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讲解(请结合《弟子规》译文进行讲解)学习《弟子规》。《弟子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也这是敬业企业文化的新内容,学习《弟子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首先,它应和了集团孝悌为先、感恩为怀的企业文化,教育我们如何更好地孝敬父母,感恩社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干好敬业事业。其次,它教会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从各个细节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第三,教会我们一些礼仪知识,使我们敬业人不断提升素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还在学习知识等方面给予我们教诲。在集团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这样的优秀文化来指引我们的行为,提升我们的素质,做好敬业的事业。因此,学好《弟子规》意义重大。各单位要给予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并做好各级授课,并且学以致用,最终达到提升全员道德素质、提升企业形象的目的。在学习《弟子规》之前,应该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念。什么观念?有很多人都误以为在现在文明的社会,传统的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很多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精髓遭人遗弃。尤其近一、二百年来,中国遭受极大的动乱,许多的传统文化道德都在这个荡乱的时代当中,被破坏殆尽。尤其是道德教育在今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失去了,致使很多人感到社会很茫然。很多道德沦丧的事情在现在都习以为常。比如说关系到每个人的食品安全,从三聚氰胺,到毒奶粉,瘦肉精,现在又出现塑化剂。可以说这些人,为了谋取私利,完全丧失了社会公德。这样一来,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此就显现出来。因此,传统文化已没有用处的观念是不正确的。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净化我们的心灵,规范我们的行为,在当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不会做人,这一生也不会有很好的成就。《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每一个人都应了解你应当如何做人,这样不但你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在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满,子孙也都可以兴旺,你的为人处世也会更加得体,在生活中、工作中,能够创造更加和谐的环境。对你处理同事关系、领导和下级的关系、对待客户,都有很大的好处。这些都是学习《弟子规》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的学习采取诵读和讲解结合的方式。首先诵读弟子规,然后逐句进行翻译解释。【弟子规】“弟子”所指的就是学生,再广泛来讲,弟子可以说是每一个人。因为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理所当然就是学生。“规”就是规范、道理,。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一本书的用意在哪里?就是教我们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总叙】总叙就是总纲领。看到总纲领,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内容所讲解的是什么。所以,“总叙”就是勾勒出《弟子规》这一本书最主要的纲领有哪几项。下面朗读《总叙》【弟子规。圣人训。】《弟子规》就是从《论语学而篇》所摘录出来的,完完全全都是儒家的经典所在。此地讲的‘圣人训’,我们所指的圣人是指孔老夫子,孔夫子他教我们就是下面这句话【首孝弟。次谨信。】首先,最重要的我们要明了要从‘孝弟’着手。我们的生命是从父母那里所来,我们就应该要知恩感恩。能知恩感恩,这个孝心才会生得起来。“弟”,弟的意思,此地的“弟”应该读成“悌”,在古字它是相通的,通我们现在竖心旁的“悌”。我们看一个“心”,再一个弟弟的“弟”,我们就晓得,做哥哥的他心里有弟弟的存在。什么意思?就是做哥哥的他知道懂得来照顾他的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爱他的哥哥,也要尊敬他的哥哥。所以悌的意思就是友爱。