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内容简介:o即时通讯(或即时通信,简称为IM)是指能够即时发送和接收互联网消息等的业务。自1998年面世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即时通讯的功能日益丰富,逐渐集成了电子邮件、博客、音乐、电视、游戏和搜索等多种功能。即时通讯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它已经发展成集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企业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目前人们熟知的,既有腾讯QQ、微软MSN等综合类即时通信工具,也有网易泡泡、新浪UC、百度Hi、阿里旺旺、淘宝旺旺、盛大圈圈等垂直即时通信工具,还包括中国移动飞信、中国电信天翼Live、Skype等跨平台、跨网络即时通信工具。截至2009年底,我国即时通讯用户规模已突破2.77亿,同比增长23.7%,其中手机即时通讯用户占总体用户的1/3,规模达9141万。近年来,我国移动IM市场迅速爆发,在以中国移动为首的运营商势力强势带动下,2007年我国移动IM市场规模达到13.7亿元,同比增长92.9%。2008年,中国移动即时通信市场获得了高速发展,我国移动IM市场规模超过36亿元,而其活跃用户达到1600万人次,比2007年同期增长70%左右,其中移动QQ、飞信、移动MSN用户数量分别排在前三位。目前国内即时通讯行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广告收入,另一部分是用户付费收入,其中用户付费收入包括购买无线增值、语音服务、在线游戏和其他互联网增值产品服务产生的收入(主要包括虚拟物品的出售等收入)。随着电子商务以及支付工具的发展,即时通讯的经济价值将进一步增强,也不可避免地遭遇更大的安全性问题。盗号木马、网络诈骗钓鱼等违法现象严重危害着广大网民的上网安全。即时通讯工具作为未来跨越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其发展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同时,其商业模式的发展将是未来要关注的焦点。免费与收费相结合的发展策略将是IM的主要发展模式。随着新兴即时通讯软件的崛起和细分领域的发展,网民不断尝试各种类型即时通讯软件以寻求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促使即时通讯市场注册帐户规模有了快速增长。预计未来两三年中国即时通讯注册帐户将有望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即时通讯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即时通讯的概念、功能、即时通讯工具的分类及产业链等,接着分析了国内外即时通讯行业的发展概况,然后对企业即时通讯、移动即时通讯、跨网即时通讯市场做了细致分析。随后对即时通讯的用户、运营商、竞争状况、协议与技术发展做了全面分析,最后分析了即时通讯行业的未来前景及趋势。您若想对即时通讯市场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即时通讯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o报告目录:o第一章即时通讯(IM)相关概述1.1即时通讯的概念及功能1.1.1即时通讯的基本定义1.1.2即时通讯软体的起源与发展1.1.3即时通讯的行业应用范畴1.1.4即时通讯的主要应用功能1.1.5即时通讯与微博的主要区别1.2即时通讯软件的分类1.2.1综合类即时通信工具1.2.2跨平台即时通信工具1.2.3跨网络即时通信工具1.2.4垂直即时通信工具1.3即时通讯的产业链及运营模式1.3.1即时通讯的整体产业链形态1.3.2基于服务模式的产业链分析1.3.3基于销售模式的产业链分析1.3.4即时通讯行业的商业模式解析1.4即时通讯发展的宏观环境1.4.1政治环境1.4.2经济环境1.4.3社会环境1.4.4技术环境第二章即时通讯行业分析2.1全球即时通讯行业的发展综述2.1.1全球即时通讯市场用户规模分析2.1.2全球即时通讯行业的四大细分市场