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物流成本效益分析6.1物流成本分析方法6.1.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将本期数据与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并分析揭示其差异和矛盾.比较分析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一般其比较对象包括以下几种:与本企业历史比,即不同时期的指标进行比较,也可以称为趋势分析.在比较时,既要计算出表中有关项目增减变动的绝对额,又要计算出其增减变动的百分比.与同类企业相比较,即与行业平均数或者竞争对手相比较,也称为横向比较.与计划预算数比较,即实际执行结果与计划指标相比较,也称为差异分析.6.1.2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用同一期内的有关数据相互比较,得出它们的比率,说明物流各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判断企业物流成本状况好坏的一种分析方法.比率分析是相对指标,克服了绝对值带来的认识误区,也可以排除企业规模的影响.比率分析中常用的财务比率有:相关比率,是同一时期相关资料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结构比率,是某项目的数值与各项目总和的比率.动态比率,是物流成本资料中某项目不同时期的两项数值的比率.6.1.3连锁替代法也称连锁置换法、连环替代法。它是确定引起某经济指标变动的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计算方法。适用范围:在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共同影响着某一指标的情况下,可用这一方法来计算各个因素对经济指标发生变动的影响程度。计算方法:1,在计算某一因素对一个经济指标的影响时,假定只有这个因素在变动而其他因素不变;2,确定各个因素替代顺序,然后按照这一顺序替代计算;3,把这个指标与该因素替代前的指标相比较,确定该因素变动所造成的影响。6.2物流成本的全面分析1,物流成本率物流成本率=物流成本/销售额应用目的:该指标用来说明每单位销售额需要支出的物流成本。指标说明:在用本指标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把物流部门作为独立利润中心进行考核,物流成本更为直接地与产品事业部或销售部门经营业绩挂钩,考核产品事业部或销售部门所发生的物流成本。指标评价:这个比率越高则其对价格的弹性越低,说明企业单位销售额需要支出的物流成本越高,从企业历年的数据中,大体可以了解其动向,另外,通过与同行业和行业外进行比较,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物流成本水平。2,单位物流成本率单位物流成本率=物流成本/企业总成本应用目的:该指标用来评价企业物流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指标说明:在用该指标进行分析时,我们把物流部门作为一个成本中心来考核,物流成本仍然以统计的企业物流活动的全部成本为依据。指标评价:这是考察物流成本占总成本比率的一个指标,一般作为考核企业内部的物流合理化或检查企业是否达到合理化目标的指标来使用。该指标越大,说明物流成本在企业总支出中的比重越大,应分析原因,找出改进的方法。3,单位营业费用物流成本率单位营业费用物流成本率=物流成本/(销售费用+一般管理费用)应用目的:该指标用来分析物流成本占营业费用的比重。指标说明:物流成本还是以统计的企业物流活动的全部成本为依据,销售费用指企业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支出,一般管理费指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支出。指标评价:通过物流成本占营业费用的比率,可以判断企业物流成本的比重,而且这个比率不受进货成本变动的影响,得出的数值比较稳定,因此,适合于作为企业物流过程合理化的评价标准。4,物流职能成本率物流职能成本率=物流职能成本/物流总成本应用目的:该指标用来分析物流各项职能成本在物流总成本的比例。指标说明:企业应合理划分企业的物流职能,采用科学可行的方法统计和计算各项物流职能的成本,为提高物流过程的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指标评价:该指标可以明确包装费、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流通加工费、信息流通费、物流管理费等各物流职能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比率,为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提供依据。5,产值物流成本率产值物流成本率=物流成本/企业总产值应用目的:该指标用来分析企业创造单位产值需要支出的物流成本。指标说明:产值物流成本率是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产品过程中物流成本与总产值的比率。该指标表明每生产1元产值所需消耗的物流成本。指标评价:一定时期的产值物流成本率反映了该时期物流过程耗费的经济效果,企业投入产出率高,物流成本耗费低。通过与不同时期或与计划指标的比较,可以说明企业生产耗费经济效果的变动情况。6,物流成本利润率物流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物流成本应用目的:物流成本利润率分析一定时期生产和销售产品所发生的物流成本的总和与获得的利润总额的比率。指标说明:该指标表明在物流活动中,耗费一定量的资金,获得经济利益的能力。指标评价:物流效率高,市场竞争能力强,产品成本水平低,则盈利能力增强,该指标也相应提高。通过不同时期或与计划指标的比较,可以说明企业资金耗费经济效益的状况。值得指出的是:物流成本的变动,不仅影响该指标的分母,同时也影响该指标的分子,且影响的性质相反,因而该指标对于企业物流成本水平的变化反映是十分敏感的。另外,由于企业生产的连续性以及产销平衡关系协调性,本期销售的产品并不一定全部是本期的劳动成果,本期获得的利润总额也并不一定完全是本期生产经营的经济利益;同样,物流成本也不一定完全是本期发生的资金耗费。因而,不能把该指标的变动完全归结为本期资金耗费经济效益的体现。7,物流效用增长率物流效用增长率=物流成本本年比上年增长率/销售额本年比上年增长率应用目的:分析企业物流成本变化和销售变化的关系。指标说明:该指标用来说明物流成本随销售额的变化而变化的水平。指标评价:合理的比率应该小于1,如果比率大于1,说明物流成本增长的速度超过销售额的增加速度,应引起企业的重视,考核物流费用控制具有降低的空间。