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概述1.1物流的概念、分类与构成要素1.2物流的地位与作用1.3物流管理的目标、原则与内容1.4国内外物流管理的发展1.1物流的概念、分类与构成要素1.1.1物流概念的产生1.1.2物流的定义:传统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1.1.3现代物流(Logistics)1.1.4物流的分类1.1.5物流的构成要素返回本章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物流”概念。物流与商流相对应。日本: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引进“物流”概念。将“PhysicalDistribution”译成日文“物的流通”。美国:1915年营销学者萧(A.W.Shaw)在其题为“SomeProblemsinMarketDistribution”论文中首次使用了物流概念。1.1.1物流概念的产生返回本节1.1.2物流的定义:传统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1.1.2.1美国的物流概念学者的定义:中性的,不涉及物流活动的目标或有效性问题,如康伯斯认为,物流是指商品或服务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物理性移动过程。机构的定义:强调物流活动的有效性,如美国物流管理协会(1976年)将物流定义为: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由发生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移动进行的计划、执行、控制等各种活动的集合。即将物流与物流管理未作区分,物流即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也就是物流。返回本节1.1.2.2日本的物流概念学者的定义(林周二、阿保荣司):物流是指有形或无形商品及废弃物克服时空矛盾、连接供给者与需求者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等物的流通活动及与此有关的信息活动。机构的定义(日通综合研究所):物流是指商品由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转移,从而创造时间与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各种活动。日本各界对物流概念的定义多属“中性”,即主要侧重于描述物流是一系列有关有形与无形商品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实体转移过程,并不涉及这一过程是否是有效的。因此,日本是将物流与物流管理相区别的,物流与物流管理具有不同的定义。1.1.2.3我国的物流概念2001年8月1日《物流术语》国家标准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这个定义基本上是“中性”的,即没有强调物流的“有效性”,也没有涉及对物流活动的“计划、执行或控制”,因此,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定义是不同的。本书的定义:物流是指伴随物品由供应地向需求地的转移而发生的运输、装卸、储存、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其与上述活动相关的信息活动的集合系统。国物流管理协会于1985年率先用“Logistics”取代了“PhysicalDistribution”,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名称也由“NCPDM”改为“NCLM”;日本也于1992年将“物的流通”改称为“Logistics”,日本物流管理协会也改称为“JapaneseCouncilLogisticsManagement,简称JCLM”。同时,日本没有将“Logistics”译成相对应的日文,而直接使用“Logistics”的日语读音“ロジスティクス”。1.1.3现代物流(Logistics)返回本节1.1.3.1现代物流(Logistics)的含义“Logistics”来源于法语的“Logistique”,即“宿营”,是有关军队移动、供应、宿营的军事用语,其含义是指军队的后勤保障,即将粮食、服装、军火等军需物资与人员,按时、按量、按质地补充到指定的地点。注: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本书将反复使用“物流”与“现代物流”的概念,而且也将并用这两个概念,除特别说明外,本书所指的“物流”,多指“现代物流”。但是,本书将对“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做出严格的区分,即传统物流是指英文的“PhysicalDistribution”,现代物流是指英文的“Logistics”。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企业界引进了“Logistics”用语。并存在着多种定义。如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J.L.赫斯凯特的定义是:现代物流(Logistics)是指对支持物品移动的各种活动进行的管理,以及通过创造物品的时间与空间价值以调节供给与需求。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将现代物流定义为: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由产出地到消费地的有效且成本效果最佳的流动与保管进行计划、执行与控制。现代物流具有以下特点:(1)将向顾客提供的物流服务目标体现在现代物流的定义中,强调了物流顾客服务的重要性。(2)现代物流的活动范围极其广泛,既包括原材料采购与供应阶段的物流,也包括生产阶段的物流、销售阶段的物流、退货阶段的物流及废弃物处理阶段的物流等整个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全部物流活动。(3)现代物流不仅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即强调物流过程中的投入(成本)与产出(增加销售额或利润)之间的对比关系。(4)现代物流不仅强调物流各构成要素的整体最佳,而且还强调物流活动与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之间的整体最佳。(5)现代物流更强调库存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管理及按需生产。(6)现代物流强调生产、销售、物流是企业经营的三大支柱,并将物流视为与生产、营销相并列的企业经营战略之一。本书对现代物流的定义:现代物流是指基于满足顾客需求,以及成本与效益的考虑而进行的涉及生产、销售、消费全过程的物品及其信息的系统流动过程。1.1.3.2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表1-1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区别项目传统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现代物流(Logistics)范围与边界重视销售物流与生产物流强调供应、生产、销售、消费等全过程的“大物流”系统概念重视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信息等构成要素的系统最佳强调物流系统与其他经营系统的“大系统”最佳性质与地位企业或组织体的“后勤”,“内部事务”;成本支出项目企业或组织体的“先锋”,“外部事务”;价值创造事业目标与理念效率与成本的均衡效率、成本、服务与效益的均衡服务对象企业或组织体内部企业或组织体外部顾客功能定位节约成本的“手段”与“策略”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战略”1.1.4物流的分类返回本节1.1.5物流的构成要素1.1.5.1基础要素基础要素是维系物流活动得以运行的基本条件,没有这些基本条件,物流就无法发生,也无法运行。