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605-2010 “黔芋1号”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65.020.01DB52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605—2010“黔芋1号”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2010-06-24发布2010-07-01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2/T605-2010I前言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海兵、雷尊国、范士杰、夏锦慧、邓宽平、卢扬、邓禄军。DB52/T605-20101黔芋1号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黔芋1号”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黔芋1号”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8133马铃薯脱毒种薯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7331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NY5332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DB52/T569-2009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外部缺陷可从外表检测到的表皮变绿、二次生长、畸形、裂沟、机械损伤、虫眼、鼠咬、病斑、干腐或腐烂等。3.2块茎休眠块茎在收获后一定时间内,块茎上的芽即使在昀适宜其生长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生长的状态。4播种前准备4.1繁种区域选择“黔芋1号”脱毒种薯生产区域应符合GB7331标准的要求,选择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发生较轻的地区。原种繁殖选择在贵州西北部高海拔区域,一级种薯、二级种薯繁殖选择在我省各地适宜生产区域。4.2选地整地DB52/T605-20102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不易积水,符合NY5332的规定,3年内未种植茄科作物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或壤土,土地要深翻细耙,做到地平、土细。4.3种薯处理4.3.1种薯选择选用薯型整齐,薯皮光滑,皮色鲜艳,无外部缺陷,符合GB18133的要求,具有“黔芋1号”品种典型特征的脱毒种薯。4.3.2催芽对通过休眠期的种薯,将其置于18℃~20℃左右的环境下黑暗催芽,待芽长至0.5cm左右时,逐渐暴露在散射光下适当晾晒,芽变绿之后,即可播种;未通过休眠期的种薯,播前3个月将种薯置于20℃~30℃条件下,令其打破休眠后催芽、晒种促壮苗。对休眠程度较深的品种,可用10ppm~15ppm赤霉素溶液或0.1%~0.3%硫脲进行浸种10min~20min,捞出后用湿沙(或锯末)埋2层~3层,薯块发芽后放在散射光下壮芽。4.3.3切块50g以下的种薯不切块,整薯播种;50g以上的种薯在播种前2d~3d进行切块。切块时根据薯块的大小和芽眼的分布要采取横竖切或环切等方法切块,每个薯块保证2个以上芽眼,平均单块重达25g以上。4.3.4切刀消毒将2把刀浸泡在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中消毒后交替使用,一旦切到病薯、疑似病薯或一定种薯量后即换消毒切刀使用。4.3.5拌种每667m2用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5g+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25g+滑石粉2.5kg混匀后拌种。5播种5.1时间当10cm土温稳定在7℃~8℃时,依据各地霜期选择适宜播种时间。5.2深度播种深度10cm~12cm。5.3密度原原种播种密度:2g以下6000株·667m-2~7000株·667m-2,2g~5g的种薯5000株·667m-2~6000株·667m-2,5g以上的种薯4000株·667m-2~4500株·667m-2。其它级别种薯密度:3500株·667m-2~3800株·667m-2。5.4施肥肥料的使用符合NY/T496标准。DB52/T605-201035.4.1施肥目标根据黔芋1号的生长发育特点、需肥特性和土壤肥力,以目标产量确定施肥量,选择昀佳时间和方法施用肥料,达到防止土壤退化,实现改土培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马铃薯产量、质量和效益的目的。5.4.2施肥原则有机、无机肥并重,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视苗情追肥。做到“前促、中控(早)、后保(补)”。即施足基肥,保证出苗;早施追肥,促进前期根系生长和冠层的发育;施足蕾肥,保证植株和块茎迅速生长和后期淀粉积累对养分的需求。5.4.3基肥按照NY/T496的要求,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相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提倡多施有机肥,有机肥、化肥混合施用,一般完全腐熟有机肥施用量为1500kg·667m-2~2000kg·667m-2,高浓度复混(合)肥(有效含量45%以上)用量为50kg·667m-2~80kg·667m-2。5.4.4追肥第一次追肥在齐苗后10d内进行,追肥量为尿素4kg•667m-2;第二次追肥在现蕾期进行,追肥量为尿素6kg•667m-2。追肥时结合中耕、除草及时覆土。若土壤肥力较低或因干旱等原因导致苗期植株长势弱,可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追肥。6田间管理6.1中耕培土齐苗后结合除草进行2次~3次分次培土,动作要轻缓,注意保护下部叶及侧枝。6.2水分管理在整个生育中应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70%~80%。7主要病虫害防治7.1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实行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结合进行综合防控,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施用并交替轮换用药,多用生物农药。7.2病害防治措施重点防治晚疫病,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早喷保护剂,现蕾期进行1次~2次预防。发现中心病株立即连同附近几株连根拔起带出田间烧毁或深埋,清除病技叶,病穴用石灰消毒。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施第一次药,以后每隔7d~10d喷1次药。发病前可用保护剂,发病后用内吸治疗剂或内吸治疗剂与保护剂的复配制剂,交替用药,减少抗药性。同时注意防治青枯病、黒胫病等病害。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4285、GB/T8321和DB52/T569-2009的规定。7.3虫害防治DB52/T605-20104蚜虫:选用杀虫灯或黄板(柱)诱杀,用10%蚜虫净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25%高渗吡虫啉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在播种时喷施50%辛硫磷乳油200倍液杀灭,苗期可用50%辛硫磷乳油200倍液拌菜叶或麸皮制或毒饵诱杀。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规定。8采收当大田70%的植株茎叶枯黄,薯块发硬,周皮坚硬,薯皮容易剥离,薯块易从脐部脱落,连接薯块的匍匐茎干瘪凋萎,稍拉即断时即可收获。采收薯块在田间晾晒2h~4h,晾干表面水分后,剔出病、烂、虫蛀、畸形薯及泥土等杂物,按照薯块大小分级装袋,挂上标牌再入库贮藏。9贮藏选择通风、凉爽、干燥的库(房)贮藏,入库前对贮藏库进行清扫、消毒。种薯收获后先预冷再入库,冬季贮藏时,还要注意保暖防冻,贮藏期间要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清除病烂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