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469-2007 毛竹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65.020.40B64备案号: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毛竹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StandardforHigh-yieldPlantationofPhyllostachysheterocyclavar.pubescens2007-12-28发布2008-01-28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5/T469—2007代替桂Q/LY4-1988DB45/T469—2007I前言毛竹是一种速生丰产树种,具有经营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规范其造林的各个重要环节,对保证造林,促进竹林生长,提高森林生产力,达到优质高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标准是对桂Q/LY4-1988《广西毛竹丰产林》的修订。是在桂Q/LY4-1988的基础之上,结合广西毛竹生产实际,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广西毛竹的研究成果,并参考了有关国家标准和林业生产技术标准的指标,提出了更为合理的毛竹丰产林造林、经营等技术要求。本标准与Q/LY4-1988相比,主要差异如下:——将原标准名称“广西毛竹丰产林”修改为“毛竹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将原标准第2章中关于“边缘产区”的内容删除;——将原标准3.2中“钩梢”的内容删除;——对原标准第2、3、4章的内容作了重要的修改;——将原标准第2、3、4章修改为第4、5、8章;——新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新增加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新增加了“5.2苗木培育”;——新增加了“5.3整地”;——新增加了“5.4造林密度”;——新增加了“5.5造林季节”;——新增加了“5.6栽植”;——新增加了“5.7幼林管护”;——新增加了“5.8.4竹林免耕经营”;——新增加了“5.9低产林改造”;——新增加了“8.1.1检查方法”;——新增加了“8.1.3检查验收内容”;——新增加了“8.2资料收集与建档”;——新增加了“附录A毛竹林立地等级”;——新增加了“附好B毛竹林主要有害生物及化学防治方法”。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LY4-1988。本标准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瑞龙、黄大勇、蒋燚、周全连、文彪、侯远瑞。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桂Q/LY4-1988。DB45/T469—20071毛竹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毛竹丰产林指标、培育技术、采伐、有害生物防治、检查验收与建档。本标准适用于广西毛竹丰产林的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18406.2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LY/T1560低产用材林改造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材用毛竹林以经营竹材为主产品的毛竹林。3.2笋材两用毛竹林竹材和竹笋同时作为主产品的毛竹林。3.3竹林组成竹林建群种的数量组成,用株数比值的十分法表示。3.4立竹株数单位面积上活立竹的株数,用“株/hm2”表示。3.5立竹粗度单位面积上立竹平均胸径,单位“cm”。3.6度立竹年龄,1度竹为1年生,2度竹为2年~3年生,3度竹为4年~5年生,4度竹为6年~7年生,以此类推。3.7冬笋冬季竹林内土中的竹笋。DB45/T469—200723.8春笋春季出土生长时的竹笋。