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管理沈阳理工大学王秀娥前言目前,第三方物流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地整合物流资源、节约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的业务模式,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国内外的物流实践中。由于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企业不得不专心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如专注于产品质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以及企业管理运行效率的提高,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进行外包,由此造就了物流市场的增长,并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欧洲第三方物流发展的调查研究表明,客户服务需求的增加和运输业利润的减少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推动因素。对于制造企业来说,第三方物流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可以极大地节约物流作业成本;可以减少对物流设施的投资,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可以通过外包的形式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专业技术,克服内部劳动力效率不高的问题;还可以极大地提高服务水平。在本课程中,我们将讨论第三方物流的理论、管理方法以及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水平、需求、管理状况。课程性质与考核办法总课时:40周课时:4课程性质:考试课教材:《第三方物流教程》,骆温平、谷中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性质: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课之一;考核办法:1)平时成绩:课堂笔记、课后作业、课堂发言、出勤----20%(缺勤3次及以上取消考试资格)2)期末闭卷考试80%目的与任务开设了这门课,目的是不但要同学们掌握基本的第三方物流知识,而且要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增加思维触角。通过系统性、精益性和富有时代性地教学,增强同学们对现代物流系统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现代第三方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市场背景,掌握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独特的研究领域,从市场及企业管理的角度全方位地认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及管理模式,认清其发展规律,将提高理论知识和培养实际运用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本门课要求巩固对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不同服务产品特征与基本形态的掌握,加深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基本管理方法、原理与管理步骤、管理流程的认识,在提高同学们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际运作能力。课程内容参考第1章物流概述(复习)(2学时)第2章第三方物流的理论(4学时)第3章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4学时)第4章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服务(4学时)第5章第三方物流系统的计划与设计(4学时)第6章第三方物流服务项目的洽谈与招投标(4学时)第7章第三方物流服务项目的监控(4学时)第8章第三方物流运作管理(4学时)第9章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4学时)第10章第三方物流的合同(4学时)第11章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变迁(略)本章结构1.1物流及物流管理的概念1.2物流的作用1.3现代物流学概述1.4现代物流兴起的原因1.5物流供应链战略发展趋势分析导入案例:沈阳鑫华通运输有限公司沈阳鑫华通运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公司是一家集物流配送、汽车运输、铁路运输、仓储、城际配送于一体,跨区域、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具有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综合性物流公司。汽运业务方面:公司以东北、华南、华北、华东、西南、华中地区为主要干线,全面开拓全国各地的整车、零担业务,公司自行开设了50多条长途专线及短途专线,到达全国200多个城市,并且可以天天发车、准点发车、准点到达、保证低价、全程高速,安全、快速、送货及时。配送业务方面:公司现在拥有50余台全封闭厢式货车,用于市内配送。定时/定点/快速/安全把货物配送到客户手中,确保货物安全。还可为个性化的客户提供限时服务,在货物的运输过程中有专人全程跟踪,专人信息反馈,全天以24小时竭诚服务,并且保证签收单100%返回。公司秉承客户的用户就是我们的客户这一服务理念在社会上稳定发展。一如既往地坚持以客为本、服务领先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门对门、仓对仓的一站式服务。加快对公路运输、城际配送、专业包装等业务发展的步伐,全面提升三大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增加服务附价值,拓展服务领域,向打造陆海空三位一体的运输新格局迈进。中心城市建造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全面实现网络信息化、作业机械化、管理智能化、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目标,把华通物流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物流强企业。中国物流产业现状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年均增长超过25%),处于发展初期,呈地域性集中分布.中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物流服务商的收益85%来自基础性服务,如运输管理(占53%)和仓储管理(占32%),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的收益只占15%.第三方物流市场还相当分散,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没有一家物流服务商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复杂的行业监管环境和政府的限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物流的发展。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向消费地的有效率与效益的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1.1.1物流的概念有形指物质实体(货物);无形是指信息、服务供应者到需求者---强调是流通领域1.1物流及物流管理的概念1.、物流概念的形成过程传统物流1956年日本到美国考察美国的PhysicalDistribution(以下简称P.D),美国的P.D即是日本所讲的“流通技术”,日本考察团回国后就用美国的P.D替代“流通技术”的称谓。通过介绍和宣传,P.D在日本产业界引起了高度重视,遂于1964年将P.D改为“物の流”,1965年将“物の流”进一步简称为“物流”。