分析2.1.3国际主流即时通讯产品的市场份额透析2.1.4国际传统即时通讯工具风光不再2.2中国即时通讯行业发展概况2.2.1中国即时通讯行业发展历程2.2.2即时通信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透析2.2.3我国即时通讯行业全面进入跨网时代2.2.4IM经济价值突出亟需解决安全问题2.2.5中国即时通讯市场趋向专业化发展2.2.6即时通讯产品的主要发展趋势2.3中国即时通讯市场发展状况2.3.12007年我国即时通讯市场规模及格局浅析2.3.22008年中国即时通讯市场发展综述2.3.32009年我国即时通信市场发展简况2.3.42010年1月中国即时通讯市场数据分析2.3.52010年2月中国即时通讯市场数据分析2.4运营商即时通讯业务的发展2.4.1运营商开展即时通讯业务的目的及现况2.4.2中国电信运营商大举发力IM市场2.4.3IM市场互联网企业与运营商的博弈2.4.4电信运营商开展即时通讯业务的对策措施2.4.5运营商开拓即时通讯业务的前景探析2.5即时通讯软件的应用分析2.5.1IM软件对于企业与个人的营销应用浅析2.5.2IM软件在教学领域的用途探究2.5.3IM软件在电子政务的应用方案研究2.5.4IM软件在远程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剖析2.6即时通讯行业的问题及对策2.6.1即时通讯的标准与协议亟需统一2.6.2安全问题成为即时通讯发展的关键难题2.6.3即时通讯行业的盈利模式尚待明晰2.6.4国内即时通讯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6.5互联网企业进军IM市场面临的阻碍及突围策略第三章企业即时通讯市场分析3.1企业即时通讯的相关概述3.1.1企业即时通信系统的概念3.1.2企业即时通信系统的特点浅析3.1.3企业IM软件的需求及选择要点透析3.2企业即时通讯市场的发展概况3.2.1中国企业即时通讯市场的发展现况3.2.2中国企业即时通讯市场凸显三大趋向3.2.3中国企业即时通讯市场规模与格局透析3.2.4中国企业即时通讯市场发展特点浅述3.2.5中国企业即时通讯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3.3企业级即时通讯系统的技术体系解析3.3.1企业级即时通讯系统的总体结构3.3.2企业级即时通讯系统的网络结构3.3.3企业级即时通讯系统数据库及支撑平台3.3.4企业级即时通讯系统应用的关键因素3.4企业即时通讯市场的问题、对策及趋势3.4.1企业即时通讯市场推广面临的阻碍3.4.2企业即时通讯软件安全问题突出3.4.3促进企业即时通讯市场快速发展的建议3.4.4中国企业即时通讯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探讨3.4.5未来企业即时通讯市场发展形势预测第四章移动即时通讯(MIM)市场分析4.1移动即时通讯的概念及国外发展情况4.1.1移动即时通讯的定义及功能4.1.2国外移动即时通讯业务发展形势4.1.3国外移动即时通讯运营商的经营模式分析4.1.42013年欧洲手机即时通信用户规模预测4.2中国移动即时通讯市场发展概况4.2.1中国移动即时通讯市场发展的两大阶段4.2.2中国移动即时通讯发展的市场基础与需求4.2.32007年我国移动即时通讯市场实现强劲增长4.2.42008年中国移动即时通讯市场发展状况透析4.2.53G时代移动即时通讯业务成电信业新宠4.32009-2010年中国移动即时通讯市场的发展4.3.12009年第二季度我国移动IM市场格局浅析4.3.22009年第三季度我国移动IM市场发展状况4.3.32009年第四季度我国移动IM市场发展概况4.3.4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IM市场格局分析4.4深入分析中国移动IM业务的价值链与商业模式4.4.1移动IM业务的价值链构成4.4.2移动IM业务的运营模式探析4.4.3中国移动运营商开展移动IM业务的SWOT分析4.4.4我国移动运营商开展移动IM业务的主要模式4.5移动即时通讯市场的问题、对策及趋势4.5.1国内移动运营商开展移动IM业务面临的阻碍4.5.2移动即时通讯业务发展的对策措施4.5.3中国移动即时通讯市场发展趋势分析第五章跨网即时通讯市场分析5.1跨网即时通讯的基本概述5.1.1跨网即时通讯的概念5.1.2跨网即时通讯市场发展的基础5.1.3我国跨网