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讲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学2主题内容一.公共物品•二.垄断和垄断政策•三.外部性•四.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3公共物品的特征•公共物品(publicgoods)与私人物品(privategoods)私人物品是市场提供给个人享用的物品。私人物品的两个特征:竞争性;排他性。公共物品是供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nonrival)–私人物品是那些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的物品,而公共物品是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物品。4公共物品的特征•纯公共物品(purepublicgoods)既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非排他性,或者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难以排他的,称为纯公共物品,如国防、警察、环保等。•准公共物品(quasi-publicgoods)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可以排他的,称为准公共物品或半公共物品,如医疗、交通、教育等。•公共资源(publicresource)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无法排他的,称公共资源,如空气、江河湖海中的鱼虾、公共牧场上的草。5公共物品的特征•公共物品的识别图具有竞争性吗?具有排他性吗?私人物品(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有有公共资源(仅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技术是能够排他吗?排他成本很高吗?准公共物品(有排他性一定的竞争性)无是不无纯公共物品(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不是6公共物品的特征•搭便车–公共物品的提供上市场是无能为力的。–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公地悲剧–公共江河湖海中的鱼被过度捕捞、公共山林被过度砍伐、公共矿源被掠夺性开采、公共草地被过度放牧、野生动物被灭绝性猎杀。–公共资源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竞争性。7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私人不愿意提供这种物品。但这种物品又是所必需的,如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公共物品影响到几乎所有居民,而依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只有国家或者政府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8D1D2DD2D1SSPQO公共品PQO个人品D公共品与个人品的需求差异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9•公共品的供给•公共品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固定成本很高其使用的边际成本往往极低。•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市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资源配置最有效,价格就要趋于零。•零价格就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怎样为公共品筹措资金。•政府拿?!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10•政府对于公共物品的干预•建立公营企业。•委托私人企业生产公共产品。签订合同。让私人公司经营公共产品,基础设施等。授予经营权。委托私人公司经营,自来水,电力等。经济资助。对私营的公共物品给予经济资助,科技、住宅、教育卫生。政府参股。桥梁、水坝、公路、铁路等。法律保护私人进入。采取法律手段,允许私人进入。11主题内容•一.公共物品二.垄断和反垄断政策•三.外部性•四.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12垄断的危害•资源浪费:•社会福利损失D=ARMRMCQO$PMC无谓损失DeadweightLossPmQmEFQCPCG13垄断的危害•社会福利损失D=ARMRMCQO$PmQmEFQCPCGHI无谓损失DeadweightLoss14垄断的危害•社会福利损失D=ARMRMCQO$PmQmEFQCPCGHIJACB无谓损失DeadweightLoss完全竞争消费者剩余为PcGH完全垄断消费者剩余为PmFH完全垄断导致消费者剩余损失,为PeGFPm。15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价格调节(管制)(PriceRegulation)MCAC$QOD=ARMRQ1BCP1AEPmQmFP2=PCQcGP3Q3Q’3HIJ无谓损失DeadweightLossP4K无谓损失DeadweightLoss无谓损失DeadweightLoss16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价格调节(管制)(PriceRegulation):对自然垄断MCACD=ARMR$QOPmQmEFPCQCGQrPrHProfit-maxmizing:Pm、QmMarginal-costPricing:Pc、QcAverage-costPricing:Pr、Qr17反托拉斯法•西方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制定了反托拉斯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美国。这里以美国为例作一概括介绍:–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企业界出现第一次大兼并。美国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都属于垄断市场。垄断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地影响到美国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的利益。–从1890年到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一系列法案,反对垄断。其中包括谢尔曼法(1890)、克莱顿法(1914)、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14)、罗宾逊-帕特曼法(1936)、惠特-李法(1938)和塞勒-凯弗维尔法(1950)。统称反托拉斯法。在其它西方国家中也先后出现了类似的法律规定。18主题内容•一.公共物品•二.垄断和反垄断政策三.外部性•四.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19外部影响及其分类•外部影响:当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间接效应时,就存在外在性,或称外部影响。•分类:生产的外部经济: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消费的外部经济:消费者采取的行动对于他人产生的有利影响。生产的外部不经济:社会收益小于私人收益。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消费者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但没有给予补偿。20外部性一般分为四种情况•生产者施放生产者承受。上游造纸厂排放的污水影响下游养殖业的产量(负外部性)。养蜂者的蜜蜂以外的帮助花农传授花粉(正外部性)。•生产者施放消费者承受。生产者产生的噪音影响周边居民的休息(负外部性)。厂商间的价格大战使消费者买到便宜的商品(正外部性)。•消费者施放生产者承受。消费者诚信的下降使厂商的成本上升(负外部性)。消费者接受了贷款消费使银行业得到发展(正外部性)。•消费者施放消费者承受。楼上住户的装修干扰楼下的住户的休息(负外部性)。不经意的问候给您带来一天的心情愉悦(正外部性)。21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负的外部性•假定某人采取某项活动的私人成本为CP,则社会成本为CS;由于存在外部不经济,所以CP<CS。