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教育公益计划——十百千万工程大型公益家庭教育进校园童年期完善性人格的家庭培育叶玉宏叶玉宏老师:亲子军成长教育项目创始人中华青少年成长教育研究会秘书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会员香港永安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国家高级青少年成长指导师国家青少年网络心理导师国家青少年心灵成长导师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教育—十百千万工程扬州心灵家园主任•父母需要终身学习•父母是目前没有岗前培训的唯一职业;•父母沿用的教育模式是老一代人传承下来的传统模式;•当代的孩子成长的经济环境、人际环境,科技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子模式也必须随之改变;•《生命时报》联合搜狐健康、新浪健康、39健康网进行的一项超过1.8万人参加的网络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中国父母育儿信心不足,一些调查结果令人深思。•91.7%的家长育儿有困惑:调查发现,49.0%的人在育儿中偶尔感到困惑;42.7%的人经常感到困惑,仅8.3%的人不曾困惑。•幼年期心理培育的回顾•0-1.5岁:依恋关系的建立与深化;•1.5-3岁:自主意识的呵护;•3-6岁:求知欲与探索精神的培育;•大脑发展:动作充分与语言输入;•自理与自信:生活自理能力与自信状态;•情绪控制:充分的情感启蒙和情绪自我调节;•人际交往与语言表达:•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童年期的人格成长的核心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能力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无能。•在这一阶段中,儿童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以及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具备的专业技巧。……内部发展阶段似乎是为“步入生活”而设置的,它不认为生活必须首先是学校生活,不管学校是田野,是丛林还是教室。儿童必须忘记他过去的希望和愿望,他丰富的想象被驯服,被一些非人性事物的法则所约束,甚至被读、写、算所约束。因为,尽管儿童在心理上已经具有做父母的基本因素,但他在生理上成为父母之前,首先必须是一个劳动者和有可能养家活口的人。童年期的人格成长的核心学校是培养儿童将来就业及顺应他们文化的场所。因为在大多数文化中,包括我们自己的文化,生存要求具备与他人合作的工作能力,所以社交技巧是学校传授的重要课程之一。儿童在这一阶段所学的最重要的课程是“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埃里克森1963,第259页)。在这门课程中,儿童可以获得一种为他在社会中满怀信心地同别人一起寻求各种劳动职业做准备的勤奋感。如果儿童没有形成这种勤奋感,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引起他们对成为社会有用成员的能力丧失信心的自卑感。这种儿童很可能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同一性”。童年期的人格成长的核心同这一阶段相联系的还有另一个危险,即儿童会过分重视他们在工作能力方面的地位。对这样的人说来,工作就是生活,因而他们看不到人类生存的其它重要方面。“如果他把工作作为他唯一的义务,把某种工作作为唯一有价值的标准,那么他也许会成为一位因循守旧的人,成为他自己的技术和可能利用他的技术的那些人的毫无思想的奴仆”(埃里克森1963,第261页)。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在这个阶段里,必须鼓励儿童掌握为未来就业所必需的技能,但不能以牺牲人类某些其它重要的品质为代价。如果儿童获得的勤奋感胜过自卑感,他们就会以能力的美德离开这个阶段。“能力……是不为儿童期自卑感所损害的在完成任务中运用自如的聪明才智”(埃里克森1964,第124页)。象以上论述过的其它美德一样,能力是由于爱的关注与鼓励而形成的。自卑感是由于儿童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人物对他的嘲笑或漠不关心造成的。理念一:小学生的核心品质是自信与勤奋小学生面临自信心的挑战:1、无规则无约束到严格的规则约束;2、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意志力);3、无责任到有责任(追求价值);4、无压力到有压力(压力动力);5、自我为中心到兼顾他人;6、无挫折到有挫折;7、妈妈评价到老师评价(承受批评);8、精神娇宠到精神要求(自我要求)。