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电影的诞生与法国(欧洲)早期电影第一节:电影的诞生1、电影前史——活动影像及其原理(1)皮影戏-走马灯-诡盘-幻灯,这些是活动的绘画,它们的目的是让绘制的画面动起来。(2)1826年,第一张照片“窗外的景”,其后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使用,摄影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1878年,美国摄影师用24架照相机拍摄飞腾的奔马;1882年,马莱试制“摄影枪”。这些是活动的照片,它们的目的是让照片动起来以获得更真实的影像。(3)以赛璐珞为基本材料的“柯达”胶卷改变了银版(金属版)照相法感光慢、体积大的缺点,为影像运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爱迪生使用的35mm制式的胶片更适合人的视距,从而成为标准的胶片规格;他又在每格胶片的两边各打4个孔,以齿轮传送,这样胶片转动更加匀速、流畅。(4)1892年,爱迪生的电影视镜,每次仅能供一人观赏,一次放几十英尺的胶片,内容是跑马、舞蹈表演等;这还不是真正意义的电影。(5)直到卢米埃尔发明了手提便携的集拍摄、冲印、放映于一体的电影设备,解决了胶片间歇地通过快门和把图像投射到银幕上这两个难题,电影才真正诞生。(7)静止的画面可以动起来其原理是“视觉暂留”【生活举例】,即眼前的物体被移开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并没有立即消失,而是继续短暂地滞留一段时间。除了视觉暂留以外,格式塔心理学家还认为电影的运动感和深度感还依赖于一种“特殊的内心体验”,即把各个单独的、残缺的画面组成一个整体的“完形需要”。2、电影诞生的标志及意义(1)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在巴黎公映了他们的10部电影,其中就有著名的《工厂大门》、《火车进站》、《婴儿的午餐》、《水浇园丁》等。电影成为所有艺术形式中唯一知道确切生日的艺术。(2)一切艺术背后的宗教冲动是“人类保存生命的本能”,试图超越生命时间和空间的努力是人类文化活动最重要的心理动力。(3)电影开创了人类视觉认知的新形式。口头文学,保存了如神话传说一样瑰丽的遐思;文字记载,让人们在想象中完成对生命、情感和历史的洞见;绘画,第一次将可视的形象固定下来,并能创造想象的图景;照相术(1832)是人类视知觉的一次飞跃,它完整地复原了“现实”。而电影的活动画面,则是一次真正的革命性的飞跃,它让静态的照片动了起来,提供了人类视觉认知的全新方式;在以后的电影历史上,对时间和空间的处理成了电影叙事最核心的问题。【补记】三个原因让爱迪生和电影失之交臂A.认为“视镜”的市场靠的一个人的好奇,担心众人观赏失去利润。B.认为电影只是新奇的玩意儿,生命力不强。C.希望活动影响和自己发明的留声机结合,成为声画结合的产品。第二节:卢米埃尔的的电影活动1、卢米埃尔影片的分类:非剧情“纪实”短片、景观电影、时事影片2、卢米埃尔电影的贡献(1)再现现实生活,镜头对准日常场景,直接拍摄,没有故事情节,没有摄影棚,没有导演的编排。这些成为以后写实主义美学的源头,纪录片、新现实主义、巴赞的长镜头理论都继承了这一传统。(2)固定的单个镜头,在《火车进站》中已经有了最初的拍摄角度和景别的设计,并体现出景深的特点。(3)《水浇园丁》已经具备了情节的雏形,并成为最早的喜剧噱头。《救火队员》由四个独立的片段组成,虽然没有将它们组接在一起,但已经触及到了“时间与空间”这个叙事的核心问题。(4)放映奇遇,风景片——移动摄影,《拆墙》——倒转的喜剧效果。3、卢米埃尔公司的放映和国际扩张(1)世界市场的开拓与挫折。(2)放映商对影片的选择。4、卢米埃尔的遗憾(局限性)【或者:为什么电影在卢米埃尔的时代还不能称为一种艺术?】(1)时代环境上,19世纪,人们对技术狂热追求,创造力空前旺盛,对物质技术飞跃和革新远远超过了对精神、情感的追求,电影被看作是技术的而不是艺术的,就可以理解了。(2)主观上,卢米埃尔认为电影是杂耍的玩意儿,是新鲜潮流的产物,很快就会过时,毕竟他们是科学家,不是艺术家。(3)客观上,电影只在粗鄙的酒吧、咖啡馆、演艺场放映,适合一些杂耍、魔术、杂技、歌舞表演放在一起的娱乐项目,贵族是不屑与观看的,这也造成电影无法成为艺术。