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3突破三类形象题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是小说阅读考查的热点。经过一轮复习发现,学生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分析不够全面,对塑造人物形象运用的手法判断不够准确,对人物形象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因此,二轮复习,可以运用“两步骤”解题流程来确保形象题答题规范不漏点。一、解题有道,从审题到答题(一)人物形象概括分析类1.整体概括分析类审题定向常见设问(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3)文中某人的性格特征怎样?请简要概括。审题关键(1)题干有“形象”“性格”“品质”等字样。(2)题干有“文中”“全文”等字样。(3)题干有“概括”“分析”等字样。答题角度①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②从刻画人物的手法入手。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细节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③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④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有时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⑤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评价)、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2.指定语段(句)概括分析类审题定向常见设问(1)××语句,可以看出人物怎样的心态?(2)小说人物×××的行为折射出人物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文本分析。(3)文中画横线的文字对×××的描写,表现了他(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审题关键(1)题干中有具体指定的语句或语段。(2)题干中有“心态”“心理”“性格”等字样。答题角度人物形象方面: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情境),来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来揣摩人物心理、情感变化。③抓住细节描写或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情节、主题方面:以上这些变化又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暗示或揭示小说的主旨。(二)人物形象手法类审题定向常见设问(1)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2)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3)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赏析。审题关键(1)题干中有“手法”“技法”“技巧”等字样。(2)题干中有“刻画”“表现”“展现”等字样。答题角度正面描写:①肖像描写,作用是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②神态描写,作用是表现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神情变化,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反映人物的心灵状态、性格特征及思想情感的波动和发展过程,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③心理描写,作用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交代人物思想基础、行动的内在依据。④语言描写,包括对话描写、独白描写等,作用是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⑤动作描写,作用是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答题角度⑥细节描写,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作用是刻画、突出人物性格。⑦其他手法:工笔、白描、修辞手法等。侧面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又可分为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和环境的暗示烘托两种类型。(三)人物形象作用类审题定向常见设问主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的作用(1)小说中塑造某某人物对小说主题有何作用?(2)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请简要分析某一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1)本文的主人公为某某(主要人物),那么某某(次要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小说中哪一个是主要人物?哪一个是次要人物?为什么?(3)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和主要人物是什么关系,对塑造主要人物有什么作用?审题关键题干中常有“人物”“作用”“主人公”“次要人物”等字样。答题角度考虑对情节的作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的推进作用。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考虑对主题的作用:对主题的作用,就是小说塑造主要人物的社会意义:整体上说就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对情节的作用:牵线搭桥,推动情节。在一些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对主要人物的作用:侧面衬托,个性鲜明。侧面衬托,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形象,从而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个性鲜明,也就是说,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现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清晰。答题角度主要包括:①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某种价值观、道德观或行为品行;②通过人物的命运发展来反映某种社会现状,讽刺或揭露社会的不公;③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主张或寄托某种情感。对主题的作用:揭示主题,增添魅力。