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苏农业标州市地方准DB3205DB3205/T084-2004无公害农产品珍珠、青虾混养生产技术规程2004-12-31发布2005-01-01实施江苏省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食品伙伴网前言本标准适用于珍珠和青虾池塘混养殖。本标准由苏州市农林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文怡、张茂友、周晓东、顾建华。食品伙伴网无公害农产品珍珠、青虾混养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珍珠蚌和青虾池塘混养的环境条件、放养前准备、育珠蚌和青虾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预防、捕捞和采珠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珍珠和青虾池塘混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GB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GB/T18407.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的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育珠蚌采用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经人工插植小片或插植珠核后的蚌3.2珍珠选择可育珠的淡水蚌,采用人工养殖方法培育的淡水珍珠。4环境条件4.1产地环境要求符合GB/T18407.4—2001的规定。4.2水源水质水源充足,水源没有对渔业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源,水源水质符合NY5051—2001的规定。4.3池塘条件面积为5000㎡~15000㎡,水深≥2m,排灌方便。池底平坦,粘壤土,池埂坚固结实不漏水。食品伙伴网放养前准备5.1彻底清塘放养前20d,水深10cm,用100㎏/667㎡生石灰化水后全池泼洒。5.2培育水质5.2.1放养前10d~15d制作EM菌发酵基肥和EM发酵液。放养前7d,按150㎏/667㎡施EM发酵基肥。放养前2d,全池泼洒EM发酵液1㎏/667㎡。5.2.2EM发酵基肥的制备。制作方法:EM、红糖、水,按1:1:30的比例,先用温开水将红糖溶化,再加入自然水和EM拌和密封发酵24h即可。施用前用井水或池水稀释500倍以上全池泼洒。6育珠蚌放养6.1用9号聚乙烯网片缝制成长40cm,宽10cm,高30cm的网袋,上口用连接带扎口并系于固定绳上。6.2将育珠蚌腹缘朝上置于袋中,分上下两排,每排3只,中间用一支竹签相隔固定。6.3池的纵向两池坡设固定桩,两桩间系一根Φ6mm的聚乙烯绳,作为吊挂育珠蚌网袋用,池横向每间隔3m~5m按同法设置一根。6.4总绳上每间隔3m设一个浮球,以固定育珠蚌水深。6.5按1500只/667㎡~2500只/667㎡吊挂育珠蚌,网袋间距1m,离水面的高度30cm。7青虾放养7.1质量选择优质、健壮的虾苗或虾种。7.2放养规格虾苗体长2cm~2.5cm,虾种1000尾/㎏。7.3时间和密度每年7月份放养虾苗2万尾/667㎡,12月份放养虾种1万尾/667㎡。8饲养管理8.1水质育珠蚌吊养一个月后开始施EM发酵肥。保持水质肥、活、嫩、爽,透明度30cm左右。每月每667㎡用1mg/L的EM发酵液全池泼洒一次。8.2饲料投喂投喂青虾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5%~10%,上午和傍晚各投一次,上午投总量的30%,傍晚投总量的70%,饲料卫生质量符合GB13078—2001的要求。饲料用5%的EM发酵液喷洒后投喂。8.3日常管理根据水温、天气的变化及季节的不同调整吊养水层,检查育珠的成活率,及时清除贝壳上的附着物食品伙伴网等,做好日常记录。9病害预防发病季节用壳角蛋白的结合剂0.5mg/L全池泼洒。10捕捞和采珠10.1青虾采用地笼网捕捉上市,捕大留小。10.2珍珠采收时间在秋末冬初,采收时采用开口取珠。食品伙伴网《无公害农产品珍珠、青虾混养殖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为规范珍珠、青虾混养生产过程,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珍珠和青虾质量,增加出口,特制订珍珠、青虾混养殖生产技术标准。本标准由苏州市农林局提出,并由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本标准引用的规范性文件有GB11607-1989、GB/T18407.4-2001、GB13078-2001、NY5051-2001等标准,标准参考数据就国标、行标确定。生产数据来源于生产实践,并经提炼论证,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编制经过:2004年4月根据苏州市农林局编制农业地方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市2001-2003年实施的省三项更新工程项目《优良水产品健康养殖新技术示范与推广》中珍珠和青虾池塘混养生产亩面积试验示范、推广的实际情况,申报了《无公害农产品珍珠、青虾混养殖生产技术规程》的编制,2004年8月24日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苏质技监标发[2004]108号下达了编制通知。我们按照要求,在制订过程中邀请多年从事珍珠、青虾混养殖的生产一线人员和水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讨论,收集了很多建议和条款。起草人员查阅了大量资料,根据汇总意见,按照GB/T1.1-2000和GB/T1.2-2002的规定格式,形成了本标准的草案。修改情况:2004年10月我们组织了常熟市、张家港市、相城区、吴中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技术骨干,对标准草案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修改,形成本标准。食品伙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