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4-1生态系统的结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四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高考目标导航最新考纲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1.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及实验验证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判断分析3.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及能量流动有关计算4.信息传递的类型及其作用5.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6.探究人口增长对环境的污染7.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8.多样性保护和应用价值热点透视第四单元第一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考情考点探究方法警示探究基础梳理探究核心考点突破课后强化作业方法警示探究考情考点探究题型年份及考卷考点选择题2011年全国、福建卷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非选择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2011年全国、四川卷生态系统的结构考情回顾项目内容要求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Ⅱ重难点结合案例综合考查某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生物间关系和数量变化情况考点直击1.(2012·四川高考,31-Ⅰ)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高考回眸(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________。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答案(1)大豆捕食(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食物增加(3)更大能量流动解析(1)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因为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中,只有生产者是自养生物,而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它们只有依靠生产者才能生存。在本题中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豆。猛禽以田鼠为食物,所以猛禽与田鼠的关系是捕食关系。(2)种群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年龄组成能够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密度,而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食物和空间都是田鼠的生存环境,食物的增加会提高田鼠的环境容纳量;大豆株冠形成以后,有利于保护田鼠,不易被天敌发现。(3)通过田鼠的种群密度(在相同的天数下比较)可以看出曲线Ⅱ田鼠的种群密度大于曲线Ⅰ田鼠的种群密度,形成的因素是树桩为猛禽提供了栖息场所,曲线Ⅰ中的猛禽数量比曲线Ⅱ中猛禽的数量多。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合理的植树可以降低田鼠的数量,使大豆中的能量流向田鼠的少,那么流向人类的能量就更多,从而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利益。基础梳理探究一、生态系统的概念1.概念由与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空间范围有大有小,其中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的总和。自主梳理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物圈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二、生态系统的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包括水、、等)和能量(、)。2.生物部分(1)生产者:生物,包括进行的绿色植物和的微生物。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空气无机盐阳光热能自养光合作用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基石(2)消费者:包括植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等。消费者能够加速。此外,消费者对于和等具有重要的作用。(3)分解者:为生物,主要是营腐生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肉食性动物寄生动物植物的传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种子的传播腐生型细菌和真菌无机物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2)特点:是食物链的开始;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条食物链一般不会超过营养级。捕食生产者五个2.食物网(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2)功能:生态系统的、的渠道。营养结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1.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营自养生活?2.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是否只能占有一个营养级?互动探究[提示]不是,有些植物营寄生生活,如菟丝子。[提示]不一定,有的生物在食物网中可以占有多个营养级。核心考点突破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要点归纳1.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两大组成成分生物群落无机环境四种基本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各成分的比较比较项目组成内容作用生物同化类型地位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空气、水分、无机盐等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必备成分见下表比较项目组成内容作用生物同化类型地位联系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包括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如硝化细菌)无机物→有机物;光能、无机化学能→有机化学能;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自养型主要成分(基石)见下表比较项目组成内容作用生物同化类型地位联系消费者主要包括绝大部分动物,包括营腐生生活和寄生生活的各种生物(如菟丝子)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异养型最活跃的成分见下表比较项目组成内容作用生物同化类型地位联系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腐食性的动物(如蚯蚓、蜣螂)通过分解作用将生物遗体、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异养型物盾循环中的关键成分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以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3.各成分相互关系感悟拓展1.对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的分析(1)从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联系看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是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制约的,具体渠道是食物链(网),而食物链的起点(第一营养级)是绿色植物(生产者)。(2)从生态系统的结构类型上看①绿色植物决定一个生态系统的结构类型,如:以乔木为主的生态系统称森林生态系统;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称草原生态系统。②在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空间分布支配着动物和微生物的空间分布,植物的种类越复杂,为动物和微生物提供的生活环境就越多样,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就越丰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生态平衡也就越容易维持。(3)从物质循环角度来看①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的自养生物,是在物质上连接无机界与生物群落的桥梁。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物是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4)从能量流动角度来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没有绿色植物,消费者和分解者就不可能获得生命必需的能量。所以,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存在基础。(5)从群落演替的过程看不论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首先进入定居的先锋生物必定是植物。2.注意的几个问题(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2)细菌并不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光合细菌、蓝藻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动物并不都是消费者,秃鹫、蚯蚓等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典例导悟1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②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能够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一部分用于满足自身的生长和代谢的需要,另一部分维持着生态系统内除生产者以外的全部有机体的生命活动。答案D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植物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②B.②③C.③④D.②⑤答案A解析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而有些植物如菟丝子等一些寄生植物,营养方式为异养,在生态系统中应属于消费者。绿色植物是生产者,除了绿色植物以外,一些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如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以及含有叶绿素的光合细菌如紫硫细菌、绿硫细菌等,还有蓝藻,它们都是自养型,所以也是生产者。消费者是异养类型中的捕食或寄生类型,不包括腐生类型。如以上所述的菟丝子等一些寄生植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细菌或真菌,如大肠杆菌、炭疽杆菌等,都属于消费者。分解者是异养型中的腐生类型,除了营腐生生活的各种细菌、真菌外,还有以枯木、粪便等腐败物质为食的甲虫、白蚁、金龟子、蚯蚓、蜣螂及软体动物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要点归纳1.食物链(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最高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的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2)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3)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因为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4)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倒转,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5)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寄生、腐生生物和阳光等非生物因素,即只包含生产者(第一营养级)和消费者(第二营养级之后各营养级生物)。如阳光→草→兔→细菌不是食物链。2.食物网(1)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如蜘蛛与青蛙,二者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2)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并非取决于生物的数量。(3)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动分析①处于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第一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会导致其他生物都减少,即出现连锁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②天敌减少的情况: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下降,直到趋于稳定,但结果比原来数量要大。③“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如上图所示食物网中,青蛙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鹰就要过多地捕食兔和鸟,从而导致兔、鸟减少。但因为鹰不只捕食蛇一种生物,它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来维持数量基本不变。④在食物网中,要分析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时,若沿不同的路线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2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典例导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解析由于X营养级三个物种数量都下降,而Y、Z营养级数量都上升,所以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同时也说明“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说法错误;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不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因为,若Z捕食对象单一,则Y中某物种应明显下降,但Y中没有这种现象;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即便存在竞争关系也不会很明显,这是因为若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则其数量会明显下降甚至被淘汰,但比较甲、乙前后数量有变化,但同一时期三物种未体现谁胜谁劣。答案A如图所示是有关下列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有3条食物链B.鹰与鸟的关系是既捕食又竞争C.该食物网所处的生态系统为草原生态系统D.鹰占有两个营养级答案C解析非生物的能量和分解者细菌不参与食物链(网)的构成,故该食物网只有两条食物链;鹰与鸟只存在上下环节关系,故不存在竞争关系;鹰在食物链中只处于第三环节,故只占有第三营养级;该食物网中的主要植物类型是草,鼠具有挖洞习

1 / 8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