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物态变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常见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可以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物态变化。2.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不同的物质在熔化时,表现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一类物质在熔化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直到由固态全部熔化为液态,温度才上升。这类固体称之为晶体。另一类物质在熔化时,没有一定不变的温度,在吸热后先变软,再变稀,最后全部变为液态,温度不断升高,这类物质称之为非晶体。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晶体溶液在凝固过程中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一般是不相同的。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在于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解读:熔化和凝固图象如图所示是晶体萘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由图可知:A点开始计时,B点表示t=5min时萘的温度为80℃,此时萘仍全部处于固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萘不断吸收热量,萘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萘的熔化,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萘的熔点是80℃。BC段与时间轴平行,到C点全部熔化成液态。此后,萘继续吸热升温,如CD段所示。从图象看出,B点是80℃固态的萘,C点是80℃液态的萘,BC之间是80℃固液共存状态的萘。若从D点起停止加热后,液态萘温度不断降低。当降到E点(80℃)时,开始凝固,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但温度仍保持80℃不变,直到F点全部凝固。以后,固态萘放热,温度才开始下降,即图线中FG段。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下降。二、汽化和液化1.汽化(1)概念: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过程中物质要吸收热量。(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3)蒸发:只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要吸热,所以有制冷作用。(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5)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解读:(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2)沸腾在一定的温度(沸点)下才发生,同时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名称相同点不同点发生时温度发生位置剧烈程度制冷蒸发汽化吸热任何温度下表面平和缓慢有沸腾汽化吸热达到沸点并吸热才能进行表面和内部剧烈无2.液化(1)概念: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过程中物质要放出热量。(2)液化的方法: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液化石油气就是在普通温度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的。解读:常见的液化现象: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如草、石块、树叶等发生液化形成露水;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空气中的尘埃发生的液化现象;烧开水时冒“白气”,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夏天冰棒周围冒的“白气”,这些“白气”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三、升华和凝华1.升华(1)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2)特点:升华时要吸收热量。2.凝华(1)定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2)特点:升华时要放出热量。解读:常见的升华现象:碘加热升华、干冰升华用于人工降雨、寒冷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樟脑球变小、灯丝变细等;常见的凝华现象:雪和霜的形成、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冬天窗户内侧形成的“冰花”、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冷冻食品上白色“粉末”的形成等。下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物质名称固态水银固态氧纯铁钨铅熔点/℃-38.8-21815353410328根据上表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铅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40℃的气温C.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D.-210℃的氧处于固态【答案】C【解析】A.标准大气压下,铁水的温度最低是1535℃,铅的熔点是328℃,铅放在铁水中,温度一定高于328℃时,一定是液态的,故A错误;B.水银的熔点是-38.8℃,同种晶体凝固点和熔点相同,凝固点也是-38.8℃,在-40℃时水银已经凝固,无法测量温度,故B错误;C.灯丝正常工作时温度大约是2000℃,钨的熔点是3410℃,高于正常工作时的温度,不会熔化,故C正确;D.固态的氧的熔点是-218℃,低于此温度是固态,高于此温度是液体,-210℃高于-218℃,所以固态的氧在-210℃时液态,故D错误。千佛山风景区,山下海拔高度在500m左右,而山顶海拔高度在3000m以上,山顶的大气压强明显低于山下的标准大气压强,冬天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处于0℃以下,以下不符合实际的说法是A.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烧开同样的水山项比山下所花时间更长B.为了除去景区路面上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C.为了防止汽车水箱中的水结冰,司机常在水箱中加入适量的酒精D.空中质量为10g雨滴落到地面,要继续放热,最后变成与环境温度相同的10g冰【答案】A【解析】A.山顶气压低于山脚,同样的水,山顶的沸点就低于山脚的,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上顶山的水先达到沸点,先烧开,故A项符合题意;B.为了除去景区路面上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撒盐后会降低丙的熔点,使路面的冰更容易熔化,故B项不符合题意;C.司机常在水箱中加入适量的酒精,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故C项不符合题意;D.