所以圣人告诉我们,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先懂得要孝;要行孝,要行悌。这两样你都完全明白,你能做到了,再就是我们就要懂得如何修身养性。你的修身做好了之后,我们接着还要下一步,更提升人生的境界。这个时候我们要培养爱心,培养自己的慈悲心。也就是下面这句【泛爱众。】三字经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人都有善良的本性。为什么会有不善之人?原来都是因为后天环境的习染才造成的。所以当我们懂得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之后,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去帮助、去爱一切大众。有这样开阔的胸襟之后,我们还要再不断的再接再厉,这个时候我们也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境界。【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前面所提到的,你都能注意到,你都能做到,还有多余的时间,我们也不要浪费时间,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个时间,好好的来充实自己。【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应当如何做一个好的子女。从哪里开始?就从父母跟子女的交流开始。‘父母呼’,“呼”就是叫你的意思。‘应勿缓’,“应”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也就是听到父母他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的回答。‘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在教我们的时候,父母教我们做任何事情,“行勿懒”就是要马上动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所以,我们在教育子女也要特别的谨慎,从自身做起,才能真正让子女效法。家里如果还有长辈在,做父母的一定也要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你的子女看到,你同时也能接受爷爷奶奶的教诲,他们哪有不向你学习的?【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冬则温’,什么意思?“温”就是温暖的意思。‘夏则凊’,凊就是凉爽的意思。就是从关怀父母的起居开始。现在和古代相比,我们条件好多了,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可以让父母享受更加舒适的生活。‘晨则省,昏则定’。就是每天早上要记得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父母问候,问早安。同时问完早安之后,还要关心一下,昨天睡得好不好?“省”“定”的意思就是安慰问候的意思。能看到子女每天来问安,做父母的哪有不高兴的。随着社会的变迁,我们很多人往往没法跟父母居住在一起,也要时时刻刻惦记着父母生活,平时应该拨个电话,有空也应该携带自己的子女回去探望,让父母得到高兴。这样即使父母没有办法跟子女生活在一起,也会觉得生活相当的幸福。古人能做到晨昏定省,我们今人刚好恰恰相反。子女早上大部分都是父母去叫他,父母去问他,你起来了没?你没事吧?所以说,现在这个社会完全反过来了。所以有很多做父母的,他很感慨子女不孝。为什么不孝?从小我们就没有好好教他,所以长大他不孝也是理所当然的。【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当父母都在家里的时候,如果你有事情要出去,一定要向父母禀告,不管你去得远或者近,也一定要讲明我到哪一个地方,好让父母找你方便。尤其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复杂,治安也没有以前的好,所以为人子女一出门就一定要向父母禀明到哪里,什么时候回来,都一定要向父母禀告。为什么?因为父母会为我们的行踪担心。‘反必面’,回来的时候,也要跟父母报告讲明。“面”就是要面见父母,让父母看到你安全的回来,让父母安心。‘居有常,业无变’子女长大以后都会到外面工作或者求学,一旦我们如果在外面已经立业或者成家,我们所居住的地方要让父母知道,不要经常变换,让父母担心儿女在外头居无定所。业无变’,这个“业”,我们可以说事业、学业,或者说你的工作。我们晓得有很多人心如果不定,工作三、两个月,他就很想再换一个工作,这个都是不对的。如果没有定心,不能一门深入,可以说将来一事无成。事业经常更换,父母当然也会为你操心。【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一切事情无论大小,即使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也不可以不经过同意就擅自去做它。‘茍擅为,子道亏’。“茍”就是假使,假使你去做它。“子道亏”,就有损为人子女的品德。【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物品虽小,不该是你的,你绝不可以私自拿走变成己有。