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不只和主要人物息息相关,也和作品的主题思想血肉相连。也就是说,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能揭示小说的主题,又能增添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二、“审题干,定方向”“据要点,找对应”两步骤技法应用【例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目。卖笑人[德]海因里希·伯尔每当别人问起我的职业,我总是窘得面红耳赤,张口结舌,虽然别人都认为我是一个镇静沉着的人。我羡慕那些人,他们可以说:我是一个泥瓦工。我羡慕理发匠、会计和抄写员,他们可以坦率地说出他们的职业,而不需要加一长串解释。当我被迫回答这样的问题时,只能勉强说:“我是一个卖笑的人。”这样一个回答常常会引发出第二个我不得不回答的问题:“难道你就靠这个为生?”而我只能如实回答:“是的。”我确实是靠我的笑声过活,而且还干得不坏,因为我的笑声——用商业化的语言来说——供不应求。我是一个素质良好、富有经验的“发笑者”,没有人能笑得比我好,也没有人能像我那样自如地运用这门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了避免作令人讨厌的解释,我总说自己是演员。但是在滑稽表演和口才上我实在太缺少天赋,以致我自己也感到这个称号太名不副实。我酷爱事物的真相,而真相就是:我是一个出卖笑声的人。我既不是马戏团的小丑,也不是舞台上的喜剧演员。我不逗人开心,只是装扮出快乐的样子:我放声大笑,像古罗马皇帝,或者像多愁善感的男学生,我采用十七世纪的笑声几乎和采用十九世纪的笑声一样多,有时我还被要求按照各个世纪、各个阶层、各种年龄的不同特点发笑。这只是我所掌握的手艺,就同修鞋的手艺一样。在我的胸腔里,储存着美洲人的笑声,非洲人的笑声,白种人、红种人和黄种人的笑声——而且只要报酬优惠,我就会根据导演的要求,响亮地放出我的笑声。我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人物。我在唱片上笑,在磁带上笑,电视导演们对我十分尊敬。我可以凄惨地笑,温和地笑,歇斯底里地笑;我可以笑起来像汽车售票员,也可以笑起来像杂货铺帮工;我备有上午的笑声、傍晚的笑声、深夜的笑声,还有黎明和黄昏时的笑声。简而言之,不论什么场合什么样的笑声,我都能发出来。不用说这种职业是令人讨厌的,对我这种具有富于感染力的笑声的人尤其如此,笑是我毕生唯一的专长。我的这个特长,使我对三、四流的喜剧演员来说也成为不可缺少的人。他们当然生怕观众对他们的连珠妙语无动于衷,所以,我常常作为一个不露声色受雇捧场的观众,在夜总会里消磨掉大多数夜晚。我的工作就是在演出效果不太好时,发出富有感染力的笑声。时机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我的真诚、洪亮的大笑不能来得太快,也不能来得太迟,一定要恰逢其时;在那事先约好的时刻,我爆发出大笑,然后全体观众跟我一起捧腹大笑。这样,喜剧效果就达到了。而我却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到寄存处,穿上大衣,为终于交差而快慰。回到家里,经常有电报在等着我:“急需您的笑声,星期二录音。”几个小时之后,我又哀叹着命苦,坐进闷热的特快列车。不用说,我下班后或休假时几乎不想笑:牧人和泥瓦匠只有在他们可以忘却牛和砂浆的时候,才会感到开心;木匠家里的门常常是坏的,抽屉也常常打不开;卖糖果的人喜欢吃酸菜;肉铺老板喜欢吃杏仁糖;面包师宁可吃香肠而不吃面包;斗牛士嗜好养鸽子;拳击手在看到他孩子流鼻血时会吓得面色苍白。我觉得这一切都很自然,因为在工作之外我从不发笑。我是一个表情严肃的人,有人认为我是一个悲观者,也许真是如此。在我婚姻生活的头几年,妻子经常会对我说:“笑一笑。”但从那时起,她就逐渐认识到,我不可能满足她的这个要求。只有在深深的静穆中,让紧张的面部肌肉和绷紧的神经松弛下来时,我才感到快乐。实际上,甚至别人的笑声也会使我心烦,因为它又使我想起了我的工作。所以,我们的婚姻生活安静、平和,因为我的妻子也忘掉了如何大笑。时不时,我会捕到她的微笑,我也报之以微微一笑。我们用轻柔的声音交谈,因为我憎恶夜总会里的嘈杂和那经常充斥了整个录音棚的喧嚷。不熟悉我的人都认为我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可能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因为我经常被迫张口大笑。我一直带着一种冷漠的表情生活着,有时也允许自己微笑一下,我常常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大笑过。我想我没有。我的兄弟姐妹们一直认为我是一个严肃的小伙子。所以我大笑,笑得千姿百态,但我从来也没听到过我自己的笑声。(选自《外国超短篇小说赏析》)【技法指导】小说是怎样塑造“卖笑人”这一形象的?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试简要分析。[解题步骤]第一步:审题干,定方向题干包含两个问题,第一问注意题干中“怎样塑造”,“怎样塑造”就是运用什么手法塑造,所以第一问考查的是“刻画人物的手法”。第二问,“形象的用意”,由“用意”可知这一问考查的是“形象的作用”,并且是塑造“主要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要在脑海中检索“人物形象手法类”及“人物形象作用类”题目的答题角度。第二步:据要点,找对应刻画人物手法:据要点找对应正面: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修辞等。文本中“我”作为第一人称叙述时,语言、动作描写很少,主要是心理描写,并且是心理描写的心理独白。以平静的语言叙述自己的卖笑生涯,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展现自己逆来顺受、隐忍苟活,精神世界充满忧伤、苦闷和绝望。侧面:对比、衬托、烘托等。用自己的妻子“也忘掉了如何大笑”来衬托卖笑生涯的痛苦与绝望。“主要人物”的意义:据要点找对应主要人物对情节的作用。文本始终是“我”叙述的,“我”在叙述中完成了形象的展现,可见“我”串起了全文。但这只是“我”的线索作用,不是塑造人物的社会用意,所以可以不作考虑。主要人物的社会意义:一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某种价值观、道德观或行为品行;二是通过人物的命运发展来反映某种社会现状,讽刺或揭露社会的不公;三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主张或寄托某种情感。第一,“卖笑人”并不想卖笑,可又必须“卖笑”:逆来顺受、隐忍苟活,精神世界充满忧伤、苦闷和绝望;第二,“笑”本是自然感情的流露,但却“卖笑”,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笑”被商品化、职业化,同内心的真实感情相脱离;第三,作者有意以“我”来平静地叙述,在平静的背后是辛酸和痛苦,作者对之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整合答案:答案:第一问:小说塑造“卖笑人”这一形象主要运用了内心独白和衬托的表现手法。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以相当平静的内心独白来娓娓讲述一个小人物为了谋生而不得不违背本性、出卖笑声的生活;用平静的语言叙述自己的卖笑生涯,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满含辛酸与悲戚。同时,为了人物形象的立体化,又通过“我”的妻子来衬托“我”在现实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