河床遗迹,在盖尔殒石坑北部有许多已经聚合成砾.(lì)岩的碎石,据推测这些碎石应该是湍.(tuān)急的河水带来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也是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但.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孩子的教育,往往是中国家庭最关注的焦点话题。[甲]从古至今,多少父母呕心沥血....、不辞辛劳,就是为了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培养“孝悌忠信”,于家于国于民有用的人才。古人云:“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乙]家庭教育、知识和能力教育固然..不可缺少,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如果说知识、能力的教育是砌筑人生攀登高峰的台阶,那么品德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丙]正如但丁所言,“道德可以弥补知识的不足,知识无法填补道德的空白”。“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五千年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就始终强调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但B.呕心沥血C.固然D.薪火相传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无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等五项。浙江的水资源还存着供需缺口大、结构矛盾突出、污染严重、有效利用率低,需要大力落实这一政策。B.《等着我》是央视打造的全国首个国家媒体寻人平台。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宝贝回家”创始人张宝艳,以及演艺界热心公益的人士赵忠祥、濮存昕等,都将参与节目录制。C.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制度与法制建设正在完善中,技术、法律和管理跟不上等原因,造成了食品安全问题屡现。D.儿童交通安全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学龄前及中小学教育除了对儿童交通安全教育进行普及之外,不少社区也开设了生动的体验教育课程,以培养孩子在危险状态下的应变能力。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来源:Zxxk.Com]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②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③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④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⑤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⑥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A.⑥③④①②⑤B.③④①②⑥⑤C.①③④②⑥⑤D.②①③④⑤⑥6.阅读下面有关养生的三副对联,请分别简要写出其体现出的养生方法。(6分)①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井水菊花茶。——郑板桥②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纪晓岚③得山水清,其人多寿;饶诗书气,有士长年。——无名氏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①精神变态的特质不仅仅存在于监狱或者精神病院——我们每个人都处于“精神变态连续谱”上的某个位置。在用于评估一般人群的精神变态特质的调查问卷《精神变态自评量表》中有29条描述,受试者需要指出每条陈述和自己的符合程度。其中一条:“我有时会向人们说他们想听的话。”当一位朋友读出后有些不安说,“我会同意这条啊——我有时也这么做。但这就让我成为精神变态者了么?”我向他解释只有当某人高度符合绝大多数的描述时,才可能被认定为我们常说的“精神变态者”。但他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这份问卷几乎没有人得零分。[来源:学_科_网Z_X_X_K]②你是否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者对某些特定的人缺乏同情心呢?又是否为了找乐子而撒谎、骗人或者打破规则呢?几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精神变态的影子。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的适度的精神变态特质甚至有好处。比如,一个能够剥离对患者情感的外科医生在对其实施手术时可能更加高效。而在商业世界里,通过操纵和欺骗他人让自己晋升是一种获胜策略。不论是取悦他人的癖好,还是存在冒险的欲望,大多数人还是认可精神变态的某些方面的。③而完全状态的精神变态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人格缺陷。它把反社会和寻求刺激的行为(攻击性、药物滥用、寻求快感)与冷酷的社交和情感特质结合起来,后者包括缺乏同情与负罪感和喜欢操纵他人等。正是这种冷漠个性让精神变态者十分危险。通常情况下能够阻止人们犯罪的是对受害人移情、负罪感、害怕遭到惩罚,但精神变态者们完全不在乎自身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当我们读到具有高度精神变态特质的人的经历时,会被其行为吓到,并感到好奇:他们是那样残忍、与我们截然不同的存在。最恐怖的事情是:精神变态的特质并非仅存在于全面表现出这种人格缺陷的人身上,就像所有的精神疾病一样,精神变态的特质存在于贯穿人群的连续体中。重要的是,这些被称为“精神变态者”的人们与我们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绝大多数人也会认可精神变态的一小部分行为。精神变态的特质在一般人群中是偏态分布的,这就意味着大多数人都有着相对较低的精神变态特质,只有少数人才会呈现逐渐增高的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精神变态特质的人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办公室里工作,在我们的家庭里生活。