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国论》导学案(答案)二、夯实基础1.请给以下加点字词注音。弊在赂.秦(lù)六国互丧.(sàng)率.赂秦耶(shuài)思厥.先祖父(jué)暴.霜露(pù)奉之弥.繁(mí)与.嬴而不助五国也(yǔ)燕.赵之君(yān)洎.牧以谗诛(jì)邯郸..为郡(hándān)革灭殆.尽(dài)秦人食之不得下咽.(yàn)为.(wéi)国者无使为.(wéi)积威之所劫哉2.请在以下句子中找到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意义。(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通“倘”,如果)3.请注明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意义。(1)理.固宜然(名词作状语,在道理上)(2)李牧连却.之(使动用法,使……退却)(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4.请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具体意义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意义。(1)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情况;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含转折。)(3)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接着)(4)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5)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力量;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义:不去;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不好等)(7)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终于到了某种结局;今义:表示另提一事)(8)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旧事,以往的事情,先例,前例;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情调情节的生动性、连贯性。)5.请解释以下多义词在句中的意义和词性。(1)或①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相当于“有人”,不定代词)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副词)(2)得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动词)②此言得之(适宜,得当,形容词)(3)势①其势弱于秦(势力,名词)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形势,名词)(4)以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介词)②秦以攻取之外(用,介词)③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从而,结果连词)-2-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来,目的连词)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至于,结果连词)⑥以地事秦(拿,介词)⑦洎牧以谗诛(因为,介词)⑧至丹以荆卿为计(用,介词)⑨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用,介词)⑩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凭借,介词)6.请判断并说明以下特殊句式的类型。(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用“……也”表判断)(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省略句,“举”后省略宾语“之”,指代“土地”)(3)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句,“于秦”意为“和秦国”,为后置状语,应调至“五战”前)(4)洎牧以谗诛(被动句,“诛”在意思上表被动,被诛杀)(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用“为……所……”表被动)(6)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句,“于秦”意为“比秦”,为后置状语,应该调到“弱”之前)(7)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定语后置句,“大”为后置定语,应该调到“天下”之前)7.请翻译以下句子。(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有这样的有利势力,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胁迫啊!(5)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假如凭借这么大的天下,跟在六国后面并跟从六国灭亡的旧例,这样又处在六国下面了!三、整体把握整体感知文章,筛选关键语句,填补以下结构提纲: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分论点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分论点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第②段承接第1分论点,论述韩、魏、楚三国破灭的原因第③段承接第2分论点,论述齐、燕、赵三国灭亡的缘由第④段提出办法:以赂秦之地,封臣礼才,并力西向,抗秦有望总结教训: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第⑤段得出结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合作探究】-3-阅读课文,完成表格第一段总论点:弊在赂秦分论点1:赂秦而力亏分论点2:不赂者以赂者丧第二段分论点1:分析韩、魏、楚三国的破灭,用什么论证方法强调赂秦的危害运用三组对比论证,论述韩、魏、楚灭亡不在战争,而在赂秦。其一、秦与三国得失土地数量的对比其二、诸侯祖先得地之难与子孙弃地之易的对比其三、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的对比结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引用《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中的语句“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归纳,运用引证法揭示了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以增强说服力。第三段分论点2:分析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有何特殊国情和共性原因齐国因结交秦国,不助五国,最终势单力薄而亡。燕国因荆轲刺秦,计策失误,招致祸患而亡。赵国因李牧被诛,邯郸被吞,用武不终而亡。共性:三个国家虽然都没有以地赂秦,但都处于秦国极其强大而自身非常孤危的境地,“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令人惋惜。尾句从反面假设,推测六国“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韩、魏、楚三国爱惜土地,不赂秦国;齐、燕、赵三国不出错漏,策略得当,六国未必灭亡。第四、五段:反复强调“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不要“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借古讽今),以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来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辽国和西夏,要用武力抵抗到底,以免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巩固提高】试拿苏辙的同题文章与本文作比较,说说苏氏父子在六国问题上的见解有何异同。共同点:两人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就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像苏辙所说,另外四国能够“厚韩亲魏”,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论述重点是接近的。不同点: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这是原因分析的不同。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写作意图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