(4)内容上,纯粹地写实记录生活,让观众逐渐失去了趣味,加上易燃的胶片引发的几次大火,致使人们对电影望而生畏。(5)卢米埃尔时期的电影还没有发现叙事的功能,直到梅里爱将电影和戏剧联姻,才使其摆脱杂耍的地位,而成为一门艺术。第三节:法国的梅里爱和英国的“布莱顿学派”1、梅里爱的故事《雨果的秘密》(hugo,马丁·西科塞斯,2011)2、梅里爱的贡献(1)在拍摄技巧上,梅里爱首先发现了“停机再拍”,由此创造了他的魔术电影,比如《贵妇失踪》,并开始尝试叠印、叠化、多次曝光、渐隐、渐显等手法。(2)首次把电影引入摄影棚,用戏剧的方法处理电影的创作,如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道具、景-幕的划分等。(3)开创了许多电影类型,如时事电影《缅因号船事故》,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神话故事片如《灰姑娘》、《浮士德》、《仙女国》等。(4)梅里爱是电影史上第一位场面调度的大师,为创造神奇、奇幻的世界,他制作了许多华丽精致的布景,要完成拍摄,他必须绘制草图,设计场和幕,调度布景和道具,指导演员表演等等。(5)梅里爱开创了好莱坞技术主义创痛,今天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流程:完整的剧本、场景设计、服装化妆、指导演员、特技道具、后期制作,这一切是从梅里爱开始的。3、梅里爱的局限性(简答)(1)受舞台剧的影响,梅里爱采用单一视角和景别,乐队指挥的位置,表演也严格遵循舞台的程式,演员出场行礼,精彩时向观众挥手致意,结束时,鞠躬致谢。(2)梅里爱主观上认为“停机再拍”是魔术师的技巧,而不是电影叙事的要素,要知道,“停机再拍”作为魔术方法和作为电影语言的运用,这二者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虽然,梅里爱的影片在电影技巧方面同戏剧舞台演出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是,观众所面对的银幕空间仍旧隶属于舞台的结构空间。梅里爱把银幕当成舞台,以电影的手段和技巧,作为他富于戏剧性创作的记录工具。在他企图证实电影不是一个“重现生活的机器”的同时,他却没有能够摆脱他的那个戏剧时代、他的自身文化背景和他的传统舞台观众对于他的束缚。甚至,“也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他的后继者”。使得电影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冲破戏剧美学观念的束缚,寻求更符合电影自身的美学发展。4、布莱顿学派及其在电影技术上的探索(1)定义(名):布莱顿学派(BightonSchool)因其两个代表人物GA史密斯和詹姆斯威廉逊都生活在小城布莱顿而得名,他们在电影特技和剪辑技巧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他们还把镜头投向底层民众和社会热点。代表作品有《鲸吞》(1900)、《祖母的放大镜》、《在华教会被袭记》、《旷工一天的生活》、《俄罗斯战舰的暴动》等。(2)《鲸吞》中的无缝剪辑;《玛丽珍妮的灾难》中近景和远景的交替切换;《祖母的放大镜》中第一次使用了特写,并将特写和中近景切换;《在华教会被袭记》中使用平行蒙太奇表现追逐和救援的场面。补记:早期的电影作品是电影艺术的“图腾”,正是这些充满想象力的影像里,电影所有的信息都暴露无遗:纪实与虚构、景别与特技、本性与类型……当人们沉迷于现代影像的时候,正是他们在遥远的时空里勾连着我们的记忆。第四节:欧洲的电影工业1、法国百代公司的电影生产参考:(1)百代电影公司,1896年成立,创始人查尔斯·百代,从经营留声机到制作电影,二十世纪初全世界最大的电影公司,公司标志为一只昂首高唱的公鸡。(2)工业化生产,影片的种类繁多。“当影片生产在英国还停留在手工业阶段的时候,影片生产在法国已被查尔·百代工业化了。”(3)垂直整合与横向整合,垂直整合是指控制从制片、创作到发行、放映的一整套体系。横向整合则是把电影生产国际化到其他国家,创作在法国、拍摄在意大利,发行在美国,很像今天的跨国经营。(4)较早使用手绘着色,逐格着色,躲在一些戏法影片中使用。