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术幻灯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骨髓穿刺术骨髓穿刺术(bonemarrowpuncture)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其目的在于对骨髓液的检查,包括细胞学、寄生虫和细菌学等方面的检查。[适应证]用于诊断贫血的原因。用于血细胞生成紊乱、网状内皮增生症、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瘤、脂肪沉着症等。细菌感染性疾病需行骨髓培养寻找寄生虫病原体,如:疟疾、黑热病[禁忌症]血友病[操作准备]1.准备:口罩、帽子、无菌手套灭菌消毒剂骨髓穿刺包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器(10ml或20ml)(玻片、培养管)2.选择穿刺部位:⑴髂前上棘穿刺点⑵髂后上棘穿刺点⑶胸骨穿刺点⑷腰椎棘突穿刺点3.体位:胸骨或髂前上棘穿刺时,病人取仰卧位。髂后上棘穿刺时,病人应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操作要点]1.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带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2%盐酸利多卡因行局部皮肤,皮下及骨膜麻醉。2.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胸骨穿刺约10mm,髂骨穿刺约15mm),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保持针体与骨面成30-40度角),当针尖接触骨质后,则将穿刺针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若穿刺针未固定,则应再钻入少许达到能固定为止。3.拔出针蕊,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若针头确在骨髓腔内,抽吸时病人感到一种轻微锐痛,随即有少量红色骨髓进入注射器中。骨髓液吸取量以0.1ml—0.2ml为宜。如作骨髓液细菌培养,需在留取骨髓液计数和涂片制成标本后再抽取1-2ml。4.将抽取的骨髓液滴于裁玻片上,急速作有核细胞计数及涂片数张以备作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酶标本检查。5.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则可能是针腔被皮肤或皮下组织块堵塞或干抽(drytap)。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蕊,稍加旋转或退出少许,拔出针蕊。如果针蕊带有血迹时,再行抽吸即可取得骨髓液。6.抽吸完毕,将针芯重新插入;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拔出,随即将纱布盖于孔上,并按压1-2分钟,再用胶布将无菌沙布加压固定。[注意事项]1.术前应检测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有出血倾向和血小板低于20x109/L应特别注意,对血友病患者禁止作骨髓穿刺。2.操作前要与病人交流,应向患者说明骨髓穿刺的目的,创伤性检查的病人同意书签名。3.定位要准确。4.无菌概念要强,先戴口罩、帽子,然后洗手;打开骨髓穿刺包前,先检查消毒是否过期,打开消毒包后,检查器械是否齐全。5.注射器、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6.胸骨穿刺特别注意,不可用力过猛,以方穿透内侧骨板。7.抽吸液量如为作细胞形态检查不宜过多(0.1-0.2ml),过多会使骨髓液稀释,影响有核细胞增生度判断、记数及分类结果。如临床疑有细菌感染,则于骨髓涂片后,再接上注射器抽取1—2ml的骨髓液,送骨髓培养。8.骨髓液取出后,应立即涂片,否则会很快发生凝固,使涂片失败。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骨髓活组织检查针由针管(内径2mm)、针座、接柱(长15mm和20mm各一件)和具有内芯的手柄两部分组成。[适应症]MDS、骨纤(原发性?继发性?)、低增生性白血病、骨髓转移癌、再障、MM[方法]1.部位均选髂后上棘或髂前上棘。2.局部常规消毒,局麻,铺无菌洞巾,将针管套在手柄上。3.术者左手拇指和食指将穿刺部位皮肤压紧固定,右手执手柄以顺时针方向进针至骨质一定深度后,拔出针蕊(连手柄),在针座后端连接15mm或20mm接柱,再插入针芯,继续按顺时针方向进针,深度达10mm左右,在转动针管360度,针管前端的沟槽即将骨髓组织离断。4.按顺时针方向退针至体外,取出活检骨髓组织,置入Bouin氏固定液或10%甲醛中固定送检。5.穿刺部位以2%碘酊棉球涂后再用干棉球压迫创口,辅以消毒纱布,胶布固定。[注意事项]1.开始进针不要深,如果针进太深,则不易取出骨髓组织。2.用骨髓活检穿刺针一般不宜吸取骨髓涂片,因此针管内径大,缓解注射器吸取骨髓液量不易控制,易混血。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