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物流信息化5.1物流信息化概述5.2物流信息系统5.3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5.4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5.5物流信息系统的分类5.6物流信息技术5.7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2009年2月25日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物流业自身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向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通过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流体系保障。”前言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最大区别:信息技术应用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批发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化概述物流信息化的提出和发展,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因素:1)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使得信息更广泛地成为控制、决策的依据和基础;2)企业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不断追求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以实现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操作方案;3)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主要是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因此,物流信息系统不仅是供应链的血液循环系统,更是其中枢神经系统。据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提高,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大约有74%的企业已经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77%的企业已有自己的网站。已建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系统是内部局域网的和广域网的各占大约一半。但企业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网站的功能以基础应用为主,主要用于企业宣传(40%),其次是信息服务(36%),用于内部通讯的占30%,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少,大约占21%,信息系统的系统功能则集中在内部资源整合,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正在迎头赶上。调查结果显示,已建系统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运输管理和订单管理,所占比例依次为56.4%、43.6%、41%、41%。由于物流的基本功能是服务,与用户的关系、对客户的管理已经成为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急需迎头赶上,在调查的企业中,其应用的比例已超过三分之一(35.9%)。我国目前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更是亟待起步。这也是新建信息化项目的物流企业必须考虑的一项内容。物流企业应该知道怎样按信息化、网络化来调整自己的战略,即从观念上的信息化到与企业内部管理、运营的信息化、网络化,再到与企业外部联系的信息化、网络化。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网络化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物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从功能上说,应包括数据交换功能、信息发布服务功能、会员服务功能、在线交易功能、智能配送功能等;要涵盖信息技术、信息流、信息传输、信息集成库等。通过建立这样的物流信息系统,形成一个现代化的集数据采集、加工、存储、检索和输出于一体的数据处理中心及其配套传输网络,是实现企业运营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条件。我国多数物流企业是在传统体制下物资流通企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的业务内容多数仍停留在仓储、运输和搬运上,从硬件到软件与企业要求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物流服务还有很大的差距。当前,国内能够做到提供综合型物流服务的企业尚不普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的功能还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从有关调查来看,作为物流现代化核心的物流信息系统日益成为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瓶颈”,物流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是物流需求企业选择物流供应商的主要因素。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信息化建设的滞后使我国物流企业在经营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明显,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尽管我国的物流信息软件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资金投入不足,使技术进步缓慢;另一方面则在经营理念上未能跟上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步伐,大多数物流企业不愿意在发展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上投入资金,而且即使已经建立了一定档次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未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a.一维条码b.二维条码Code49PDF417Code16K常见的堆积式二维条码120119GSM卫星车辆监控中心GPS数据交换平台GSM数据传输110图1图2仓储和物流企业生产销售供应商销售商消费者订单订单订单合同合同合同高效处理工具EDI单证单证单证高效和可视化工具:RF、RFID、GIS、GPS5.1.1物流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能够反映事物内涵的知识、资料、情报、图像、数据、文件、语言、声音等。信息反映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信息可以形成知识。信息和数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经处理成为有用的信息1.信息的定义5.1.1物流信息的概念1)存储性。除了用大脑记忆信息,人类还利用其他的载体存储信息。2)可识别性。识别方式分为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两种。3)传递性。传递性是信息的本质特征,信息的传递可以分为时间传递和空间传递。4)可扩散性。信息的扩散具有正、负两种效应。5)共享性。共享性是信息和物质与能源的主要区别。6)价值性。信息是可以创造价值的。7)不对称性。信息是不对称的。8)时效性。有些信息的价值就体现在时效性上。2.信息的特点5.1.1物流信息的概念3.物流信息的定义物流信息(LogisticsInformation)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物流信息所包含的内容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考察。