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导论第24讲国际物流2本讲学习要求掌握国际物流的概念;了解国际物流的作用;掌握国际物流的特点;了解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3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快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增强了国际物流在整个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在1985~1995年间,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平均保持20.3%的年增长速度,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为27.5%。同期国际物流中,集装箱运量增长速度为31.5%,我国国际物流量和对外贸易是同步增长的,均超过了同期国民总产值的增长速度。4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要以有效的国际物流作为保证和支持。据有关统计,目前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生产总值的40%。左右、国际贸易的50%以上和国际投资的90%。跨国公司正在由各国子公司独立经营的价外向围绕公司总部战略,协同经营一体化发展,从而对国际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大型企业要进入世界企业100强或500强的行列,必须极大地提高我国国际物流的支持能力,目前,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都面临巨大商机和严峻挑战,为了使我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提高中国公司的竞争能力和成本优势,开展和加强国际物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5一、国际物流的概念及发展《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国际物流是指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物流。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问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6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的,即通过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某国(供方)运送到另一国(需方)。国际物流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因而与国内物流系统相比,具有国际性、复杂性和风险性等特点。7特点1国际性国际性是指国际物流系统涉及多个国家,系统地理范围大。这一特点又称为国际物流系统的地理特征。国际物流跨越不同地区和国家,跨越海洋和大陆,运输距离长,运输方式多,这就需要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尽量缩短运输距离和货物的在途时间,加速货物的周转并降低物流成本。8特点2复杂性在国际间的经济活动中,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环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各国社会制度、自然环境、经营管理方法以及生产习惯不同,一些因素变动较大,因而在国际间组织货物从生产到消费的流动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国际物流的复杂性主要包括国际物流通信系统设置的复杂性、法规环境的差异性和商业现状的差异性等。9特点3风险性国际物流的风险性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指由于所经过国家的政局动荡,如罢工、战争等原因造成货物可能受到损害或灭失;经济风险又可分为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主要指从事国际物流必然要发生的资金流动,因而产生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自然风险则指物流过程中,可能因自然因素,如台风、暴雨等,。而引起的风险。10国际物流的发展阶段国际物流活动随着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的发展而发展。国际物流活动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这一阶段,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建立了配送中心,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出现了立体无人仓库,一些国家建立了本国的物流标准化体系等等。物流系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物流活动已经超出了一国范围,但物流国际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11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往来的日益扩大,物流国际化趋势开始成为世界性的共同问题。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波索克斯认为,进入80年代,美国经济已经失去了兴旺发展的势头,陷入长期倒退的危机之中。因此,必须强调改善国际性物流管理,降低产品成本,并且要改善服务和扩大销售,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胜利。与此同时,日本正处在成熟的经济发展期,以贸易立国,要实现与其对外贸易相适应的物流国际化,并采取了建立物流信息网络和加强物流全面质量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物流国际化的效率。这一阶段物流国际化的趋势局限在美、日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12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这一阶段国际物流的概念和重要性已为各国政府和外贸部门所普遍接受。贸易伙伴遍布全球,必然要求物流设施国际化,物流技术国际化、物流服务国际化、货物运输国际化以及包装国际化和流通加工国际化等等。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国际物流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大胆探索。人们已经形成共识:只有广泛开展国际物流合作,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物流无国界。13思考现在这个阶段,国际贸易的格局如何?国际物流又是怎样的呢?例如,美、日、欧洲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这些变化又是如何影响到了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14二、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国际物流的发展有赖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的前提,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决定着国际物流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同时,国际物流合理化,又为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我国,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全面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不仅要重视国内物流,而且要重视国际物流。15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国际物流的新要求第一,物流必须根据进出日商品的结构,针对不同型号、规格、品种的商品,采用不同的包装和运输方式,保证货物安全、及时、准确的流动。第二,物流基础设施必须与进出口商品的数量相适应。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大,物流基础设施必须能够适应这种情况,以增强物流系统的应变能力。