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季期九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赋分120分)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一、积累与运用(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鳊.(biān)鱼谮.(zèn)害窸窣.(sū)遍稽.(jī)群藉B.绰.(chuō)号腼腆.(tiǎn)兀地.(dì)油光可鉴.(jiàn)C.劫掠.(lüè)磐.(pán)石搓.(cuō)捻一哄.(hònɡ)而散D.巷.(hànɡ)道苋.(xiàn)菜恻.(cè)隐正噤.(jīn)危坐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在生活中,当有人做出完全失去原则、标准的事情,你的那句“算了,没关系”绝不是一种,反而是“傲慢”在作祟,当对方已犯严重的错误,你却把自己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方,这只会让一切原则无处容身,让标准失衡。A.背离宽容凌驾纵容B.背叛包容凌驾纵容C.背离宽容安放放纵D.背离包容凌驾放纵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就急忙从炕上下来,拉住我们的手问这问那。B.我们要向读者讲述的是一则市委书记将百姓冷暖装在心上的故事。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D.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4.下列名著回目的出处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义释晁天王B.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C.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D.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二、说明文阅读(5~8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端午佳节话菖蒲①“菖蒲驱恶迎吉庆”,菖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菖蒲于端午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②首先来认识一下菖蒲吧。菖蒲是天南星科的多年生水生湿地植物,常生长在沼泽地、溪流或水田边。一丛丛叶片从基部繁茂生长,肉穗花序上生着一朵朵黄绿色的小花,看上去似乎也没什么特别。不过仔细观察,线形叶片直立挺拔,如一把长剑,因此菖蒲又叫“蒲剑”或“剑菖蒲”。并且,同艾草一样,菖蒲也是一种芳香植物,它全身都很香,揉碎一片叶子,就能闻到浓郁的香味,以根茎的香气最为强烈。③现今不太起眼的菖蒲,是先祖们在端午之时必采的植物。古人称菖蒲“叶如剑刀”,既为剑刀,其辟邪的功能便不言而喻,因此“端午佳节,菖蒲作剑,悬以辟邪”,也就是说,只需将蒲叶悬于门厅、床头,利剑的锋刃之下,邪虫毒物自是不敢轻易进屋,古人心中也自然有了象征吉瑞的抚慰。④除了悬挂辟邪之外,在端午时节古人们还制作菖蒲酒,可以去毒、“避氲气”。或仅以蒲根入酒,或配以雄黄,或饮用,或外敷,或“浑洒床帐间”(《帝京岁时纪胜》),总之各朝各地有着不同的制法和用法。⑤菖蒲去毒,并不仅仅...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因为菖蒲的确..具有相关的药用价值。它常以根茎入药,主要成分是一些挥发油,有芳香化浊、开窍祛痰的功效。它的水浸液对皮肤上的真菌有抑制作用,古时,还有人把菖蒲捣碎用来治疗痈疽、湿疮等。同时,菖蒲根茎捣碎的原液兑水,还可有效驱赶飞虱、蚜虫等虫害。可见菖蒲去毒驱虫确有其用,古人们在端午佳节采摘菖蒲,也是蕴含智慧的选择。⑥此外,喜欢花卉的朋友都知道“花草四雅”,而菖蒲正是四雅之一。作为古代社会一种流行的文化符号,早在《离骚》中,屈原就赋予了它崇高不屈的品质。如今,菖蒲或许不像古时那么流行,但仍然是文人雅士的心头好,甚至被认为是“雅中之雅”,它的花和叶都是那般低调,简朴而不繁缛,淡泊而不浓烈,正如前人所赞“菖蒲有山林气,无富贵气,有洁净形,无肮脏形,清气出风尘以外,灵机在水石之间。”⑦值得提醒的是,中文名字中带“菖蒲”的植物还有不少,其中人们较熟悉的有唐菖蒲和黄菖蒲。唐菖蒲是重要的鲜切花植物,属于“世界四大切花”之一,黄菖蒲又叫黄花鸢尾,是很常见的水生植物,这二者都有着娇艳美丽的花朵,并且都来自鸢尾科,和菖蒲(天南星科)属于完全不同的植物家族,之所以名字中都有“菖蒲”,主要是因为它们和菖蒲有着类似的叶片。而此文中提到的菖蒲既非唐菖蒲,也非黄菖蒲,它被称为菖蒲可要比唐菖蒲和黄菖蒲久远得多。5.下列不属于菖蒲象征“吉瑞”原因的一项是()A.菖蒲“叶如剑刀”,既为剑刀,其辟邪的功能便不言而喻。B.菖蒲酒可以去毒、“避氲气”,菖蒲汁液兑水可以驱赶虫害。C.唐莒蒲是重要的鲜切花植物,属于“世界四大切花”之一。D.菖蒲作为古代社会一种流行的文化符号,被赋予了美好的品质。6.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菖蒲是天南星科的多年生水生湿地植物,属于水洼地的常客。B.菖蒲是一种芳香植物,全身都很香,以花叶的香气最为强烈。C.菖蒲备受人们青睐,除了它具有去毒辟邪的功用外,还因为它是“花草四雅”之一。D.唐菖蒲和黄菖蒲名字中都有“菖蒲”二字,主要是因为它们有着与菖蒲相似的叶片。7.下列对本文的写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按逻辑顺序介绍了菖蒲的相关知识。B.第⑤段加点词“不仅仅”“的确”,充分肯定了菖蒲的药用价值,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C.第⑦段采用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菖蒲与唐菖蒲、黄菖蒲分属不同的植物科。D.本文介绍菖蒲有关知识时,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8.下面的内容不属于文章介绍的是()A.端午节悬挂菖蒲习俗的由来B.菖蒲的生长习性C.菖蒲的外形特征D.菖蒲的药用功能三、古诗文阅读(9~14小题,共18分)登岳阳楼(其一)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二)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来源:学|科|网]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9.下面对《登岳阳楼(其一)》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是全诗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最后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B.