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竞赛:几何光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几何光学§1几何光学基础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独立传播:几束光在交错时互不妨碍,仍按原来各自的方向传播。3、光的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光的折射定律: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入射角1i与折射角2i满足2211sinsininin;④当光由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中传播,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C时,将发生全面反射现象(折射率为1n的光密介质对折射率为2n的光疏介质的临界角12sinnnC)。几何光学§2光的反射2.1组合平面镜成像组合平面镜:由两个以上的平面镜组成的光学系统叫做组合平面镜,射向组合平面镜的光线往往要在平面镜之间发生多次反射,因而会出现生成复像的现象。先看一种较简单的现象,两面互相垂直的平面镜(交于O点)镜间放一点光源S(图1),S发出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反射后形成了1S、2S、3S三个虚像。用几何的方法不难证明:这三个虚像都位于以O为圆心、OS为半径的圆上,而且S和1S、S和2S、1S和3S、2S和3S之间都以平面镜(或它们的延长线)保持着对称关系。用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容易地确定较复杂的情况中复像的个数和位置。两面平面镜AO和BO成60º角放置(图2),用上述规律,很容易确定像的位置:①以O为圆心、OS为半径作圆;②过S做AO和BO的垂线与圆交于1S和2S;③过1S和2S作BO和AO的垂线与圆交于3S和4S;④过3S和4S作AO和BO的垂线与圆交于5S,51~SS便是S在两平面镜中的5个像。双镜面反射。如图3,两镜面间夹角a=15º,OA=10cm,A点发出的垂直于2L的光线射向1L后在两镜间反复反射,直到光线平行于某一镜面射出,则从A点开始到最后一次反射点,光线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图3αL1L2AOABSS1S2S3O图1SS1S2S3S4S5O图2αL1L2AOCBC¹O¹D图4如图4所示,光线经1L第一次反射的反射线为BC,根据平面反射的对称性,BCCB,且∠aCBO。上述DCBA,,,均在同一直线上,因此光线在1L、2L之间的反复反射就跟光线沿CAB直线传播等效。设N是光线第n次反射的入射点,且该次反射线不再射到另一个镜面上,则n值应满足的关系是na90ºan)1(,6900an。取n=5,∠075OAN,总路程cmOAtgNA3.375。2.2全反射:全反射光从密度媒质1射向光疏媒质2,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211sinna时,光线发生全反射。全反射现象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如现代通讯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导纤维,就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图5是光导纤维的示意图。AB为其端面,纤维内芯材料的折射率3.11n,外层材料的折射率2.12n,试问入射角在什么范围内才能确保光在光导纤维内传播?图5中的r表示光第一次折射的折射角,β表示光第二次的入射角,只要β大于临界角,光在内外两种材料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光即可一直保持在纤维内芯里传播。211sinn011214.673.12.1sinsinnnooor6.224.679021/3.1sin/sinri,只要oii30,50.0sin即可。iγβABn1n2图5例题讲解:例1、如图6所示,AB表示一平直的平面镜,21PP是水平放置的米尺(有刻度的一面朝着平面镜),MN是屏,三者相互平行,屏MN上的ab表示一条竖直的缝(即ab之间是透光的)。某人眼睛紧贴米尺上的小孔S(其位置如图所示),可通过平面镜看到米尺的一部分刻度。试在本题图上用三角板作图求出可看到的部位,并在21PP上把这部分涂以标志。分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规律及成像作图。人眼通过小孔看见的是米尺刻度的像。由反射定律可知,米尺刻度必须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才会看到米尺刻度的像。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解这个问题。解法一:相对于平面镜AB作出人眼S的像S。连接Sa并延长交平面镜于点C,连接S与点C并延长交米尺21PP于点E,点E就是人眼看到的米尺刻度的最左端;连接bS并延长交米尺21PP于点F,且bS与平面镜交于D,连接S与点D,则点F就是人眼看到的米尺刻度的最右端。E与F之间的米尺刻度就是人眼可看到部分,如图7所示。解法二: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米尺21PP及屏MN的像,分别是21PP及NM,a、b的像分别为ba,,如图8所示。连接Sa交AB于点C,延长并交21PP于点E,过点E作)(21ABPP的垂线,交于点E,此点就是人眼看到的米尺刻度的最左端;连接bS交AB于点D,延长并交21PP于点F,过点F作21PP(AB)的垂线21PP交于点F,点F就是人眼看到的米尺刻度的最右端。EF部分就是人眼通过平面镜可看见的米尺部分。点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与像具有对称性。在涉及到平面镜的问题中,利用这一特点常P1P2MNabABS图6ABCDEFMN2PSS1Pab图7ABCDEFMN2PS1PabMN2P1Pab图8能使问题得以简洁明晰的解决。例2、两个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45º、60º、120º。而物体总是放在平面镜的角等分线上。试分别求出像的个数。