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T554-2010 无公害食品 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65.020.20B31DB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554—2010无公害食品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2010-01-20发布2010-02-20实施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4/T554—2010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栽培条件...........................................................................25栽培技术...........................................................................36病虫害防治.........................................................................4DB14/T554—2010II前言为全面推进白灵菇无公害生产,规范生产技术,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根据山西省白灵菇种植、管理、采收等生产环节的实际情况而确定。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农业厅。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福元、冀俊强、孟丽君、陆桂莲、李跃先、贾彬良、倪素丽、王紫艳、戴静。DB14/T554—20101无公害食品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白灵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栽培条件、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无公害白灵菇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862杏鲍菇和白灵菇菌种NY5095无公害食品食用菌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T5333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NY5358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菌种生长在适宜基质上具结实性的菌丝培养物,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选自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3.2播种发酵料或生料栽培的接种方式。[选自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3.3基质DB14/T554—20102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由主料和辅料组成,亦称为培养料。3.4消毒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消除有害微生物的方法。[选自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3.5灭菌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一切微生物的方法。[选自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3.6菇房具备栽培菇类条件的各类建筑物。[选自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3.7催蕾采取保温、保湿、通风、振动及适当光照等方法促进菇蕾形成的技术措施。[选自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4栽培条件4.1生产场地应符合NY5358规定。4.2栽培场所主要有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菇房设施。建造菇房要选择背风、向阳、卫生、干燥、水源较近的场所。菇房具备门、通风口等装置和防虫设施,能遮光、保温、保湿。菇床以竹、木、钢材为骨架搭设的支架,用来摆放菌袋。4.3栽培菇房的前处理4.3.1清洁整理菇房(棚)使用前要清洁整理,清除杂物、杂草等,平整地面,充分通风日晒。4.3.2灭虫和消毒清洁整理后进行灭虫和消毒,应符合GB4285和GB8321规定。4.4基质应符合NY5099规定。主料主要有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辅料主要有麦麸、米糠、石膏等。DB14/T554—201034.5菌种应符合NY862规定。5栽培技术5.1生产技术流程播期确定→培养料制备→播种→发菌→催蕾→出菇→采收→采后管理。5.2播期当地气温以满足菌丝发育所需温度5℃~25℃,出菇期温度3℃~20℃为宜。秋季播种,冬、春季出菇。如有控温设施,播期可延长。5.3培养料制备5.3.1常用配方根据当地原料资源情况,因地制宜选用配方。常用配方有:——棉籽壳90%,麦麸或米糠5%,玉米粉3%,石膏1%,过磷酸钙1%;——玉米芯55%,棉籽壳15%,麦麸或米糠25%,玉米粉3%,石膏1%,石灰1%;——棉子壳40%,木屑33%,麦麸或米糠25%,石膏1%,石灰1%。5.3.2培养料处理准确称量原料,搅拌均匀后,直接灭菌或堆积发酵后灭菌。5.3.2.1直接灭菌料处理5.3.2.1.1原料预处理把棉籽壳、玉米芯、麸皮等原料料分别过筛,剔除杂物。玉米芯使用前用石灰水预湿软化。5.3.2.1.2装袋按配方将培养料加水搅拌均匀后装袋。装料要松紧适度,常用17cm×(33cm~35cm)或20cm×40cm,厚0.04mm~0.05mm的低压聚乙烯或聚丙烯料袋。5.3.2.2发酵灭菌料处理5.3.2.2.1堆料按配方将培养料加水拌匀、成堆,四周用木棒打孔,孔深至底,孔间距0.3m~0.5m,用塑料薄膜、草帘等盖严进行发酵。5.3.2.2.2发酵当培养料温度升到65℃~70℃时,保持12h进行第一次翻堆。培养料偏干时适当补水。以后每隔1d~2d翻堆一次,共需翻3次~4次。之后即散堆降温,调节含水量60%左右,即可装袋。5.3.3灭菌DB14/T554—20104料袋装完立即进行灭菌。高压灭菌时,0.14MPa维持1.5h~3h;常压灭菌时,锅仓温度5h内达到95℃~100℃并保持12h以上。灭菌结束后,料袋整筐出锅运至经消毒过的冷却室冷却,待料温降至28℃以下时进行播种5.4播种在接种箱(室)或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接完后,及时运往发菌场所发菌。5.5发菌5.5.1环境条件发菌前1周,将发菌室彻底清洁消毒一次。控制室内温度18℃~22℃,料袋内温度20℃~27℃,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保持空气新鲜,避光培养。5.5.2管理调控发菌室温度、湿度、料温,及时检出杂菌并分类处理。菌袋长满菌丝后,在温度18℃~22℃,湿度70%~75%,并须一定散射光的环境条件下再培养30d~40d,进行后熟管理,当菌丝浓白,菌袋坚实,略有弹性,即达到生理成熟,可采取墙式或层架栽培出菇方式。5.6催蕾生理后熟完成后,再经过0℃~13℃低温刺激7d~10d;然后进行昼夜温差10℃以上刺激7d左右。5.7出菇子实体生长阶段,温度、湿度、通风及光照必须协调一致。温度保持在8℃~15℃,最高不超过20℃,空气相对湿度85%~95%,空气清新,二氧化碳浓度在0.1%以下,光照强度保持800Lx~1500Lx。出菇期必须避开高温季节。出菇期随菇房的温度而变化,一般为7d-15d。5.8采收在菌盖充分伸展并保持边缘内卷时采收。采收时要戴手套,手抓菌柄整朵拔起,保持菇体的完整与洁净。采收后,及时修剪、去杂、分级和包装。一般采收1~2潮菇。5.9采后管理一潮菇采后停止喷水,清理袋口四周和环境,待菌丝恢复生长后,进行二潮菇管理。6病虫害防治6.1原则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使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使用农药时,要严格执行GB4285和GB/T8321的规定。6.2病虫害种类6.2.1病害种类木霉、青霉、根霉、毛霉、曲霉、链孢霉、酵母菌等。DB14/T554—201056.2.2虫害种类菇蚊、跳虫、螨虫、线虫、蛞蝓等。6.3综合防治6.3.1菇房使用前彻底清洁,通过通风、日晒及地面撒生石灰粉等措施进行菇房消毒。器具及菌(袋)用0.1%高锰酸钾或75%酒精消毒。6.3.2选用新鲜、无霉变、不含任何有害物质的优质培养料,料瓶(袋)须经彻底消毒灭菌。6.3.3选用高抗、高产、做过出菇试验的优良菌株。6.3.4及时清理废菌袋。已污染的料袋,表面撒生石灰粉隔离运至远离菇房处深埋。6.3.5利用荧光灯、除虫菊酯粘虫板对菇蚊等进行诱杀。6.3.6菇房门窗、通风口须安装防虫装置,必要时限定人员出入。6.4药剂防治严格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施药时间必须在采菇结束后,而且禁止药物接触菇体。可使用的农药和使用浓度有:——8%阿维菌素2000倍~2500倍液喷洒;——2.5%溴氰菊酯1500倍~2500倍液喷洒;——20%氰戊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