3.9鞭笋竹鞭幼嫩的梢部。3.10退笋因营养不足,不能生成幼竹的竹笋。3.11竹林产量竹林每度或每年所发全部新竹竹秆重量之和,用“t/hm2”表示。4丰产林指标4.1培育目标材用、笋材两用毛竹林。4.2丰产林规模一个丰产林基地或一个基层造林单位造林面积不少于66.7hm2,其中每片丰产林面积不少于1hm2。4.3生长量指标生长量指标见表1。表1毛竹丰产林生长量指标指标Ⅰ类地Ⅱ类地竹林年产量/(t/hm2)15.814立竹株数/(株/hm2)3000~37503000~3750立竹粗度/(cm)1095培育技术5.1林地选择选择天峨、金城江、宜州、柳州、金秀、贺州信都一线以北,海拔1000m以下中山、低山、丘陵地的山腰以下,背风、阴坡和半阴坡。土壤为非石灰质母岩发育的酸性或中性(pH值4.5~7.0)的红壤、黄壤,土层厚度>40cm,肥沃疏松、水气通透性良好,立地等级为Ⅰ级、Ⅱ级,立地等级见附录A。5.2苗木培育5.2.1采种及种子处理种子8月~9月成熟,果实成熟后容易散落,及时从伐倒竹上剪下果枝,晒干后打落果实,风选除去空粒和杂物,种子质量应符合GB7908的规定。布袋包装,种子混0.3%粉状杀虫剂干藏。种子不宜久藏,常温贮藏7个月完全丧失发芽率,0℃~8℃贮藏发芽率可保持2年。5.2.2苗圃地选择选择在坡度平缓、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新开垦的生荒地,土壤微酸性。5.2.3细致整地,施足基肥在播前2个月~3个月,将杂灌砍倒晒干烧尽,深挖翻土,拣净树蔸草根。约经1个月的风化,于播种前深挖翻土1次~2次,然后碎土作床。施足基肥,用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等化肥同土杂肥、堆肥等混合堆沤后施用。100m2可施火烧土或土杂肥500kg~750kg,过磷酸钙或钙镁磷25kg~30kg。DB45/T469—200735.2.4播种季节以秋播为主,随采随播种,春播昀迟不超过3月份。5.2.5播种方法5.2.5.1浸种催芽播种前先用清水洗去拌种药粉,再用0.3%的高锰酸钾浸种消毒2h~4h,即可播种。把经浸种的种子,湿沙拌种,经常翻动洒水,待种子开始露白时,筛去沙子后播种。5.2.5.2播种条播或穴播。穴播株行距30cm×30cm。条播沟间距约为30cm,每穴均匀点播8粒~10粒种子,用火烧细土覆种约0.5cm。然后盖一层稻草,淋透水。注意防鼠、防鸟。5.2.6苗期管理播种后气温20℃~25℃时,15d~20d即陆续发芽出土。播种穴见苗时揭去覆草二分之一,再过一周左右全部揭除。春播时,在向阳坡地的育苗地应遮荫,秋季时除去遮荫物。利用阴雨天将过密的竹苗带土间出,移植在缺苗的穴中,每穴1株~2株。除草、松土,适时适量浇水灌溉,适时追肥等经常性的护理。5.2.7起苗与苗木分级1年生实生苗可用于造林或移植培育大苗,成丛挖起,分丛合适不伤根。起苗时按株行距40cm~60cm,每丛保留2株~3株,留床再用作育苗。起苗时,按GB/T6001规定进行苗木分级,选用Ⅰ级、Ⅱ级苗上山造林,苗高40cm以上,每丛3株~5株。5.2.8苗木包装与运输随起苗随包装随运输,根据距离远近和道路条件,选用适宜的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尽量避免损伤鞭根、笋芽。5.3整地在造林前一年的冬季进行。坡度低于25°的可采用全面整地。坡度25°以上的采用带状整地,水平带状开垦造林地,带宽和带距3m~4m,深30cm,造林后1年~2年内将未垦带部分垦完。5.4造林密度1125丛/hm2~1650丛/hm2。5.5造林季节当年12月至翌年3月中旬,选择雨后土壤湿润时种植。5.6栽植栽植前用黄泥浆根。定植时适当深栽,以根颈部低于造林地平面2cm左右为宜。1年生苗舒根正栽,2年~3年生苗随山斜栽,鞭根、笋芽一律朝外或位于左右两侧,分层回土、压实。5.7幼林管护新造幼林未成林前,每年夏秋两季应进行除草、松土各1次,抚育时培蔸,除草应把攀援或缠绕植物根除,松土深15cm~20cm。竹苗恢复生长后,及时施肥,每公顷施含有效氮12%、磷9%、钾4%复混肥料60kg,半年后施用有机肥料,如农家肥、堆肥等。新造幼林内严禁放牧,防止鼠类等啮齿动物危害,加强病虫害防治。新造林第1年~第3年,禁止盲目采笋,除去少量病弱笋和退笋。5.8成林抚育5.8.1护笋养竹禁止挖鞭笋,控制挖冬笋,保护春笋,及时挖退笋。5.8.2削山松土每年夏秋季,铲除杂草、灌木,并将其枝叶均匀铺于林地,腐烂为肥料。每隔2年松土1次,深5cm~10cm;每隔4年于冬季深翻林地1次,深20cm~25cm,挖去树蔸、老竹蔸和老竹鞭,清除大石块。