维护孩子的自信心理念二:“适应学校”是小学生的首要课题学习问题不是头等大事,比学习更重要的应该是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规则,愉快地开始校园生活。适应什么?1、注意力的维持到符合听课要求的水平;2、自觉遵守学校纪律,至少不能影响学校的秩序;3、完成包括作业在内的学习任务,正确率达到中等以上水平;4、学会表达,可以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5、可以独立承担学校中的自主生活的要求;6、承担责任,完成班集体交给的任务;7、和同学相处在一起,有朋友,有快乐,自己解决人际冲突;8、能让老师喜欢,高兴和老师在一起。•孩子的认识转变•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是以自我为中心来观察这个世界的。•在进入小学后,他便开始以客观的视角来观察世界,从别人的立场来进行思考,这是大脑发育到一定程度的表现。•也可以看作是进入社会圈子的准备过程。对孩子来说,此时最重要的是要对将来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持有肯定的印象。怎么适应?•妈妈从孩子0岁时,建立深刻的依恋关系,形成教育的主动权;•妈妈从孩子0岁时,就要知道孩子上小学时需要什么?做好精神准备;•1.5岁-3岁时,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形成孩子的自尊心;•3-6岁时,尊重孩子的探究精神,呵护孩子的求知欲望;•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孩子保持上学的强烈向往;•怎么适应?•接受孩子的所有情绪永远和孩子在一起,永远鼓励孩子去努力,去尝试;•观察孩子的情绪,倾听孩子的学校故事,及时鼓励孩子的适应性行为;•发现孩子的不适应行为,分析是能力问题,还是非能力问题,对能力性问题不批评;•帮助孩子,支持孩子自己做适应性的努力;•陪伴孩子的挫折情绪释放过程,共同协商坚持努力的方式;•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让孩子尽量多的享受成功。•陪伴孩子愉快地接受规则帮助孩子克服困难;•例如:当孩子说一个人走着去上学很累,不想上学的时候:•妈妈不要说“你都是大孩子了,要自己走去上学,撒什么娇”;•妈妈要安慰孩子“是累了吗?妈妈来背你,好吗?”,就会让孩子在心理上得到安慰,继而拥有适应校园生活的自信心。•他或许因为他自己也觉得1年级的小学生还让妈妈背着去上学很丢脸,不会到妈妈的背上。•给孩子一个过程•跟老师多沟通,容许孩子有一个过程;•如果孩子的班主任过分强调规则,对孩子的适应过程不给予积极的肯定,孩子的适应过程将受阻,出现停滞,甚至对抗。•妈妈要对老师协商,说明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让老师了解自己孩子做出的努力和对老师批评的感受,尤其是孩子在适应过程中的闪光点,是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让老师多肯定孩子的努力;•妈妈做孩子的压力的缓冲器和鼓励孩子喜欢上学的动力源;•让孩子在遵守规则中体验快感•“适应学校”的检验标准•成长:规则内化•孩子从2年级开始会对遵守规则产生兴趣。因为规则带来利益。•克服欲望、接受外部规则的自律能力得到了发展。知道了为什么要遵守规则,而且在遵守规则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快感。这一时期的孩子,大部分都很喜欢规则性强的棋类游戏。•亲子和谐:规则内化的前提•亲子关系良好:从父母的立场来看,这一时期教育孩子是最容易的。以前不听话、冒冒失失的孩子在2-3年级的时候会非常听父母的话。这时候最适合带孩子出去旅行。他能在车里老老实实地坐着,在历史遗迹或者博物馆里给他讲解时也能认认真真地听。当然,这是孩子和父母之间关系良好,顺利地度过了小学1年级的结果。•亲子关系阻滞:如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好、自控能力差、自我意识有问题,即使年级上升,他也依然不喜欢遵守规则。孩子要遵守的大部分规则都是由父母或老师这些大人们提出的,如果孩子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好,无论什么规则他都会拒绝。因此,这时候修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找到问题的原因并予以解决才是当务之急。•习惯的强大作用•父母要记住习惯的决定性•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理念三:习惯是小学生成长的强大力量•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