④研究者正在尝试理解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着精神变态水平。基因有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因为环境因子也很重要,比如在你还是孩子时身边充斥着多少暴力,或者父母如何养育子女和你有怎样的朋友。此外精神变态也不能简单的归因于先天或后天,而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另外,精神变态也不是一成不变,一旦出生就不可逆转的。近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干预措施,例如协助具有高度精神变态特质孩子的父母,也能帮助降低其特质的水平。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根据用于评估一般人群的精神变态特质的调查问卷《精神变态自评量表》,几乎每个人都具有精神变态特质。B.精神变态的特质在一般人群中呈偏态分布,只有少数人才会呈现逐渐增高的水平。C.决定精神变态水平的因素既有先天的基因又有后天的环境因子,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D.那些存在于监狱或者精神病院的被称为“精神变态者”的人们与我们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很难理解他们的行为。8.下列不属于“适度精神变态”表现的是A.取悦他人,说对方想听的话B.对某些特定的人缺乏同情心C.时刻准备抛弃对自己没有用的人D.存在冒险的欲望9.请概括本文的三个主要观点。(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看不见的故宫马明博⑴在殿宇楼台、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高低错落、壮观雄伟之外,还有一个用眼睛看不见的故宫。这座用眼睛看不见的故宫,不是作为建筑以物质产品的形态存在的。作为明、清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中枢,作为封建帝王发号施令和朝夕生活的居所,故宫更是一件承载了太多历史沧桑和世事变迁的精神产品。⑵试问进出过故宫的人,当你面对着油漆斑驳的宫门上那锈迹斑斑沉重的铁锁时,你是否看到了尘封多年的宫闱秘闻;当你流连于青石墙缝里一簇固执盛开的黄色小花时,你是否捡拾到了一个至今还未醒转的宫女之梦;当你的目光追随那些越过阴森宫墙的乌鸦时,你是否担心过无法躲开太监们哀怒又充满渴望的目光……⑶我们看不见的,还有:那些在宫殿里飞来飞去的奏折,与奏折相关的阴谋、千里之外的战争,功臣的封赏、死人的头颅,转瞬倾覆的王朝、惊恐万状的宫娥、密如雨林的箭矢……⑷朱棣说:朕要迁都北平。⑸备料工作一直持续了十年,现场施工只用了三年零六个月。这一点有些出人意料。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皇帝终于拥有了众城之城——紫禁城。宫殿里没有杀戮,宫殿里充斥着庙宇般的宗教气息,皇帝以仁爱悲悯的神圣形象出现,但酷刑和杀戮在另外的场所里加倍进行。血迹正在宫墙上结痂和风干,但宫殿依然需要血的滋润,皇帝永远需要别人为他的存在而付出代价。前朝后廷,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是皇帝的两面性。或许所有的皇帝都具备这双重性格。⑹帝王为什么要建造如此庞大的宫殿群?是与广阔的疆域形成几何上的比例关系,还是与丰富的世界构成视觉上的平衡?无疑,宫殿群改变了人与自然的比例尺。即使从远处观看,宫殿群依然显得威武和高大,因为与宫殿群相比,那些参照物显得那么弱小。帝王站在宫墙上,会看到什么?……在这权力的迷宫中,他们看到了基业的永恒吗?那不过是一种错觉。场面宏大的宫殿群迷惑了他们,他们迷失在自己建造的迷宫里。⑺对于故宫来说,明清两代二十四个皇帝,仅仅是虚拟的主人,陈列于历史的花名册上;而那一代又一代的嫔妃、太监乃至顶礼朝拜的文武百官,都已陆续化作了风中的幻影,甚至连一根羽毛都未留下。好大的一阵风哟,刮过红墙、琉璃瓦、有石兽守望的翘檐,刮过无知的树木和泛黄的纸张,把记忆里的龙飞凤舞、莺歌燕语席卷而去。⑻紫禁城的主人,并不仅是二十四位,还有李自成,这颗从紫禁城上空划过的流星。作为大明王朝的掘墓人,他曾在皇帝的庄园里跑马圈地改元大顺称帝而治。虽然他只在紫禁城里做了四十二天皇帝,只在龙床上睡了四十二个夜晚,但草鞋战胜了龙靴,锄头战胜了王杖。这是紫禁城历史里不应该被忽略的一页。⑼现在,每一位走进故宫的游客,都可以抚摸那些精美而又冰凉的雕栏玉砌,既然可以触探到历史的体温,也必然会留下自己或清晰或模糊的指纹。⑽借着一次短暂的游览,来深入地了解故宫,显然是困难的,不可能的,甚至是徒劳的。故宫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根椽子,隐藏着一段段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大有来头,隐藏着一些细节。每个细节都有头有尾,另有细节藏在其中。当一座座雄伟的宫殿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已经无法计算,它究竟跨越了多少个细节,才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我们站在它的面前,只能看到它正面的局部,而永远不可能看到它的背面——包括空间的背面和时间的背面。⑾民间传说中,清顺治帝走出紫禁城,出家为僧。四海云游时,他路过了自己居住过的宫殿,看到了几十年前的自己。他吟道:“……朕为山河大地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朕今撒手归西去,管你万代与千秋。”⑿然后,他转身离开。他就这样从这里消失,像一缕云飘过,没有人注意,仿佛他从来不曾来过。⒀这情景,如同此时此刻的我们,站在这雄伟庄严庞大既看得见又看不见的故宫面前。(本文有删改)10.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他们迷失在自己建造的迷宫里”?(4分)11.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4分)12.作者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描述了“看不见的故宫”。请结合全文赏析这一写作技法。(6分)13.本文为什么以“看不见的故宫”为题?谈谈你的看法。(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8题。(21分)悲剡溪古藤文(唐)舒元舆剡溪上绵四五百里,多古藤,株枿逼土,虽春入土脉,他植发活,独古藤气候不觉,绝尽生意。予以为本乎地者,春到必动,此藤亦本乎地,方春且.有死色,遂问溪上人。有道者云:“溪中多纸工,刀斧斩伐无时,擘剥皮肌,以给其业。”噫!藤虽植物,温而.荣,寒而枯,养而生,残而死,亦将似有命于天地间。今为纸工斩伐,不得发生,是天地气力为人中伤,致一物疵疠之若此。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