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业务学习内容(二)总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学习内容: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1摘要: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本章详细地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特点、实施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提供的国内外研究性学习典型案例,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把握研究性学习本质内涵。第一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概述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研究性学习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二是作为一种课程领域。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但它并不是要取代已有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必要补充。它强调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进行书本知识的学习。这个表述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①学习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教师的指导,不仅仅是传授。研究性学习绝不是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②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通过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但是,中小学生的研究从研究过程说,大多数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从研究结果看,一般是已有科学研究成果的“再发现”。所以,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③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研究性学习在学习的基本内容方面包括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过程中与人交流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成果等。获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能实际动手操作。④学习方式的改变。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要取代已有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必要补充。如果把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两者恰当互补,相辅相成,就能使我们的教育更适应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要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从中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应对急剧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和发展创造力。作为一种课程领域,研究性学习又可称为研究型课程,是指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超越特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严格的课堂教学的局限,强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自主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关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问题,展开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而获得探究的体验,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类似于美国的“设计学习”(projectlearning)、法国的“动手做”(hands—on)、日本的“基于课题的探究学习”2等等。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作为一种课程领域的研究性学习,其实质是一种基于课题、项目或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它既可以融合到各门具体的课程之中来实施,也可独立设课来实施。设计和实施研究性学习这一课程领域,对转变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课程价值。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研究型课程则是一类专门基于研究性学习并为了更好地、全面地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载体,它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阅读资料10-1①:德国中学的研究性学习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小课题,分小组研究、写报告,并完成最终的展示。这学期该校的全校性课题是:世界的孩子。代表团的专家们随意走进了一间又一教室,几个孩子正在写写画画,他们的研究课题是“世界孩子的权利”。见有中国客人来访,他们大方地向客人请教:中国的学生讨论过这个问题吗?随行的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说:“我们讨论过,总结了孩子有十大权利,其中就有孩子有犯错误的权利。”他的回答立即博得孩子们的掌声。二、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开放性。研究性学习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学习课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开放性。因而其活动过程和结果均具有开放性。(二)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三)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3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它并不是一种知识教育。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是否掌握某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研究性学习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四)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探究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设计课题、实施课题,从选题、收集资料开始到撰写报告、答辩、成果展示的全过程,都是学生自己的自主决断过程,教师往往只起到指导者和协助者的作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真正展示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学生自主的原则。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尝试,去谋求个体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使学生能主动接触社会生活实际,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在研究性学习中,每个学生都会根据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形式。并且各个学校和老师也可以根据各自情况,分类指导,设计不同的内容、实施形式、课时安排和评价方式。(五)重体验与重应用。研究性学习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的量。研究性学习主要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具体的、有社会意义的问题。研究性学习更接近于人们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因而更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的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不仅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理性认识,如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等,还十分重视感性认识,即学习的体验。现代学校教育不仅有文化传递的功能,还需要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包括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包括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对固有观念的质疑批判意识、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以及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人格力量和价值取向等。学生只有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形成自觉指导创造行为的个人的观念体系。学习内容: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2三、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但并不是说它是一门放任自流的课程。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与一般的学科教学目标不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指向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情感体验、意识态度的培养,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升华,系统的基础知识传授不再作为惟一的目标。根据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特点和实践经验,其主要目标包括下面几个方面: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科学探究的实践中去,在运用知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产生积极情感,激发科学探究的欲望。据上海七宝中学介绍,4他们学校曾有一个由7个学习成绩不好的男同学组成的课题小组,其中最“好”的一个学科考试成绩排名年级300名,最“差”的是一名留级生。结果,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全校71个课题组中惟一被选中向全市专家现场展示的优秀课题。七个“孬”学生在台上介绍自己研究成果时的自信和风采,令同学、老师、家长感慨万千。有了这次亲身经历和体验后,他们会逐渐形成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起他们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发现创新的积极欲望。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实现问题解决,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最终的结论和成果不是凭空得出的,它需要加工原料,研究性学习的原料就是各种信息。因此,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方法、工具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然后通过复杂的思维活动来分析处理信息,最后通过重新组织信息去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可以说,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是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活动主线。4.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人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快乐和成果是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的基本保证。一方面,小组成员在选题和探究过程离不开与人打交道,离不开别人的支持与帮助,只有通过分工协作,才能取得集体的成功;另一方面,小组与小组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家长或社会也需要交往与合作。总之,研究性学习为同学们的人际沟通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在开展研究活动过程中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增强合作与分享能力非常有利。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对问题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是研究性学习追求的高尚人文精神。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探究课题的过程中,要认真踏实,实事求是的获取结论,来不得半点虚假,并且尊重他人的思想和成果。这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追求进取的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研究性学习通过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了解自然、社会和人的价值的空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承担课题,可以体验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我们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了解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它既能造福于社会又能危及社会,其关键就在于掌握它的人有无社会责任心。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人类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思考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维护人类与社会发展的权利,真正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四、研究性学习的类型、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1.研究性课程的类型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5(活动)设计类。课题研究类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项目(活动)类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前者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策划,后者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