雨滴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液化形成,液化放出热量,由于天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处于0℃以下,雨滴落到地面上后凝固成和环境温度相同的冰,持续放热,水滴结成冰,密度变化,但质量不变,故D项不符合题意。下列物态变化中,与“春暧花开的时节,千佛山上的冰雪融化汇成溪流”这一现象吸热或放热特征相同的是A.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B.农家小院室外地面出现了霜C.成绵高速路上的浓务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寒冷的冬天道路结冰影响行车安全【答案】C【解析】千佛山上的冰雪融化汇成溪流,是由固态的冰雪变为液体的溪流属于熔化吸热,A.饮料罐“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放出热量,故A项不符合题意;B.霜是冬天空气的水蒸气遇到低温凝华形成的,放出热量,故B项不符合题意;C.浓务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因为太阳出来后温度上升,空气中液体的雾遇到高温汽化,吸收热量,故C项符合题意;D.冬天结冰,是由液态的水遇到低温凝固形成的,放出热量,故D项不符合题意。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室内的水蒸气发生了A.凝固B.凝华C.汽化D.液化【答案】D【解析】镜片变得模糊是由于上面有一层水珠出现,这层水珠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片液化而形成的,故应选D。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A.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B.熔点是2000℃C.沸点是3000℃D.凝固点是3000℃【答案】A【解析】升华要吸热,所以A是正确的;这种材料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变小,没有开始熔化,所以不是熔点;这种材料还是固态的,所以更不是凝固点和沸点,B是错误的;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这时物体依然是固态的,所以不是沸点,也不是凝固点,C和D是错误的;故选A。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A.冰雪遇暖消融B.露珠逐渐消失C.电熨斗冒出白雾D.树枝上形成的“雾凇”【答案】D【解析】A.冰雪遇暖,属于固态变为液态得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露珠逐渐消失,是液态变为气态,发生的是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电熨斗冒出白雾是水蒸气发生的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雾凇是水蒸气变成的固体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1.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2.下列各种现象,需要放出热量的是A.北方冬天户外冰冻的衣服变干B.春天冰雪消融C.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温度达到100℃时才能沸腾B.冰吸收到了热量不一定熔化C.汽化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D.温度达到熔点时晶体一定熔化4.夏天用同样多的0℃的冰和0℃的水来冷却汽水,结果是A、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B、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汽水瓶容易接触C、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在熔化成水时吸热D、两者效果相同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C.水在慢慢地结冰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6.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7.“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8.使装水的试管B浸在烧杯A的水中,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则A.烧杯A中的水不能沸腾,试管B中水能沸腾B.烧杯A中的水能沸腾,试管B中水不能沸腾C.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都不能沸腾D.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一起沸腾9.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B.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C.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热D.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干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10.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常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B.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11.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12.将一个空的塑料瓶装满水,拧紧瓶盖后放到冰箱的冷冻室里,一天后取出观察。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瓶外壁出现白色的霜,它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B.塑料瓶中的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C.塑料瓶鼓起来,说明水凝固成冰后,密度变小了D.塑料瓶鼓起来,说明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和质量都变大了13.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C.秋天,枝头挂满白霜D.严冬,冰雕逐渐变小14.深秋时节,植物枝叶上有时会出现霜打枝头的景象,如图所示霜形成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B.凝固C.升华D.液化15.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蜡烛流出的烛“泪”B.冬天树叶上的“霜”C.冬天河水结“冰”D.厨房蒸笼旁的“白气”16.下列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是A.冰熔化成水B.湿衣服变干C.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D.从冰柜取出的冷饮冒“白气”17.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广泛用于舞台、剧场、影视、晚会等制作云海效果。使用时,干冰先由固态变成气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迅速降温,空气中的水蒸气随即放热,变成小液滴,这些小液滴就是雾。在上述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汽化B.液化C.升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