16第三,物流必须重视进出口商品的地区结构。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保证物流渠道畅通无阻。第四,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必须实现国际物流的最大化及合理化,以增强本国商品的竞争能力。这也正是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物流研究的内在驱动力。17现代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新特点第一,国际贸易发展很不稳定,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第二,在国际贸易结构中,制成品所占比重在逐渐上升,而燃料。原材料所占比重在逐渐下降。第三,在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上,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上升,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下降。第四,自由贸易项目下的国际贸易所占比重下降,其余各项目的国际贸易份额增加。第五,劳务贸易发展迅速。第六,世界商品市场价格疲软。18三、国际物流的特点与一国物流相比,国际物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物流环境存在差异2.物流系统范围广3.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4.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5.国际物流的流量结构正在发生重大的调整和转移6.国际物流的输送形式主要以海运为主7.国际物流客观上要求缩短物流中转过程191.物流环境存在差异各国物流环境的差异,尤其是物流软环境的差异。不同国家的不同物流适用法律使国际物流的复杂性远高于一国的国内物流,甚至会阻断国际物流;不同国家的不同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会造成国际物流处于不同科技条件的支撑下,甚至有些地区根本无法应用某些技术而迫使国际物流全系统水平下降;不同国家的不同标准也造成国际间“接轨”的困难,因而使国际物流系统难以建立;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也使国际物流受到很大局限。202.物流系统范围广由于物流本身的功能要素、系统与外界的沟通已很复杂,国际物流再在复杂系统上增加不同国家的要素,这不仅是地域的广阔和空间的广阔,而且所涉及的内外因素更多,所需的时间更长,广阔范围带来的直接后果使难度和复杂性增加,风险增大。企业物流是将企业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原材料从进厂到通过加工,将产品输送市场上的物流过程;城市物流研究的对象是城市系统,它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而国际物流研究的领域大大地超过了企业物流和城市物流,其研究对象是国际贸易中的物流现象及其规律。213.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国际化信息系统是国际物流,尤其是国际联运非常重要的支持手段。国际化信息系统建立的难度,一是管理困难,二是投资巨大,再由于世界上有些地区物流信息水平较高,有些地区较低,所以会出现信息水平不均衡,使信息系统的建立更为困难。22建立国际物流信息系统一个较好的办法就是和各国海关的公共信息系统联网,以及时掌握有关各个港口、机场和联运线路、站场的实际状况,为供应或销售物流决策提供支持。国际物流是最早发展EDI的领域,以EDI为基础的国际物流将会对物流的国际化产生重大影响。234.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要使国际间物流畅通起来,统一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国际物流水平是不能提高的。目前,美国、欧洲基本实现了物流工具和设施的统一标准,如托盘采用1000mm×1200mm、集装箱的几种统一规格及条同技术等,这样,大大降低了物流费用,降低了转运的难度。而不向这一标准靠拢的国家,必然在转运、换车等许多方面要耗费时间和费用,从而降低其国际竞争能力。在物流信息传递技术方面,欧洲各国不仅实现企业内部的标准化,而且也实现了企业之间及欧洲统一市场的标准化,这就使欧洲各国之间系统比亚、非洲等国家交流更简单、更有效。245.国际物流的流量结构正在发生重大的调整和转移国际物流的流量结构是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相联系的。世界产业结构演变的共同趋势是: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的这种演变规律使得各国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不断调整,因此,国际物流的流量结构也必须随之进行调整与转移。256.国际物流的输送形式主要以海运为主国内物流,无论是企业物流,还是城市物流,其输送方式主要以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及内河运输为主。国际间的物品流动,由于其距离远、运量大,同时考虑输送成本,所以主要以海上大货轮运输为主。267.国际物流客观上要求缩短物流中转过程由于国际物流是两个不同国家的物流公司(或企业),相互提供的不同服务,因此,客观上要求缩短物流的中转过程,于是,直达运输便成为货物运输的一种有效途径。27四、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关于国际物流发展趋势,专家们有不同的看法,我们首先介绍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281.美国学者DavidE·Mulcahy的看法美国学者DavidE·Mulcahy认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物流有以下十个发展趋势:①人员培养增加。原因是新的物流观念、技术与设备大量出现,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工人都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使用这些新设备和技术,接受这些概念。②计算机的影响日渐扩大。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几乎应用于物流配送中心的每一种活动或功能之中,计算机的使用将使物流作业效率大大提高,经营成本降低。③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如条形码的应用可以使商品、货位及资产得以自动识别。29④JIT与仓库作业的实施。即时制(JIT)的采用可以使补货时间更精确,从而降低库存量,仓库作业可以加快商品流通的速度。⑤MRP和DRP的影响。物料需求计划(MRP)和配送需求计划(DRP)对企业的库存规模甚至物流配送中心作业现代化均有影响。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捐物流配送设施的集中与分散,美国的趋势是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采用集中分区配送的方式组织物流作业。30⑦物料搬运设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发展趋势是进一步机械化和自动化。⑧重新规划现有物流设施。方向是设施的机械化和自动化。⑨物流设施租赁和第三方物流的兴起。趋势是更多的企业出租自己的物流设施,使用社会化物流公司提供物流服务。⑩增值活动增加。借助先进的电信技术向客户提供增值物流服务成为全球性跨国公司物流的一大特征。312.英国克兰菲尔德物流与运输中心的看法英国克兰菲尔德物流与运输中心做的一项题为“欧洲未来的物流”的研究提示了以下物流发展趋势:①物流活动的时间性增强;②供应链效率可望提高,到2000年,50%的重要物流文件需通过EDI来传递;③储存型仓库数量会减少;④流通性仓库将增加;⑤零售商对物流的影响更大;⑥公路运输成本将上升;⑦跨国运输将增加。323.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对世纪全球经济将进一步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将不可抑制,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全球物流将会得到极大发展,发展中国家物流将迎来最大的发展机遇。根据国内外物流发展情况,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化(2)自动化(3)网络化(4)智能化(5)柔性化33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