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融情入景,借写景而抒发强烈的情怀。C.颈联诗人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含蓄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懣。“万里”和“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D.从本诗风格看,明显表现出老杜特点,陈与义和杜甫一样,都精于炼字炼句,也善于描写议论,可谓神形兼备。但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如布控精巧、运作轻灵,情思绵邈。10.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说》中作者刻画“食马者”与千里马的关系,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B.《爱莲说》中第一段的两个“独”字既表现出作者遗世独立、绝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又表明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C.“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D.《爱莲说》中以“菊”“牡丹”作衬托,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第Ⅱ卷洗为听命非选择题,本卷共13小题,共9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①徙倚..湖山欲暮时徙倚:②三年多难更凭危.危: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④亭亭..净植亭亭: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祇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3.选文(二)韩愈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谈谈理由。(3分)14.贵港市又称为“荷城”,说明贵港人民对莲的喜爱。请你根据选文(三),用自己的话概括莲具有的高贵品质。(3分)四、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15.①,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②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③俄顷风定云墨色,。(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⑤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千古名句是:,。⑥某校几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六个字“,”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了不在意年华老去,依然要为理想而努力的愿望。这件事在学校一时传为美谈。五、综合题(16~17小题,共5分)16.根据下面的两个故事,仿照上联,拟出下联。(2分)①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急。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②扇枕温衾:汉朝时期,孝子黄香的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入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再让父亲睡。他当魏郡太守时当地遭遇洪灾,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救济灾民。人们称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横批:孝德为本上联:刘恒亲尝汤药侍母仁孝闻名下联:17.在下面空格内填入汉字,组成三个成语,将三个成语用规范美观的汉字书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3分)六、现代文阅读(18~22小题,共15分)[来源:学科网]光的温度(1)当于老师宣布女子4×100米接力赛开始报名时,我感到自己的脸有点发烫,忸怩了片刻,终于在众目睽睽之下笨拙地站了起来。周围的目光锐利得叫人害怕。我不该心虚的,我的身体已经好了呀。(2)我把目光投向班长,她握在小胖手里的笔抖来抖去,一个个名字利落地出现在秋季运动会的报名单上,报完名的女孩子微笑着坐下来,小马尾辫儿黑亮亮的,闪烁着午后金灿灿的阳光。别人都坐下来了,唯独我一人还木然地站着。(3)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班长的手,希望她快点写上我的名字。可是她却投来疑虑的目光。片刻后,她无奈地把我的名字写上了。就当我如释重负地坐下来的时候,我瞥见了于老师纠结的目光。(4)我知道,她不想让我上场。由于名额有限,我和另一个女孩子只有一个人能报名。那个女孩是大伙儿公认的最佳人选,她跑得快,动作敏捷。而我,从入学到四年级一直体质孱弱,在运动会上总扮演一个吃着零食鼓掌的看客角色。可是偏偏今天她因病没来上学,而我就趁此机会报名了。我真的好想参加一次运动会呀,何况我也不会拖班级后腿的,暑假的时候,我经常和母亲去锻炼身体,经过整个假期的锻炼,三年前的那张沉重的化验单已经变得很轻、很轻。(5)我在自豪中度过了几天,接着就领教了班主任的绝对权威。那天下午,我正跟伙伴们在操场上玩得高兴,突然有同学来传话说于老师决定把我换掉。我的心如同被一场冷雨浸透了。我飞快地跑回教学楼,推开门冲进教室,撞见班长正和老师调整运动员的名单。也许是我的脚步声太大了点儿,我一进门她们就猛地回过头来。我用哀求的目光望着于老师,额前的刘海儿很长,挡住了我的视线,但我相信她一定能感觉到我看她的目光是多么幽怨。我转身离开了。(6)那天下午的课我一点儿也没听进去,心里想着于老师那张具有“山地地貌”的大黄脸。她为了所谓的班级荣誉,剥夺了一个孩子在小学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参加运动会的机会。(7)晚上,于老师打电话过来,向我解释为什么不让我参加运动会。她细声细气地解释着,那可怜劲儿好像受委屈的人是她似的:“孩子,老师知道你很想参加运动会,但是老师以前看过那份化验单,你的身体真的恢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