(5)拥有著名的喜剧演员麦克斯·林戴。2、意大利的史诗电影(1)意大利电影工业的起步与发展(2)建设专门的影院(3)史诗电影的代表作:《庞贝城的末日》(1908)、《特洛伊的陷落》(1910)、《暴君焚城录》(1913)、《卡比利亚》(1914)。第二章:美国早期电影与好莱坞的形成第一节:埃德温·鲍特与格里菲斯重要作品:《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LifeofanAmericanFierman,埃德温·鲍特,1903)《火车大劫案》,(TheGreatTrainRobbery,埃德温·鲍特,1903)《一个国家的诞生》(TheBirthofaNation,大卫·格里菲斯,1915)《党同伐异》(Intolerance,大卫·格里菲斯,1915)1、埃德温·鲍特的电影实践(1)模仿詹姆斯·威廉逊的《火警》(1901)拍摄了《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1903),这部6分钟的电影表现消防员在大火中救出一位妇女和她的孩子。影片开始的8个镜头被推崇为革命性的突破。这组镜头形成了时间空间的连续变化,完成了流畅的叙事,这正是电影讲述故事最核心的问题。(2)《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自著名小说的舞台剧版本,鲍特首次使用插卡字幕吧单一镜头场景连接起来。(3)《火车大劫案》(1903)用14个镜头叙述匪徒劫持一辆火车的故事,电影中列车发报员、火车上的劫匪和舞会上的市民三个事件交互展现,这就是所谓的平行(交叉)蒙太奇的雏形。影片还设计了一个新颖的附加镜头:一个匪徒向镜头开枪。这个镜头既包含在电影中,又可以供放映商选择放在开头或者结尾。(4)《窃盗癖》(1905)是鲍特拍摄的一部社会批判影片,同样是偷窃的两个妇女,只因一个是富人一个是穷人,受到的判决是不一样的。影片对两个妇女偷窃的场景进行了对比。(5)《一个醉鬼的白日梦》(1906)在这部电影中鲍特使用了叠印、摇晃的运动镜头来表现酒鬼晕乎乎的状态,同时电影还学习梅里爱的手法,表现醉鬼飞翔于天空的想象。2、大卫·格里菲斯的故事参考:=aladdin3、格里菲斯及其艺术成就(1)确立基本的电影语言系统。镜头——词组;场景——句子;一组场景——段落。比如由远及近的拍摄方法大远景-中近景;发挥特写的功能;注重画面的构图和景深;特别是创造了“最后一分钟营救”的蒙太奇手法。(2)格里菲斯具备了宏伟的艺术构思和自觉的艺术追求,他以两部划时代意义的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开创了好莱坞的“史诗巨片”。①《一个国家的诞生》的史诗品格。以南北战争为背景,以两个家族子辈的爱情为主线,描写连个家族在战争中经历的“友谊——敌对——和解”的过程,象征国家在风雨飘摇中诞生的艰难历程。影片的宏大叙事本身就具备了史诗的品格,对两军交战的场面处理以及“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平行(交叉)剪辑更显示了导演非凡的能力。②《党同伐异》的哲学思考。四个故事:“基督受难”、“圣巴姆教堂的屠杀(1572)”、“巴比伦的陷落”、“母与法(现代)”相距几千年,却都描写人类的相互残杀,从而构成一个“爱、仁慈、反对仇恨”的主题,并形成对“党同伐异”的批判。四个故事交替切换的手法,摇篮的象征意义。(3)格里菲斯在电影史上的地位——为电影艺术的独立创造了语言基础。如果说梅里爱引入戏剧“场”的概念将一部电影分作几个场景,而每个场景的几位是固定的,电影就像是“无声的戏剧”;那么,格里菲斯则是把场景细分为镜头,镜头具备了不同的景别、角度、运动,并且确立了镜头之间的转换原则:平行、对比、隐喻蒙太奇。从此以后,电影具备了独立设计画面的造型能力和自由处理是空的叙事能力。第二节:好莱坞的形成(略讲)重要作品:《最后安全》(SafetyLast,哈罗德·劳埃德主演,1923)《淘金记》(TheGoldRush,查理·卓别林,1925)《将军号》(TheGeneral,巴斯特·基顿,1926)《日出》(Sunrise,茂瑙,1927)1、剧情片的兴起剧情影片逐渐成为较长影片的代名词,“五分钱影剧院”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