即时通讯发展的三个阶段5.1.4跨网即时通讯的产业链解析5.2跨网即时通讯应用进程及服务提供商分析5.2.1早期移动QQ短信服务的问世5.2.2移动即时通讯服务提供商开始壮大5.2.3跨网语音服务逐渐兴起5.2.4跨网即时通讯的应用版图进一步扩展5.3跨网即时通讯产业的盈利模式分析5.3.1网络广告5.3.2无线增值5.3.3通话费用5.3.4各种跨网增值服务5.4跨网即时通讯市场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前景5.4.1中国跨网即时通讯市场存在的主要难题5.4.2中国跨网即时通讯市场的发展潜力及趋势5.4.3未来跨网即时通讯市场的开发重点第六章中国即时通讯用户分析6.12009年中国即时通讯用户特征透析6.1.1用户身份特征6.1.2用户使用行为特征6.1.3用户使用心理特征6.1.4用户互联网使用特征6.22009年移动即时通讯用户分析6.2.1用户规模6.2.2用户性别结构6.2.3用户年龄结构6.2.4用户学历结构6.2.5用户收入结构6.32009年主要即时通讯软件用户对比分析6.3.1用户年龄特征6.3.2用户学历特征6.3.3用户收入特征6.3.4软件消费能力特征6.3.5用户互联网行为特征6.4即时通讯用户的安全行为分析6.4.1用户使用IM时的安全习惯与意识6.4.2用户使用的IM工具的安全现状6.4.3用户对IM工具的安全满意度第七章即时通讯行业的主要运营商分析7.1腾讯7.1.1企业简介7.1.2腾讯QQ的版本演进7.1.3腾讯QQ相中ICQ拟大举进军海外市场7.1.4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破亿创造中文互联网奇迹7.2微软7.2.1企业简介7.2.2MSNmessenger的运营背景分析7.2.3微软MSN中国市场战略发生转变7.2.4MSN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解读7.3阿里巴巴7.3.1企业简介7.3.2阿里旺旺的运营背景浅析7.3.3阿里旺旺从单向IM工具转为综合服务平台7.3.4阿里旺旺开始拓展IM网络广告业务7.4中国移动7.4.1企业简介7.4.2飞信(Fetion)的运营背景分析7.4.3飞信增加功能进一步挖掘潜在用户7.4.4中国移动飞信业务的市场突围战略透析7.5百度7.5.1企业简介7.5.2百度Hi的运营背景分析7.5.3百度Hi的产品定位方略7.5.4百度拟借百度Hi打造全方位互动网络7.6其他7.6.1雅虎通7.6.2新浪UC7.6.3TOM-Skype7.6.4网易泡泡7.6.5盛大圈圈第八章即时通讯市场竞争分析8.1即时通讯市场的竞争模型解析8.1.1行业内竞争力分析8.1.2进入威胁8.1.3买方议价能力8.1.4替代品的竞争8.2主流即时通讯软件的竞争力分析8.2.1客户竞争力分析8.2.2产品竞争力分析8.2.3资源竞争力分析8.2.4综合竞争力评价8.3移动即时通讯市场的竞争形势分析8.3.1中国移动“飞信”8.3.2中国联通“超信”8.3.3中国电信“天冀live”8.3.4移动运营商即时通讯业务的竞争力透析8.4IM运营商的竞争策略探讨8.4.1明确竞争对象和手段8.4.2定位用户群需慎重8.4.3对于功能设计要深思熟虑8.4.4发展目标要切合实际第九章即时通讯行业的协议与技术分析9.1IM系统采用的主要协议标准9.1.1XMPP9.1.2SIMPLE9.1.3Jabber9.1.4CPIM9.1.5IRCP9.2国内外即时通讯行业技术专利部署状况9.2.1即时通讯技术的应用空间广阔9.2.2国际即时通讯行业的专利竞争形势9.2.3国外即时通讯行业专利部署情况9.2.4中国即时通讯行业专利部署情况9.3即时通讯的工作原理及发展演进探讨9.3.1即时通讯的典型工作方式介绍9.3.2即时通讯工具的通讯方式9.3.3嵌入式即时通讯工具应运而生9.4即时通讯软件的文本传输协议与互通研究9.4.1主要IM软件的文本消息传输协议解析9.4.2主要IM软件的系统架构剖析9.4.3主要IM软件的互通研究第十章即时通讯行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10.1即时通讯行业的发展展望10.1.1中国即时通讯市场发展前景预测10.1.2商务即时通讯市场蕴藏投资潜力10.1.3新兴即时通讯工具存在发展潜力10.2即时通讯行业的发展趋势探讨10.2.1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