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浅谈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各位家长: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一起交流,作个简单自我介绍,我是幼师毕业,曾从事过幼儿教育几年,后一直承担小学数学教育,也担任过班主任工作将近10年。现与大家交流,我只能把自己工作的体会和生活的感悟,粗浅的说一说,交流的观点也许与大家不同,请大家多多包涵,私下我们也可以再切磋。读小学,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随着角色、要求和家长期望值的改变,孩子产生了诸多的不适应。而家庭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更加剧了这种不适应。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成了家长、幼儿园和学校三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下面重点谈谈站在家长的角度,应以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方式来面对并解决这个问题。一、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我们现在的孩子家长,可以说百分之百的重视孩子的教育,可就因为重视,出现操之过急,欲速而不达、拔苗助长的情况,我们爱孩子心切、看孩子胜过自己,希望孩子的未来有出息,知道走向社会要想真正生活的好,读书有文化还是最重要。孩子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作为孩子的父母不仅都要重视,配合好,而且要静下心来对待孩子的方方面面,现在的社会,不管大人、小孩都比较浮躁,教育孩子要求孩子,首先还是要从自我做起,人生活的是过程,不要过于纠结结果。一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过程中,遇到任何情况都不要2急躁,想法努力去做。要想让孩子以后活的开心、快乐,努力让他的优点多些、缺点少些,要想你教育孩子更成功,你也要不断修正自己,让自己的缺点少些,优点多些。正视自己,客观地看待问题,你的心态会平和些,遇到问题就会很坦然,教育孩子的效果会更好。二、了解孩子方法得当自然过渡家长只要真正了解孩子的这个年龄的特点,明确孩子的现在需要,对孩子的未来需要负责,你就一定能找到适合你孩子教育的办法,让孩子自然过渡这个幼小衔接的关键期。(一)了解孩子上小学在哪些地方不适应1、变化一:作息时间的变化。在幼儿园,一般是30分钟一堂课,而小学每节课约40分钟,且课间时间和午休时间也相应变短了。孩子们玩的时间变少了,坐着不能动的时间变长了,很多孩子可能会出现上课坐不住、精神不集中等现象。2、变化二:学习方式和内容的不同。幼儿园强调在游戏中学习,以玩为主,而学校教育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有严格的学习进度和各种考核形式,强调的是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自理能力的养成。3、变化三:人际关系的变化。在幼儿园,孩子的生活、学习都在老师的精心照料之下,师生关系非常亲密,小朋友之间也是一种友好的玩伴关系。进入小学,老师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学上,生活方面多需孩子自理完成,孩子因此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漠视感和对老师的期待落差;3和同学之间也引入了学习等方面的竞争,这也带给孩子一定压力。4、变化四:期望水平的断层。幼儿园时期,只要孩子快乐健康,家长一般不会对孩子的学习和能力提出实际的期望和要求。但上学前后,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他们产生新的、明确的期望和施加学习压力,这也是引发孩子产生不适应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些不适应,我们家长如何及时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准备工作呢?(二)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夫妇俩一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宝宝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再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4再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干万不要随便吓唬孩子:“你再调皮,等上了学,让老师好好整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三)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九十年代初,中国和日本曾共同举办了一次中日学生夏令营活动,活动中,中国儿童暴露出的最大弱点是生活能力差。一时间,日本新闻媒体便大肆鼓吹日本学生在二十一世纪将战胜中国学生,贬低中国学生的能力和德行。姑且不管日本人贬低中国学生的动机是什么,但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家长和老师的深思。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进出们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这般,做父母的确很辛苦,可孩子却越养越无能了。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及时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从一些教师多年带班的实践中发现,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总是那些能力强的学生。5可见,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再次,建议家长们谨记: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小事。(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样,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一旦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终身。