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7个;积累词句若干。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合理想象,复述第二个故事。3、理解“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这句话的意思。4、初步懂得有了亲情、有了爱,才有了真正的家。教学重点:展开合理想象,复述课文第二个故事。教学难点:理解“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1、(板书:家)你喜欢你的家吗?能不能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的家?2、那么你认为家是什么呢?(板书:是什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词语。3、你们都说出了自己对家的理解,那么家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来学习课文。(补全课题)4、齐读课题。二、小组自学,读通课文。1、出示小组自学要求:(1)读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2)用学过的方法说说词语的意思。(3)选择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2、交流反馈。(1)开火车读词,齐读词语。(2)还有哪个词语的意思不明白?(全班不能解决的板书)(3)指名分节读课文,评议。三、学习课文,理解句子。1、课文中说家是什么呢?默读课文后请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2、出示句子:在这个世界上,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它有时在竹篱茅舍,有时在高堂华屋,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自读、指名读,齐读。3、小组交流:读了这句话,你能不能联系前面的课文内容,说说你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4、指名交流,随机出示有关内容。(1)(估计问题:既然说是“无家可归”,为什么还说家“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出示第四节,自由读,女生读。同时理解:“辗转数地”:可从“车字旁”入手。“悲喜交集”:“悲”的是什么?“喜”的是什么?复述:展开想象,把妇女俩见面时的情景说得具体一些。(2)由“高堂华屋”联系到富翁的例子。出示第一节,自由读,男生读。为什么富翁说那是他的房子而不是家?(想象:在富翁的别墅里可能发生了什么?或从第二节里找找答案。随机出示第二节,指名读。)(3)对呀,难怪作者要说——(出示: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齐读这句话。5、师生合作读、指名大组读第五节。四、创作小诗,深化情感。1、现在,你觉得家是什么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小诗《家是什么》。2、指名小组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板书词语。五、布置作业。1、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把小组创作的小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