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一年级的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经过学前教育的学习,基本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的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还是比较薄弱。因此教师的教学要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我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应记笔记,并能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二、教材分析:小学科学总目标:本册教科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二、教学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2、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动坐不住的问题,在课程中增加游戏等环节,匹配孩子的年龄特点。3、挖掘科学知识、科学概念与兴趣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知识为载体渗透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孩子对科学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4、动手做,玩中学,一年级不侧重原理性的东西,重在接触和体验,让学生在亲自经动手的过程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5、要求学生只要做试验就要做记录,引导学生如何做试验记录,培养学生做记录的好习惯。四、教学方法设计:1、动手做,一年级不侧重原理性的东西,重在接触和体验;2、采用类似情境式和实验的教学模式,但是对一年级学生会降低难度,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不过分强调知识点教学。同时,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动坐不住的问题,在课程中增加游戏等环节,匹配孩子的年龄特点;3、加强自身素养、知识水平以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潜心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的心理;4、积极收集、准备各类探究活动材料提供有结构材料;发展学生搜集各类活动资源和素材能力并用于探究活动;5、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学生自主性探究和个性特长的培养。6、要求学生只要做实验就要做记录,如果不会写字就用图画或者拼音代替。但是记录一定不能夸张。五、提优补差措施: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2.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3.加强优生与后进生联系,促使他们相互帮助在团结气氛中尽快成长。4.做好周清,月考等组卷,考试、考评、试卷分析工作利用各种测评,了解掌握学生、试卷分析工作利用各种测评,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补上缺漏,使孩子的共同进步。5.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让孩子们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选择问题、设计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交流感受、共同进步,在小组汇报环节,鼓励孩子使用“我发现”这样的说法,要求孩子在发言之初就亮明观点,是同意、不同意还是补充前面同学的观点,“养成习惯,规范用语。”8.课堂即时评价,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语言、思维等学习行为,作出及时的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