1、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告诉孩子,上课之前要打两次铃,第一次是预备铃,听到预备铃,要赶紧进教室,把上课用的书、本子、笔拿好,并摆放整齐,不用的东西,不要放在桌上,然后,安安静静的坐着等老师来上课。第二次是上课铃,打了上课铃,老师就要给小朋友们上课了。上学前,家长可在家进行模拟表演。好下一堂课的学习用品;然后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不要大声喧哗,不要打打闹闹;需要上厕所的,抓紧时间先上厕所;还有时间,可以舒展舒展身体各部位,走一走,跳一跳,但不要剧烈运动,以免上课以后长时间不能静下心来。2、学会安静和活动6上课要安静,专心听讲。安静包含了许多内容,安静地等待上课,安静的倾听老师的讲话。安静地倾听同学的发言,安静地书写等。活动包括外显的活动和内隐的活动。孩子能否按照规则参加活动,同时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活动和思维活动。主动地发言,按要求操作学具。课间活动有序。课间时间是让孩子调节和放松而设置的,以利下一堂课的顺利进行。为达到这个目的,要指导孩子下课以后,赶快收拾好上一堂课的课本用具,准备3、养成正确的坐写姿势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身子上半部坐直、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手随意放在身体两侧,两腿平放,胸膛挺起。告诉他们,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翘脚架腿。因为良好的坐姿有利于骨骼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我们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提前教孩子认字、写字,往往忽视了孩子写字的姿势。“先入为主”,坏习惯形成了,就很难纠正。错误的写字方法,既影响字体美观,又影响写字速度,还影响孩子的小肌肉和骨骼的发育。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三方面:1、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2、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3、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4、与孩子共同准备文具用品7选择合适双肩书包,上面的图案要是孩子喜欢的,要颜色鲜亮的文具盒及其以后要摆放在课桌上的文具要简单,功能不要多选择合适的铅笔,做好记号,教会孩子自己用削笔器削铅笔5、准备一个小闹钟教会孩子自己看钟表教会孩子有初步的安排时间的能力6、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自己整理文具用品能用扫帚扫地,会自己排桌椅(五)预防几种情况1、作业慢又拖拉很多孩子,他们觉得读书做作业好像是为父母而做似的,做作业一定要妈妈陪着监督着才肯写,早上起床一定要妈妈催着才起来。所以,对孩子来说,我们一开始就要让他们认识到读书写作业是他们自己的责任,一定要认真严肃对待。在幼儿园里时,虽然也会有或多或少的作业,老师的要求家长不一定重视,孩子们会比较散漫,可做可不做的。而上了小学,这样的态度将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所以要让孩子明白作业必须得完成,还得按时认真完成。8很多父母都向我诉苦:我孩子一写作业就拖拖拉拉的,动作很慢,边写边玩真是急死我了,还有的说,每次做作业一定要我坐在旁边陪着他,我一离开,他就不写了,怎么办呀?我们老师发现学生快慢参次不齐,我曾经做过试验同样一个作业大部分学生十分钟,而有的学生却要一个小时。具体做法:要求孩子做好准备工作,提前上厕所、喝水,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然后在安静的环境下写作业。“陪做”是为了不配做,刚进小学家长要陪做,是为了指导他如何做作业,作些具体的要求,慢慢放手,不能令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包括作业检查也不要直接指出来,而是给一个方向让孩子寻找、思考。第一阶段口头作业较多,也要讲究方法。孩子的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家长不能急于求成,有的家长看孩子表现还不错,就开始不满足了,会额外给孩子增加内容,家长的强制又不得不做,于是,孩子会采用慢、肉、拖的态度抵抗,久而久之,孩子厌学、不做作业情况就出现了。2、学习马虎对于刚上学的孩子来说,养成仔细认真的习惯非常重要。孩子上学后父母平日抱怨最多的就是孩子犯马虎粗心的毛病,作业或试卷上不是这漏一个数,就是那少算了一道题。孩子马虎毛病的形成有三个基本原因:一是年幼时的马虎毛病没有及时纠正,形成定势;二是责任心不强,应付的成分太多;三是功课太多,作业太多,担心做不完,于是忙忙叨叨,丢三落四,错误迭出。孩子克服马虎的毛病,需要父母的指导和帮助。尤其是刚入小学的孩子,他们还不能完全适应小学新的生活,对大量的课程和考试还很陌生。我们从日常生活和具体学习两方面入手,提出一下建议:日常生活:9第一,责任心是任何人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光靠说教不行,要考平日里的习惯培养。比如,在家里父母可以给幼儿安排一项劳动,让它负责扫地或洗碗。这就是它的责任,干好了要给以鼓励或奖励,干不好家长不能客气,应要求他重来一遍,直至干好为止,要求孩子做一件事不仅要有责任,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还要坚持性。此外,以生活实例让孩子认识速度、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了解马虎可能带来什么样的恶果。如果有亲友从事亲密、细致的工作,不妨带孩子去看他们的工作情况,请亲友现身说法,会给孩子以较大的影响。第二,培养儿童有序整齐的生活。许多生活习惯都是长期培养起来的。如果一个儿童生活在杂乱无章的家庭中,什么东西都可以乱放,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就会使儿童养成粗心、马虎、无序的生活习惯。所以,建议家长们在家庭中创造一种有序的生活,做什么事情尽量有规律。家里物品的摆放也要整齐,有固定的地点。孩子在生活上养成了谨慎的习惯后,在学习上也回逐渐细心起来。3、劳动观念谈薄现在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让孩子学会扫地、讲卫生等,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举例:在学校中帮每一位孩子安排了劳动的岗位,孩子的表现很积极,到了劳动时间能争先恐后地去劳动,检查的情况也令人满意,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