这些基础要素就是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人、财、物”三要素。返回本节1.1.5.2活动(功能)要素活动(功能)要素是指与物流有关的各种作业活动(功能),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等。(1)运输(Transport)。运输是利用设备或工具,在不同地域范围内(如两个城市、两个工厂之间),完成以改变人和物的空间位移为目的的物流活动。(2)储存(Storing)。储存即对物品(商品、货物、零部件等)的保存与管理。(3)包装(Packaging)。包装是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将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装封标志的工作总称。(4)装卸(Loadingandunloading)。所谓装卸是指随物品运输和保管而附带发生的作业。(5)流通加工(Distributionprocessing)。流通加工是指在流通阶段进行的不以改变商品的物理化学性能为目的的简单加工、组装、再包装、按订单做的调整等作业活动。(6)配送(Delivery)。在中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标中,将配送定义为: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7)信息。信息是能反映事物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如:图象、声音、文件、语言等,是事物内容、形式和发展变化的反映。1.2物流的地位与作用1.2.1物流与企业经营1.2.2物流与国民经济发展1.2.3物流与国际经济返回本章1.2.1.1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由生产、营销、物流三个过程共同构成。生产过程的输出(成果)是产品,即以更低的成本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功能或任务。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资源体现为生产成本。返回本节营销过程的输出(成果)是营销服务。这种服务的功能是开发、维持企业与市场之间的适当关系,即发现市场的潜在需求,并向用户或消费者宣传已开发或生产的产品,将产品销售给用户或消费者,稳定并发展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长期交易的信用关系。物流过程的输出(成果)是向顾客提供物流服务,即通过从原材料的采购供应到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整个物流过程的统一管理,使顾客最经济地获得所需要的商品。图1-1: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顾客满足的创造过程)企业的资源投入:人、财、物、信息资源营销(商流)过程物流过程生产或制造过程产品职能(服务)营销职能(服务)物流职能(服务)顾客认知与评价满意不满意1.2.1.2物流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职能(1)价值实现职能。(2)成本节约职能。(3)销售促进职能。(4)竞争战略职能。1.2.2物流与国民经济发展1.2.2.1物流与国民经济成长物流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经济的,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或积极影响,具体体现在物流规模、速度、效率与质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效率与质量;二是外部不经济的,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或消极影响,具体体现在物流所产生的交通拥挤、噪音等环境污染。返回本节绝对量增长率绝对量增长率绝对量增长率绝对量增长率1990970,602—26,207—199121617.8—1261.7—985,79315.727,9866.8199226638.123.21488.017.91,045,8996.129,2184.4199334634.4301823.522.51,115,7716.730,5104.4199446759.4352204.3211,180,2735.833,2619199558478.125.12378.07.91,234,8104.635,7307.4199667884.616.12626.610.51,298,3125.136,5282.2199774462.69.72689.62.41,278,087-1.638,3685199878345.25.22886.27.31,267,200-0.938,046-0.8199982067.54.83058.161,292,650240,4966.4200089403.68.93413.311.61,358,1245.144,2129.220011,401,1773.247,5917.6货运量(万吨)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各年版。表1-3: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物流量、物流产值的变化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运输与仓储业增加值(亿元)1.2.2.2商品价格构成与物流成本所谓物流成本是指为组织、实施、管理物流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及其物资消耗的货币表现。物流成本是商品价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品的零售价格中,大约有20-30%为物流成本。从整个社会来看,物流成本也是国民经济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对国民经济运行绩效产生重大影响。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全社会的物流管理水平也就越高和越有效率,全社会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也就越低,从而意味着物流活动所消费的资源也就越节约,国民经济运行绩效也就越高;反之,亦然。1999年美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9.9%。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也为10%左右2000年我国的物流成本大约占GDP的18%。年份GNP(万亿美元)库存及其管理费运输费物流管理费物流总费用占GNP的比率(%)19771.9271.7615010231.7612.0719782.1693.6917512280.6912.9919792.4212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