分析:由第一面镜生成的像,构成第二面镜的物,这个物由第二面镜所成的像,又成为第一面镜的物,如此反复下去以至无穷。在特定条件下经过有限次循环,两镜所成像重合,像的数目不再增多,就有确定的像的个数。解:设两平面镜A和B的夹角为2θ,物P处在他们的角等分线上,如图9(a)所示。以两镜交线经过的O点为圆心,OP为半径作一辅助圆,所有像点都在此圆周上。由平面镜A成的像用31,PP表示,由平面镜B成的像用42,PP表示。由图不难得出:31,PP在圆弧上的角位置为42,,)12(PPk在圆弧上的角位置为)12(2k。其中k的取值为k=1,2,…若经过k次反射,A成的像与B成的像重合,则)12(2)12(kk即2k当4452o时,k=4,有7个像,如图9(a)所示;当3602o时,k=3,有5个像,如图9(b)所示;当321202o时,k=1.5,不是整数,从图9(d)可直接看出,物P经镜A成的像在镜B面上,经镜B成的像则在镜A面上,所以有两个像。例3、要在一张照片上同时拍摄物体正面和几个不同侧面的像,可以在物体的后面放两个直立的大平面镜AO和BO,使物体和它对两个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摄入照像机,如图10所示。图中带箭头的圆圈P代表一个人的头部(其尺寸远小于OC的长度),白色半圆代表人的脸图9(a)PABOθP1P2P3P4(b)PP5ABOP1P2P3P460º(c)PP4ABO45ºP1P2P3P5P6P7(d)ABOPP1P2120º部,此人正面对着照相机的镜头;有斜线的半圆代表脑后的头发;箭头表示头顶上的帽子,图11为俯视图,若两平面镜的夹角∠AOB=72º,设人头的中心恰好位于角平分线OC上,且照相机到人的距离远大于到平面镜的距离。1、试在图11中标出P的所有像的方位示意图。2、在方框中画出照片上得到的所有的像(分别用空白和斜线表示脸和头发,用箭头表示头顶上的帽子)。本题只要求画出示意图,但须力求准确。解:本题的答案如图12、13所示。例4、五角楼是光学仪器中常用的一种元件,如图14所示。棱镜用玻璃制成,BC、CD两平面高度抛光,AB、DE两平面高度抛光后镀银。试证明:经BC面入射的光线,不管其方向如何,只要它能经历两次反射(在AB与DE面上),与之相应的由CD面出射的光线,必与入射光线垂直。图13ABPO图12ABCPO图10AOCP图11C图14AEBD112.5º112.5º112.5º90ºi1ABCDE112.5º112.5º112.5º90ºγ1i2i2i3i345ºi4γ4F图15解:如图15所示,以i表示入射角,i表示反射角,r表示折射角,次序则以下标注明。光线自透明表面的a点入射,在棱镜内反射两次,由CD面的e点出射。可以看得出,在DE面的b点;入射角为ori5.2212,反射角为orii5.22122。在四边形bEAC中,1125.675.229090rriaoooo而)5.67(1355.112236010raooo=15.67ro于是,1335.2290riioo在△cdb中∠cdb=180º)()(3322iiii=180º01190)5.22(2)5.22(2rroo这就证明了:进入棱镜内的第一条光线ab总是与第三条光线ce互相垂直。由于棱镜的C角是直角,1r=360º-270º-∠dec=90º-∠dec=1i。设棱镜的折射率为n,根据折射定律有11sinsinrni,44sinsininr。1441,irir总是成立的,而与棱镜折射率的大小及入射角1i的大小无关。只要光路符合上面的要求,由BC面的法线与CD面的法线垂直,又有,41ri出射光线总是与入射光线垂直,即光线经过这种棱镜,有恒定的偏转角——90º。例6、横截面为矩形的玻璃棒被弯成如图16所示的形状,一束平行光垂直地射入平表面A上。试确定通过表面A进入的光全部从表面B射出的R/d的最小值。已知玻璃的折射为1.5。分析:如图17所示,从A外侧入射的光线在外侧圆界面上的入射角较从A内侧入射的光线入射角要大,最内侧的入射光在外侧圆界面上的入射角α最小。如果最内侧光在界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并且反射光线又刚好与内侧圆相切,则其余的光都能保证不仅在外侧圆界面上,而且在后续过程中都能够发生全反射,并且不与内侧圆相交。因此,抓住最内侧光线进行分析,使其满足相应条件即可。解:当最内侧光的入射角α大于或等于反射临界角时,入射光线可全部从B表面射出而没ABRd图16ABORd图17有光线从其他地方透出。即要求na1sin,而dRRasin,所以ndRR1,即11ndR。故215.1111minndR点评:对全反射问题,掌握全反射产生的条件是基础,而具体分析临界条件即“边界光线”的表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例7、普通光纤是一种可传输光的圆柱形细丝,由具有圆形截面的纤芯A和包层B组成,B的折射率小于A的折射率,光纤的端面与圆柱体的轴垂直,由一端面射入的光在很长的光纤中传播时,在纤芯A和包层B的分界面上发生多次全反射。现在利用普通光纤测量流体F的折射率。实验方法如下:让光纤的一端(出射端)浸在流体F中。令与光纤轴平行的单色平行光束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光纤入射端面的中心O。经端面折射进入光纤,在光纤中传播。由于O点出发的光束为圆锥形,已知其边缘光线和轴的夹角为0a,如图18所示。最后光从另一端面出射进入流体F。在距出射端面1h处放置一垂直于光纤轴的毛玻璃屏D,在D上出现一圆形光斑,测出其直径为1d,然后移动光屏D至距光纤出射端面2h处,再测出圆形光斑的直径2d,如图19所示。(1)若已知A和B的折射率分别为An与Bn。求被测流体F的折射率Fn的表达式。(2)若An、Bn和0a均为未知量,如何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以测出Fn的值?分析:光线在光纤中传播时,只有在纤芯A与包层B的分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的光线才能射出光纤的端面,据此我们可以作出相应的光路图,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及几何关系,最后可求出Fn。ABO空气0图181d2d1h2hABDFD图19解:(1)由于光纤内所有光线都从轴上的O点出发,在光纤中传播的光线都与轴相交,位于通过轴的纵剖面内,图20为纵面内的光路图。设由O点发出的与轴的夹角为α的光线,射至A、B分界面的入射角为i,反射角也为i,该光线在光纤中多次反射时的入射角均为i,射至出射端面时的入射角为α。若该光线折射后的折射角为,则由几何关系和折射定可得ai90º①sinsinFAnan②。当i大于全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