坡度35°以上陡坡地只劈山,不削山松土。DB45/T469—200745.8.3施肥每年每公顷施厩肥、堆肥、塘泥、绿肥、嫩草等4000kg~5000kg,或饼肥2000kg~3000kg。施放化学肥,以氮为主,磷、钾配合。采取沟施、株穴施,每公顷施复混肥料750kg,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按1.5︰1︰1养分含量比例混合。9月底结合砍竹,进行竹桩施肥,每竹桩施尿素或碳铵0.1kg~0.15kg。5.8.4竹林免耕经营采用化学除草和免耕施肥。在毛竹小年的7月~10月,分二次进行喷施草甘磷对以草本为主的杂草类群竹山进行喷杀,秋冬季再进行1次竹桩施肥。5.9低产林改造5.9.1改造地选择低产林改造地应符合5.1的要求,立竹株数1200株/hm2以上。5.9.2低产林调查按照LY/T1560进行调查,分析低产原因。5.9.3改造措施根据低产林调查结果,采用5.8、第6章、第7章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改造。6采伐毛竹林采用龄级择伐方式,在冬季采伐6年以上的竹子,留养1度~3度(1年~5年)竹。考虑立竹分布、生长和病虫害等情况,砍老留幼、砍密留疏、砍小留大、砍弱留强,齐地面砍伐。伐后保留密度应不低于丰产林指标所规定的昀低立竹株数。7有害生物防治7.1防治原则有害生物防治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符合GB4285和GB18406.2的要求。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种苗检疫,做好预测预报;调整竹林结构,注意营造混交林或保留一定的树木,形成自然混交;以营林为基础,加强抚育管理,提高竹林对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挖除死笋、退笋,春季深翻施肥;合理采伐,砍除老竹、弱竹。7.2预测预报速生丰产林基地设立有害生物预报员,定期对害虫迁飞活动、产卵场所及面积、卵块面积、危害现状、有害生物侵染条件等进行调查并预报发展趋势。7.3生物防治对竹斑蛾及其它鳞翅目害虫,可于3月下旬至4月下旬在竹林内施放白僵菌粉炮。根据害虫发生量,发生区每公顷施放白僵菌7.5kg,对未达到发生标准的毛竹林每公顷施放3.75kg白僵菌进行预防。7.4物理防治结合冬季竹林垦复,挖除竹蝗卵块;人工捕捉害虫;灯光诱杀鳞翅目成虫;在5月~6月对发病竹进行摇梢,再钩去病枯梢,11月~12月砍除病竹内杂灌,清除病死株,集中烧毁。7.5化学防治当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时,则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B。8检查验收与建档8.1检查验收8.1.1检查方法验收造林或低产林改造的全过程,并按各个作业段分别进行验收,填写验收单一式三份,分别交DB45/T469—20075施工单位、调查设计单位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8.1.2产量计算方法采用标准地抽样调查,测算竹林胸径、产量。每块标准地面积不低于400m2,调查面积10hm2以下时,需10块标准地;调查面积10hm2~100hm2时,需20块标准地。在标准地内进行每竹调查,测定胸径,统计平均胸径、密度,毛竹单株产量m(kg),按式(1)计算:m=0.1546×d2.1756………………………………………(1)式中:d——胸径,单位为厘米(cm)。8.1.3检查验收内容施工作业设计文件是否齐全;施工作业质量,包括种子种苗、整地、栽植造林、造林成活率及造林面积验收核实;未成林阶段:包括抚育施肥、生长量及造林保存率;成林阶段:包括生长量和产量、保存面积等情况;低产林改造。8.2资料收集与建档8.2.1以小班为单位建立经营档案,其内容包括:小班基本情况、各次作业时间、质量要求、投工、投资、检查验收结果、病虫害防治等有关项目。8.2.2设立固定标准地,定期观测竹林生长情况及收集其它科研数据,并将观察结果输入电脑,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为项目管理工作服务。DB45/T469—20076附录A(规范性附录)毛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