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授课题目摩擦力授课进度共2课时、第1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3.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3.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3.在研究问题时,要培养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2.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教学难点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2.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创意设计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教学方法引导、探究、讨论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弹簧秤、毛巾;玻璃板、毛刷(两个学生一组),身边的物体(例如水杯、黑板擦、钢笔、橡皮、讲桌等物体)备课教师刘冠伦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举生活中的例子,也可以用多媒体演示)(演示实验]用手握住水杯。师:水杯为什么没有运动?生:因为水杯受力平衡。师:水杯受几个力呢?生:两个,重力和手对它的摩擦力。重力和摩擦力应该是平衡力。师:那么摩擦力的方向又是如何呢?生: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在这个问题中摩擦力的方向应该竖直向上。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就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摩擦力。[进行新课]一、静摩擦力演示实验:用不大的力通过测力计水平拉静止在桌面上的木块,木块虽有相对运动趋势,但仍静止,读出测力计读数,分析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几个力?由二力平衡可知,木块除受到拉力以外,还受到了与拉力等大反向的作用力,这个力是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所谓“静”,是指木块相对于桌面静止。继续增大拉力,木块仍处于静止状态,说明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1.产生:静摩擦力产生于相互接触的物体且有相对运动趋势而保持相对静止的接触面之间.2.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二、滑动摩擦力动手实验,“感受摩擦力”学生做身边的实验,感受与滑动摩擦力有关的因素,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桌面上垫一张纸,把手压在纸上,然后手掌向前推,保持接触面的材料不变,在大小不同的压力下朝前推手掌(材料可以是纸、塑料、毛巾、木板、橡胶等);然后保持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材料。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及大小和方向,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且有最大值,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有关。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布置作业课本“问题与练习”第2、3题。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