•由于这个人采取的行动,使私人利益VP大于私人成本而小于社会成本;即有CP<VP<CS,则这个人显然会采取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观点而言,该行动是不利的。•如果这个人不采取这项行动,则他放弃的好处即损失为:VP–CP。但社会上其他人由此而避免的损失却为:CS-CP。•一般而言,在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22正的外部性•假定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为VP,该行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为VS。由于存在外部经济,故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VP<VS。•采取行动的私人成本CP大于私人利益而小于社会利益。即有VP<CP<VS,则这个人显然不会采取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有利的。•如果这个人采取这项行动,则他所受损失部分为CP-VP。社会上其他人由此而得到的好处为:VS-VP。•一般而言,在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23外部经济理论的演化•外部性理论是由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庇古提出,后经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发展而形成•庇古的外部性理论。庇古在其《价值与财富》中论述了外部性,认为“外部性造成了私人边际产品与社会边际产品的之间的不一致”,认为经济学家有责任解决这一问题。•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外部性是指“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附带影响,这种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使价格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奈特的外部性理论。奈特认为土地是私有的,地租只有包含在平均成本之内才能得出最优的产量。•24•艾利斯与费尔纳的观点。在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影响下的产量和最优产量没有区别。•杜森贝从“相互依赖的效用”考察了外部经济问题。相互依赖的效用是指一个人的福利要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一个人的福利也会影响到别人的福利。•鲍莫尔的外部经济理论。工业规模的扩大,在该工业中其他厂商情况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生产,使得一家厂商的成本增加了,从而形成了外部经济。•科斯的外部经济理论。庇古外部经济理论有缺陷。•米德的外部经济理论。将外部经济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无偿生产要素的作用;二是环境的影响。25外部性理论的新进展•用不可分割性来解释环境外部性。•用非竞争性来解释环境外部性。在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等问题形成的根源是环境的非竞争性。•用时空转移来解释环境外部性。认为外部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转移的,环境外部性的风险可以在空间上转移到其它地点,在时间上转移到下一代,形成环境损害的代际转移。•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来解释外部性。外部性问题的提出是和历史上对于市场失灵以及政府作用的争论联系在一起的。26西方治理外部性的手段•产权手段。通过产权制度治理外部经济问题。如果产权是明确界定的,交易成本为零,则不管产权划归哪方,交易双方总能通过协商达到某一个最优配置(称为Pareto最优)。•通过条例手段来处理外部性。政府制定完善的规则来约束外部性经济问题的出现。•通过税金或补偿来治理外部性经济问题。主张建立一种税收制度,这种税收制度采取累进制原则,污染少,赋税少,污染大,赋税大。27中国市场经济的外部性•环境破坏。市场经济中的外部性的典型表现是生态环境的破坏。•政策的外部性。在政策和制度选择的过程中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并对政策和制度的实施进行的检查。•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一是“搭便车”行为;二是信用程度低;三是各种机会主义;四是各种违法行为。28中国市场经济外部性的治理•强化制度安排,解决中国市场化过程中的外部性。负外部性:征税(排污)。数额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使企业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正外部性:给予(教育)补贴。受教育者从教育中得到私人利益:能得到较理想的工作,较丰厚的报酬,能较好享受文化生活等.此外教育还产生许多积极的社会影响。•把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克服政策的外部性。•加强规制,治理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制度实施的硬约束机制;注意对制度和政策的实施情况的观察和研究,及时纠正偏差,保证制度的实施效果。29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外部性问题•人口行为的外部性。生育行为的外部性问题。•外部性的补偿与区域经济开发。•公共部门的搭便车问题。•网络经济的外部性。•产业的外部性。30主题内容•一.公共物品•二.垄断和反垄断政策•三.外部性四.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信息经济学)31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information完全信息completeinformation:•市场参与者对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即消费者与厂商在任何时点都能了解市场各种商品的供求状态。•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关于市场参与者拥有的完全信息的假设与现实情况是相违背的。•现实经济中,信息的传播和接收都需要成本,市场通讯系统的局限和市场参加者施放市场噪声等主客观因素,严重地阻碍市场信息交流和有效的传播,市场参与者只能拥有不完全信息。32信息不完全:是指经济活动主体(个人或机构)不能充分了解所需要的一切信息。•现实经济中,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即由于知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在相对意义上,市场经济本身不能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市场参与者拥有价格的不完全信息,价格不可能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市场机制因此失灵,市场出清不能通过价格体系达到。33•信息不对称:不同经济主体拥有的信息量存在着差异,不相等或不平衡。至少有一个当事人的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会严重降低市场运行效率,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市场交易的停顿。•分工、专业化和获取信息需要成本,使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差别日益扩大。34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不对称,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信息;•交易双方对各自信息占有方面的相对地位清楚。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缺乏相关信息,但可以知道相关信息的概论分布,并据此对市场形成一定的预期。•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是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一种结构的延伸。•不对称信息是不完全信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为信息在非对称结构上

1 / 6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