1979年6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派代表团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首次引进了“物流”概念,2001年中国制定出《物流术语》国家标准,首次给出了官方的“物流”定义版本。现代物流1905年美国琼西贝克提出Logistics的概念。在英汉词典中,Logistics是军事上后勤的意思,但现在无论在理论界还是产业界,几乎一致把它翻译为物流。1985年美国将1963年成立的(美国)全国物流管理协会,更名为物流管理协会,并重新定义了物流。从这里可以看出,物流发源地美国的主流派别已经将“物流”一词用Logistics取代了过去的PhysicalDistribution(即P.D)。现在,我国无论在理论界还是产业界,“物流”均指“Logistics”而不是“PhysicalDistribution”2、各国物流定义美国物流管理协会1963年的定义是:物流是为了计划、执行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及制成品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而进行的两种或多种活动的集成。1985年的定义是:物流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日本日通综合研究所1981年在《物流手册》上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3、中国国家标准定义物流(logistics):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4、物流具有的内涵(1)物流是一种经济活动。因而诸如河水、空气等自然、物理运动不属于物流研究对象;另外,不带有经济性质的社会活动也不是物流研究范围,比如同学们将书包从宿舍带到教室或者同学们穿在身上随着人体的移动而发生移动的衣服等。(2)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流动过程。(3)物流包括运输、搬运装卸、储存、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基本功能。(4)物流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包括时间价值:缩短时间创造价值(合理组织管理实现)、弥补时间创造价值(储存实现);空间价值(运输实现):从集中生产地到分散需求地、从分散生产地到集中需求地(如分散的粮食生产到集中的城市粮食消费);加工附加价值,如流通加工。(5)物流是物品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研究物流、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最终提高物流效益。(6)物流是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满足客户需求是物流管理追求的根本目标。只有当顾客在他希望进行消费的时间和地点拥有所希望数量和要求的产品时,产品才有价值。为此物流企业应按照“7R”的要求为客户企业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现代物流管理追求的目标可以概括为”7R”:将恰当数量(rightquantity)的恰当产品(rightproduct),在恰当的时间(righttime)和恰当的地点(rightplace),以恰当的条件(rightcondition)恰当的成本(rightcost)交付给恰当的客户(rightcustomer)。具体来讲,通过加强物流系统管理可以实现”7R”。运输配送储存流通加工订单处理包装搬运1.1.2物流活动内容运送是使物品发生场所、空间移动的物流活动。运送系统是由包括车站、码头的运输节点、运输途径、交通机构等在内的硬件要素,以及交通控制和营运等软件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通过这个有机整体发挥综合效应。(1)运输配送存储具有时间调整和价格调整的机能。通过调整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阻隔促使经济活动稳定地开展。储存的主要设施是仓库,在基于商品出入库的信息基础上进行在库管理。(2)存储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阶段所进行的为保存而进行的加工或者同一机能形态转换而进行的加工。具体包括切割、细分化、钻孔、弯曲、组装等轻微的生产活动。除此之外,还包括单位化、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备货、商品检验等为使流通顺利进行而从事的辅助作业。(3)流通加工包装是在商品运送或库存过程中,为保存商品的价值和形态而从事的物流活动。从机能上来看,包装可以分为为保持商品的品质而进行的工业包装和为使商品能顺利抵达消费者手中、提高商品价值、传递信息等以促进销售为目的的商业包装两类。(4)包装搬运是跨越交通机构和物流设施而进行的,发生在运送、库存、包装前后的商品取放活动。它包括商品放入、卸出、分拣、备货等作业行为,搬运合理化的主要手段是集装箱货盘。(5)搬运通过收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信息,使物流活动能高效、顺利地进行。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信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物流信息出现高度化、系统化的发展,目前订货、在库管理、所需品的出货、商品进入、运送、备货等五个要素的业务流程已实现了一体化。信息包括与商品数量、质量、作业管理相关的物流信息,以及与订、发货和货款支付相关的商流信息。(6)信息处理1.1.3物流的分类1、按经济属性分类(1)宏观物流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是从社会再生产总体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物流活动。宏观物流主要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物流活动的运行规律以及物流活动的总体行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带有总体性的物流活动,其主要特点是综合性和全局性。(2)微观物流微观物流是指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在整个物流活动过程中,微观物流仅涉及系统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或一个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2、根据物流活动的业务性质分采购供应物流——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生产物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销售物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和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回收物流——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废弃物物流——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供应商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厂内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企业物流的四种形式厂商流通中心消费者3、按地理范围分类(1)国际物流国际物流是指当生产和消费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独立进行的情况下,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而对物资(货物)所进行的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因此,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这种物流是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