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铁力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无答案1.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2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2.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新|课|标|第|一|网A.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3.下列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镜中的花朵B.小孔成像C.水中“断”笔D.仙鹤的倒影4.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C.做多次试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5.刚从开水中捞出的熟鸡蛋在手中不太烫,待鸡蛋表面的水分干了之后就很烫,这种现象是因为()。A.鸡蛋的内部温度很高,有热逐渐散发B.水的温度低,鸡蛋壳的温度高C.鸡蛋壳未干时,热水蒸发很快,吸收热量,使蛋壳温度不太高D.鸡蛋壳不善于传热,使手发烫要一段时间6.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的冰雕大奖赛中冰雕作品在当地气温持续在0℃以下,会一天天变小,这是由于冰雕作品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7.下列物理现象发生的过程,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高山上的冰雪融化②清晨的大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③用铁水铸造成机器零件④寒冷的夜晚露地上产生霜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8.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实现遥控的C.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D.投影仪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9.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分度值为0.01℃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10.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11.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B.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以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是因为声速远小于光速X|k|B|1.c|O|mD.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12.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13.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小明将系好细线的金属块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处静止时,表明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了B.金属块的质量为74gC.金属块的体积为60cm3D.金属块的密度为7.4×103kg/m314.下列物理现象发生的过程,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高山上的冰雪融化②清晨的大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③用铁水铸造成机器零件④寒冷的夜晚露地上产生霜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15.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二者都能彻底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能暂时止沸16.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B.中学生身高约1.5m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5m/s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1.有五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五次测量记录分别是:18.82cm、18.83cm、17.28cm、18.81cm、18.80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2.现在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检测设备,某一时刻装置的显示器上的示数为68,则这个数据的单位是,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X(选填“增大”或“减小”)。3.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他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和蓝光。红色光线照射都蓝色纸上,显示色。4.如右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MM′上方是(选填“空气”或“玻璃”)。5.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密度最大的物体是(填“a”“b”或“c”),b物体的密度为kg/m3。6.小牛有一块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若想用它做一个模型照相机,则景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若想用它做投影仪的镜头,则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若想将它作为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题6分,第2题6分,第3题10分,共22分)1.如图所示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用此实验可以研究:①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②像与物大小的关系;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⑴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AB⑵实验时小红在玻璃板的侧观察;⑶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⑷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选填“①”、“②”或“③”);⑸实验时,发现蜡烛B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的可能原因是:。⑹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18.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上。(3)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图甲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调节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新课标第一网(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移动。(5)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成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成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3.小明和小刚在物理兴趣小组活动时发现:泥沙的密度比水大。因此他们猜想:若江水中含沙量越高,则江水的密度可能越大。他们决定用清水和食盐配制盐水,测量盐水的密度来模拟分析这一问题。(1)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了,那么,要使天平平衡,就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向左调,若测量时,发现指针略向左偏,要使天平平衡,可行的操作是:。(2)小明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烧杯和盐水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M-12所示,请指出他在操作中的两处错误:①;②。(3)小刚发现了小明操作中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并重新进行实验。他们在某次实验中天平示数如图M-12所示和量筒示数如图M-13所示,请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并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乙甲图M-12图M-13(4)他们经过多次的实验测量,得到了盐水密度与盐的百分含量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的猜想是(填“正确”或“错误”)的。(5)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M-14中用平滑曲线绘出盐水的密度与盐的百分含量之间的曲线。(6)小明在实验中,测得了某盐水的密度为1.16×103kg/m3,则这种盐水的盐的百分含量约%。(7)北大西洋海水比印度洋海水密度大,可知北大西洋海水含盐量较(填“高”或“低”)。四、计算题(共17分)1.(5分)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米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米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求汽车的行驶速度。2、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求:这个瓶子的容积和液体的密度(4分)3.一辆载重汽车的车箱容积为3.5m×2m×0.6m,额定载重为4t,求:(1)(4分)如果汽车装满泥沙,则汽车是否超载?(已知泥沙的密度为2.4×103kg/m3)(2)(4分)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烧杯与盐水总质量/g量筒内盐水体积/cm3烧杯与剩下盐水的质量/g盐水密度/(g/cm3)134.260盐的百分含量/%468101520盐水密度/(g/cm3)1.051.081.101.12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