6.3物流功能成本分析6.3.1采购成本的分析意义:通过采购管理,提高采购物流管理水平,对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产量,加快资金流转,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财务费用和产品成本,提高利润都具有重要作用.1,采购成本的定性分析1)分析材料消耗一个企业,年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其中60%用于购买材料,20%用于支付工资,扣除其他费用和税金后,年利润为销售收入的10%,计100万元.如果在下半年计划增加利润10万元,必须增加销售收入10%,或降低工资费用5%,但如减少材料费1.67%,就可达到增加利润10万元的目标.从以上三中选择比较中可以看出:从节约材料消耗入手,收益最大,最易于实现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的目标.2)采购库存占用资金分析1985年美国存货占用的资金为8591亿美元.如果降低存货20%,按年利率8%计算,仅利息一项,一年就可以节省支出137.456亿美元.如果再考虑可以减少的仓储作业和运输搬运等费用,则可以节省的物流费用就更多.因此,材料管理对促进企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节约资金占用,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方国家把降低原材料、节省物化费用作为取得利润的“第一源泉”。由此可得,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在采购过程中的诀窍就是实施抓好两头、卡住中间的管理办法——购进的材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价格越低越好。3)通过价值分析降低采购成本根据材料在生产中的使用要求,进行功能价值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力求花费最少的采购费用购买到材料必须具备的功能,做到物美价廉,适合生产使用的需要,这就是指导材料采购工作的基本原理。在材料采购中,根据价值分析的基本原理,可应用价值分析检核表,通过逐项检查和联想,开动脑筋,从功能和成本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检核表的内容为:①对于材料提出哪些功能要求,每项材料是否都必须绝对必要,有无不必要的无用、重复和过剩功能可以取消。②在保证必要功能和技术要求允许的条件下,可否以资源充裕、价格更便宜的材料代用。③有无新材料可以采用,以降低采购成本。④用料品种规格能否简化,特殊规格的材料和零部件能否改用通用件和标准件。⑤坯料形状和尺寸可否变更,单位重量可否减轻,公差和加工精度等要求是否超过实际需要,可否放宽。⑥有无价格更优惠的供应商能供应具有同样功能的材料。⑦材料的成本与其功能是否相当,目前成本有无明显不合理现象。⑧在任何情况下,对得不到所需要的功能的钱,一分也不能乱花。2,采购成本的定量分析以连环替代法为例:例:假定某某企业本月的采购成本计划为2500万元(A0),实际为3078万元(A1),比计划增加578元(V)。我们设定影响采购成本的因素为材料的采购量,由产品的产量和单耗决定,单位采购量的采购成本为另一影响采购成本的因素。根据资料,分析其增加的原因:计划(A0)实际(A1)产品产量(x)50万件60万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y)10公斤9.5公斤单位材料采购成本(z)5元5.4元材料消耗总额2500万元3078万元第一次替换:产量因素A0=50*10*5=2500(元)A2=60*10*5=3000(元)V1=3000-2500=500(元)第二次替换:消耗因素A3=60*9.5*5=2850(元)V2=2850-3000=-150(元)第三次替换:单位采购成本因素A1=60*9.5*5.4=3078(元)V3=3078-2850=228(元)总差异:V=500-150+228=578(元)6.3.2库存成本分析库存成本,是指为保持库存而发生的成本.它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与库存数量的多少无关,如仓库折旧、仓库员工的固定月工资等;变动成本与库存的数量有关,如库存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破损和变质损失、保险费等。变动成本主要包括以下五项成本:资金占用成本、存储空间成本、库存服务成本、库存风险成本和在途库存持有成本。对库存成本我们可以采用ABC分析法进行分析:1,ABC分析的一般步骤1)收集数据。按分析对象和分析内容,收集的数据有:每种库存物资的平均库存量、每种物资的单位库存成本。2)处理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按要求计算和汇总。以平均库存乘以单位库存成本,计算各种物品的库存成本。3)制ABC分析表。4)根据ABC分析表确定分类。按ABC分析表,将累计品目百分数为5%-15%而库存成本累计百分数为60%-80%左右的前几个物品,确定为A类;将累计品目百分数为20%-30%,而库存成本累计百分数也为20-30%的物品,确定为B类;其余为C类,C类情况正和A类相反,其累计品目的百分数为60%-80%,而库存成本累计百分数仅为5%-15%。5)绘ABC分析图。以累计品目百分数为横坐标,以累计库存成本百分数为纵坐标,按ABC分析表所提供的数据,绘成ABC曲线。确定重点管理要求。ABC分析的结果,只是理顺了复杂事物,搞清了各局部的地位,明确了重点。但是,ABC分析主要目的更在于解决困难,它是一种解决困难的技巧,因此,在分析的基础上必须提出解决的办法,才能真正达到按ABC分析结果,再权衡管理力量与经济效果,对三类库存物品进行有区别的管理。3,如何进行仓库自有与租用的战略选择仓库满仓率作业灵活性地点灵活性规模经济效应特殊仓储技术其他因素范例:企业生产季节性产品的仓库战略选择4,如何确定经济订货量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需要设立的基本假定条件:需要订货时便可取得存货能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到货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成本需求量稳定,并能预测存货单价不变现金充足,不会因为买不到需要的存货而影响其他在设定有关假设后,存货总成本的公式可以简化为:TC=F+K*D/Q+DU+KC*Q/2TC—存货储存总成本F—固定成本,包括订货的固定成本,如常设采购机构的基本开支,储存固定成本,如仓库折旧、仓库职工的固定月工资等。K—每次订货的固定成本D—存货年需要量U—单价Q—每次进货量KC—变动储存成本,如存货资金的应计利息、存货的破损和变质损失、存货的保险费用当F、K、D、U、KC为常数时,TC的大小取决于Q。为了求出TC的极小值,对其进行求导演算,可得到下列公式:Q*=(2KD/KC)1/2这一公式称为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求出的每次订货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