不是属于你自己的,应该都要征求别人的同意如果没有经过同意,你就私自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是小偷一样。所以:就有了【茍私藏。亲心伤。】如果你擅自把它藏匿起来,都是品德上很重大的瑕疵。所以会让父母亲感到伤心难过,他会难过你为什么要犯这样的过失。因为小偷这种这个名,实在是一种羞耻。【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父母年纪大了,他所需求的,他不方便自己出去买,或者他不好意思开口,为人子女的这个时候应该要善于观察,满足他们的愿望。尤其是年纪大的人,可能胃口差一点,如果我们可以经常关心体贴他,双亲也一定会非常的高兴。如果我们能用这样的方式也来告诉自己的子女,将来他们长大,我们年纪大的时候,这些小孩他也会记住当时父母是怎样来孝敬爷爷、奶奶的。‘亲所恶,谨为去’。这个“恶”就是不喜欢、讨厌的、厌弃的。父母他不喜欢的东西,我们应该尽量把它去除。父母见到我们有不良的嗜好,不良的习惯,为人子女也应该赶快改正过来。【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伤’就是身体有受伤,或者有病痛,‘贻亲忧’,“贻”就是遗留,会让父母留着牵肠挂肚,“忧”就是挂心。我们想一想,从小到大,当我们身体受到伤害,或者病痛的时候,最担心的莫过于父母。所以我们要懂得爱护、照顾自己的身体,免得让父母为我们操心。德有伤。贻亲羞父母都希望所有的子女都能有好前途,假使我们不能做到如此,反而还有品德上面的瑕疵,一定会让父母非常的伤心,非常的难过。如果今天我们不能光耀门楣,起码我们都应该要做一个好人,千万不能让我们的品德有缺陷,徒让父母伤心,这是很不应该的。【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憎我,孝方贤’。“憎”就是讨厌。即使双亲不喜欢我,讨厌我,我还能尽子女的孝道,这个“孝”才称为贤。历史人物舜,后母对他相当的不好,甚至都要害他,但是舜他都能顺从,逆来顺受,最后感化他的父母。“亲憎我,孝方贤”,虽然有一点困难,但是人本性还都是善良的。即使父母对我有不善之处,只要我们肯用心,肯定可以感化父母,对我们这个态度发生转变。【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这里就讲到在家里,假使父母亲有过失、有不对,为人子女基于尽孝,我们也要劝父母不可以这样做。在劝谏父母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我们的神情,我们的语气,是不是很尊重?是不是很客气?是不是和颜悦色?这种事情相当为难。我们有些父母,譬如好饮酒,或者沉迷赌博,这些为人子女的要来劝解、劝谏。如果劝勉三次之后,这里就有讲:【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里就讲到,如果我们和颜悦色的劝谏,万一父母不能接受,‘谏不入’,不入就是不能接受。‘悦复谏’,我们可以委婉的再劝谏。“号泣随”,劝不动,,眼泪鼻涕就会跟着下来。如果这样父母还不能接纳,‘挞无怨’,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恼羞成怒,或者他不愿意听到我们这样劝他,即使被打了,也不应该有所怨恨。历史上还有一个有名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年轻时,他随着父亲李渊到处平定打仗。有一次,父亲决定就是连夜拔营要攻打一个地方。李世民就跟父亲说:可能后面有埋伏,前面也不一定胜利,不利我军。对李渊说了三次他不采纳。眼见明天父亲整个军队就要拔营了,这个时候,李世民急得帐篷外面嚎啕大哭,哭得非常伤心。李渊在帐篷里头,突然听到外面有很大的哭声,而且哭得非常的伤心,过去一看是他的儿子在那里哭泣,于是他就问他是什么原因。李世民就说,他希望能阻止父亲的这一项军事行动,但是父亲不能采纳,他非常的伤心。他的父亲看到儿子这么伤心,他所分析的道理又这么的中肯,又这么有道理,所以父亲就及时停止这项军事行动。最终,平定了各地的这些贼寇,所以奠定了唐朝的基业。【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想想小时候,父母照顾我们,当我们会走路,他怕我们跌倒;当我们生病的时候,他半夜不晓得要看我们几次,摸了我们的额头,一摸再摸,怕我们发烧。随时随地都在关心我们,体贴我们。这个时候父母年纪已经大了,他们生病了,身体不好了,正是我们回馈的时候,所以说‘药先尝’,应该的。“昼夜侍,不离床”,也是应当的。【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老人去世,古人他们都有守丧三年的这种美德。因为在过去,父母养育子女,他们哺乳都有三年,为人子女在父母过世守丧三年,也是理所当然的。‘居处变,酒肉绝’。守孝期间饮食、我们日常生活都要特别的节俭,体现对父母的一种哀悼。【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前面是在家的表现,现在学出门之后应该怎么做。【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个就是属于孝道了。怎么说?如果你经常跟兄弟姊妹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