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投资风险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本文分析了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了控制投资风险的对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投资活动是企业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的投资活动能达到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是企业增加利润的源泉,但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任何投资活动都有其特定的投资风险。“金融大鳄”索罗斯有句名言:“没有风险就不能称之为事业,但重要的是要知道什么地方有风险,给自己留有出路和活路。”因此,企业经营者需做好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制定出能够防范、控制、管理投资风险的具体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一、我国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投资风险是企业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方式或者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所选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投资.由此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或者说不能获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可能性。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在我国,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拥有企业股权的25%以上应该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主要有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形式。股票投资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资形式;债券投资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定期收取固定的利息,所面临的是被投资者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企业投资风险有三种:一是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不能盈利;或虽已投产,但出现亏损,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二是投资项目并无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利率。三是投资项目既无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造成投资风险的原因很多,现简要归纳如下:(一)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性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外部条件。财务管理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国口湖北民族学院财经政法学院陈霞/撰稿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企业财务决策更多的是适应它们的要求和变化。财务管理环境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在机构设置、管理人员素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由此产生了财务风险。(二)财务管理可控范围的局限性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主观判断,财务管理依据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企业进行财务预测、计划、决策和控制所依据的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经营分析、市场分析等信息都只可能尽量接近真实情况而不可能完全反映事实,管理依据的不可靠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常常会遇到采用不同财务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的情况,这时决策人员就要判断哪个方法更科学,哪个方案更可行,大量的判断也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三)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决策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追求多元化经营模式,试图通过多元化经营减轻企业的经营风险,这本无可厚非,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敢保证哪个行业永远是“朝阳产业”。然而,现实中采用多元化经营策略却使一些行业的“单项冠军”企业发生了财务危机甚至濒临破产。究其原因,是企业的领导班子没有及时更换决策理念,简单地移植或采用原有的经验所致。不同的行业除了技术形态存在差异外,在财务管理上也存在巨大的不同,如盈利模式和销售方式的差别,丝毫不逊于产业特点。像这几年,许多电器、制药企业都投资于房地产业,由于房地产行业前期资金投入较大,从而使公司的营运资金发生困难,万一投资失败,血本无归,将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更严重的财务风险。(四)企业领导风险意识不强,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企业最高管理层风险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管理风险意识弱的企业根本不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更谈不上设置风险管理机构。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无疑是企业的致命弱点。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具备高等数学知识、统计知识以及一定的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现在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距此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二、防范、控制投资风险的对策防范并控制投资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具体对策为:(一)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以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的变化只能无所作为。1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降低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2.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管理者的风险意识1企业要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市场为主体,不断开发新产品。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企业应设置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同时配备高素(下转第36页)万方数据工程、数据结构、数据库、网络及安全、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分析、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系统风险与控制等课程,为审计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还停留在手工审计状况下的高校,应尽快着手计算机审计专业的改造,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过硬的现代化审计人才。(三)规范财务软件的开发审计线索的隐蔽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软件本身的设置,像前面提到的“反记账”、“反结账”问题,可以通过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甚至可以取消大多数财务软件中存在的这项功能,在记账后发现账目问题时,只能通过可以留下痕迹的“红字冲销法”进行处理。这方面的工作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部和审计署的配合与沟通,尽快使无痕迹修改变为有痕迹修改。同时,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最好有审计人员参与进来。尽管当前在这方面已做了部分尝试,但效果不佳。这就要求各大高校要尽快向社会输送既精通计算机软件开发、又懂会计和审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四)强化审计的风险意识计算机审计除了面临传统的审计风险外,又增加了lT方面的风险.比如软件开发、系统维护、数据管理、网络管理、灾难恢复与业务持续等。集中表现在计算机审计风险隐蔽陛强、可控性差、破坏f陛大等特点上。审计人员必须强化审计风险意识,如果仅仅为了完成审计任务,而不考虑审计风险内容及其内涵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审计质量不高或降低审计效率,从而无法客观、公正地评价被审计单位审计期间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公允性,加大了审计风险。(五)加快法规建设审计准则是审计工作应遵循的规范和尺度,是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规则。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部分相关的法规,但是,会计信息化下的审计对象、线索、方法、结果等各方面相对于传统审计都发生了变化,以往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已经不能完全适用,有必要对信息化审计从定义、原则、方法、要求到评审都重新进行规定,使审计信息化工作有章可循。因此。应建立一系列与会计信息化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审计人员培训准则、会计信息化系统开发的审计准则、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审计应用软件标准等,使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审计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指导审计工作。(六)加快网络审计步伐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管理型财务软件(ERP)的普及运用,审计工作必须考虑网上审计的问题。要建设网络系统,包括以国家公共网络平台为基础、审计机关局域网为主体、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为核心的审计信息系统的内部网和以因特网为依托的审计信息公共服务、以政府信息系统资源共享为目标的外部网,以更快的速度紧跟网络发展的步伐,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呼唤计算机审计,只有适应会计信息化环境,不断提高审计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达到审计的目的。●皿扯扯扯舢业龇皿姐舢扯舢越“舢舢舢舢|j止舢舢龇舢舢舢舢舢舢舢舡舢n姒龇业舢.址(上接第34页)质的管理人员,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在利益分配上,企业应兼顾各方利益,调动企业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贵、权、利相结合。2.企业除了加强生产经营管理以外,还要增加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增强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避免企业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财务风险。(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财务危机管理1企业应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该系统不仅应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还应包括企业经营中的一系列诸如产品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某种异常征兆就着手应变,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2.建立爱德华·阿尔曼的“Z—Score”模型,用以计量企业破产、产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Z分数模型从企业的资产规模、折现圉力、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推动了财务预警的发展。(四)企业在保持主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可用闲散资金进行投资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积极地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的增强。不应进行所谓的多元化投资,选择一些与企业主业不相关的投资项目或利润率相互独立的产品来分散企业的资本。因为虽然进行多元化投资可以使不同产品的旺季或淡季、高利润与低利润项目在时间或数量上相互补充或抵销,在某些项目在短期来看确实有利可图,但总体来说它只会弱化企业的竞争力。世界级的大公司大都只在一个行业里具有领先优势,很少会同时在几个行业里都出类拔萃。比如,英特尔公司的芯片制造技术与质量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该公司不会因为IT行业不景气就转而投资房地产、医药或其他行业,仍然会加大投资,加强研发芯片的力度,不断使芯片技术更新换代,始终在行业里保持领先优势地位。企业在保持主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可以把闲散的资金交由投资公司或基金管理公司运作以获取利润,这样既可以保证资金的安全,又能实现预期的利润。(五)通过控制投资期限、投资品种来降低投资风险一般来说,投资期越长,风险就越大,因此企业应该尽量选择短期投资。在进行证券投资的时候,应该采取分散投资的策略,选择若干种股票组成投资组合,通过组合中风险的相互抵销来降低风险。在对股票投资进行风险分析时,可以采用13系数的分析方法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不同证券组合的风险。B系数小于1,说明它的风险小于整个市场的平均风险,是风险较小的投资对象;反之,就是风险较大的投资对象。(六)将企业风险进行转移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是指将某种特定的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将一些特定的业务交给具有丰富经验技能、拥有专门人员和设备的专业公司去完成;在对外投资时,企业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对企业闲置的资产,采用出租或立即售出的处理方式,可以将资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承租方或购买方。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缴纳保险金。总之,采用转移风险的方式将财务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给他人承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