从狭义范围来看,物流信息来源于客观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是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从广义范围来看,物流信息不仅包括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信息,还包括大量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如商品交易信息和市场信息等。5.1.2物流信息的特征物流信息趋于标准化。物流信息具有极强的时效性物流信息量大、分布广物流信息种类多物流信息更新速度快信息的不一致性5.1.3物流信息的功能业务功能控制功能决策功能战略功能5.1.4物流信息的分类按管理层次不同分类:可以分为战略管理信息、战术管理信息、知识管理信息和操作管理信息。按物流信息的功能不同分类:可以将信息分为计划信息、控制及作业信息、统计信息和支持信息。按物流信息的来源不同分类:可以将信息分为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按物流信息加工程度不同分类:可以分成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两类。5.1.5物流信息标准化物流标准化包括硬件标准化和软件标准化,以及软硬件标准化的无缝衔接。物流标准化的意义:1.快速登录,节省人力2.物流作业效率提高3.减少物流成本4.降低错误率、提高作业品质5.更精确的控制储位的指派与货品的拣取6.可方便有效的盘点货品,准确的掌握库存,控制库存7.可实时数据收集,实时显示,并经计算机快速处理而达到实时分析与实时控制的目的。实现物流信息化,首要是实现物流信息的标准化。5.1.6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性市场拉动式生产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需求库存控制需求全球采购的需求5.1.7物流信息化的作用市场交易活动功能业务控制功能工作协调功能支持决策和战略功能5.1.8物流信息化的技术路线一是应用经济、数学、预测、管理、运筹等各学科成熟的理论知识,结合现代物流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模型的规模求解或计算机仿真求出问题的最优解或满意解二是研究物流信息化系统内部功能的实现,其主要解决管理、运输、存储等各子系统间的相互衔接,实现系统内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办公和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单据传输的电子化。三是以面向业务模式为前提,进一步探讨物流信息化在特定业务模式下的各种具体功能。5.2.1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物流信息系统应包括物流过程的各个领域的信息系统,也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和其他的物流活动等,是一个由计算机、应用软件及其他高科技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动态互助系统。从狭义上来说,物流信息系统只是管理信息系统在某一涉及物流的企业中的应用,即某一企业用于管理物流的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可以理解为通过对与物流相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来达到对物流活动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企业提供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5.2.2物流信息系统的特征开放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安全性协调性动态性快速反应信息的集成性支持远程处理检测、预警、纠错能力5.3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是伴随着物流业务、管理需求的变革和计算机应用、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管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物流信息系统的全面发展。物流信息系统有简单单一功能事务管理系统发展到面向供应链的一体化管理的集成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阶段管理技术在物流信息系统应用中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物流信息系统应用中的发展通信技术在物流信息系统应用中的发展5.4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一个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应包括以下四个层次,具体如图:管理决策层·物流作业计划规划/管理/战略决策·事物数据处理与查询货运受理/车辆调度/车辆和货物跟踪仓库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结算等计划控制层数据处理层基层作业层5.5物流信息系统的分类1.按面向对象分类面向制造企业/面向零售商、中间商、供应商/面向第三方物流企业/面向供应链中某一环节的企业2.按系统的形式分类基于物流企业内部局域网的系统/企业广域网和因特网相结合的系统/企业内部局域网和英特网相结合的系统宁夏土鸡贴上条形码条形码防伪标签彩色条形码超市条形码寄包柜条形码的粘贴位置条形码的应用5.6.1条形码技术概念:条码是一种信息代码,由一组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规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它是一种用光电扫描阅读设备识读并使数据输入计算机的特殊代码。条码的结构一个完整的一维条码的组成次序依次为:静区(前)、起始符、数据符、中间分割符(主要用于EAN码)、校验符、终止符、静区(后)条形码的优越性可靠准确。数据输入速度快。经济便宜。灵活、实用。自由度大。设备简单。易于制作。条码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条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初。40年代后期,美国乔·伍德兰德(JoeWoodLand)和伯尼·西尔沃(BenySilver)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代码表示食品项目以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并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尔.沃尼亚(Sylvania)发明的一个系统,被北美铁路系统采用。1970年美国超级市场AdHoc委员会制定出通用商品代码UPC(UniversalProductCode)码。UCC(UniformCodeCouncil),美国统一编码协会,1973年建立了UPC条形码系统,实现了该码制标准化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国防部要求向其交货的所有产品都要有条码EAN(EuropeanArticleNumberingAssociation),欧洲物品编码协会,成立于1977,1981年改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International),负责开发和维护一套全球跨行业的标识和通信系统,即“EAN•UCC系统”。1978年,日本制定出日本物品编码JAN,并加入EAN我国条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88年成立中国物品编码中心,1991年加入EAN,我国已制定了《条码系统通用术语、条码符号术语》、《通用商品条码》、《中国书号ISBN部分条码》等十几项国家标准。条码的分类1.条码按维数不同分类1)普通的一维条码2)二维条码2.条码按码制不同分类目前常用的一维条码的码制有UPC码、EAN码、25码、交叉25码、39码、库德巴码(Codebar)和128码等1)普通的一维条码一维条码只在一个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表达信息,而在垂直方向不表达任何信息,其一定的高度通常是为了便于阅读器的对准。一维条码由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码制)编制而成。返回UPC码UPC码(UniversalProductCode)是美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