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鼓》项目简介:入选名录项目简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入选“名录项目”简介1、《安徽大鼓》项目简介:安徽大鼓是安徽的一个曲种,相传在清代中期受北方的河间大鼓影响发展而成。安徽大鼓分南口、北口、花口三种唱腔。南口流行于长江两岸及合肥、六安地区。安徽大鼓说唱讲究韵律板眼,主要唱腔曲调为四弦书、锣鼓书和地方民歌。唱腔有外嗓和内嗓之分。外嗓即本嗓,唱法通俗;内嗓又称哑嗓、假嗓,嗓声嘶哑。其鼓词以“三个字”、“五句景”“七字唱”“十字句”为特点。曲名有“段子活”(书帽)和“蔓子活”(长篇)两种,传统曲目多唱历史故事,侠义故事如《杨家将》、《响马传》、《月唐》、《呼家将》、《万花楼》、《七侠五义》等50多部;现代曲目有《敌后武工队》、《林海雪源》、《儿女风尘记》、《烈火金刚》等。安徽大鼓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浓郁的地方口音,是特有的地域文化。著名演员有刘正先、窦长胜、程存武、江义阔等。包公镇大鼓艺人梁越银获得合肥市十大民间艺人称号。2、《合肥狮舞》项目简介:“合肥狮舞”作为一项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民间舞蹈,最早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当今已成为当地群众逢年过节营造喜庆气氛所必备的民间传统节目。包河区淝河镇(原义兴镇)辖区内的大多数村都有农民自发组织的舞狮队伍,花园舞狮队、在高跷上舞狮、院塘舞狮队等。最出名的是院塘的刘海山师傅(已去世)。玩狮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农历正月十三到2正月十五(当地俗称“灯下地”)和农历2月17至2月19日期间的观音庙上(观音庙会是当时合肥南乡规模最大的庙会),其场面壮观,热闹非凡,舞狮艺人不吝体力、倾情献艺,火爆场面让人惊叹。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生活逐渐富裕了的包河区淝河镇关镇村沈墩组村民又自发组成了一支舞狮队,由当地老艺人扎了一对狮子,多次参加省、市各类大型演出;在包河区烟墩乡、大圩都有不同规模的家族舞狮队,至今都有百年历史。这些舞狮队先后参加了文化庙会、正月十五踩街等省、市各种活动,为全市人民再显民间传统舞蹈的风采。3、《下塘火狮》项目简介:长丰县古镇下塘的“火狮”流传于民间,其历史悠久。人们把狮子视为“吉祥之兽”,消灾化吉,能镇邪恶。其“狮子身长七尺,披五色毛,引狮者衣杂彩,手执绳,系耍球一,五色”。“下塘火狮”至今约200年的历史,其不同于其他“狮舞”之处,就在于“下塘火狮”能够在喷火中起舞。该活动在下塘地区已流传三代。其创始人是由下塘镇庙北村王姓和汪姓两家组建的;第二代传人李修枝、王在斗;第三代传人汪有学。现在下塘火狮表演者主要有狮子头汪有学,狮尾王士升、王士友、王士和,绑火人李广超以及锣鼓队等10余人组成。“下塘火狮”是狮子舞中唯一可以在火中舞蹈的民间舞蹈技艺。“下塘火狮”是长丰县乃至合肥地区独树一帜的民间舞蹈艺术奇葩。4、《庐州旱船》项目简介:“庐州旱船”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深深扎根庐州大地。包河区大圩、义城等乡镇以及肥东县石塘镇枣巷村的花船均起源于3清朝中后期,最早叫旱地行舟,后叫旱船。“旱船”一般在春节期间表演,以烘托节日气氛,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参加表演者皆为十七八岁至三十岁左右的本地女子,梢公有时也由男子扮演。在表演过程中,旱船一般配以灯会一起玩耍。现在的花船有“船芯”小姐一人,丫环二人,青、白蛇二人,梢公二人,一般配上四副花挑,使场面更加丰富。旱船随着音乐时而急驶,时而缓行,时而顺流,时而逆流而上,时而静止观灯,配以风趣幽默的对白或多人演唱,使整个表演生动活泼,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艺术项目。旱船多采用当地的民歌、庐剧、黄梅等曲调,幽雅动听。大圩、义城地区现有旱船队伍4支,计80多名演员。多次参加省、市、区的重大庆典活动和文化踩街活动。石塘镇枣巷村的旱船多次受邀参加市县有关部门一些民间活动,受到群众的欢迎。5、《打莲湘》项目简介:《打莲湘》是合肥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莲湘”的道具最初起源于民间乞讨时随身携带的竹竿,当时在竹子中间挖了几个洞,里面串上铜钱。这样,在乞讨时晃动,能让竹竿既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又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渐渐地,这种道具便在底层的贫苦农民中间流传开来。“莲湘”最早的叫法是“连响”,意思是能连续发出响声。后来,先人们在表演过程中逐渐丰富了表演的内容,增加了一些节拍,完善了其中的一些动作,使整个表演更加丰富,节奏感更加强烈,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莲湘”。“莲湘”一般在春节期间表演,以烘托节日气氛,活跃农村文化生4活。近年来该活动项目多次参加市有关部门组织的文艺演出活动,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赞叹。6、《犟驴》项目简介:民间舞蹈“犟驴”源远流长,传说于清朝晚期即有玩耍。民间舞蹈“犟驴”表现形式是以竹、布等材料扎一驴型,置于一人身体前后,表示人骑在驴上,做出各种舞蹈动作。“犟驴”表演时以两人为一组,一人骑驴,一人赶驴。一般为四人或八人表演,与花鼓灯、旱船同场表演时,多一“伞把子”。表演用锣鼓伴奏,一般为六人,各持堂鼓、大锣、小锣、铙钹等。“犟驴”表演有固定的调度,如大游场、大插花、剪子股、门窝臼、八字花等。表演情节有上坡、下坡、上桥、下桥、跳沟等。其内容主要是表现驴吃草料和奔跑时的喜悦和神态。当年王姓艺人将此民间舞蹈传授给当地人阮凤英,阮凤英传授给阮玉秀,阮玉秀将这种舞蹈溶入当地流行的花鼓灯、打连响、跑旱船等民间歌舞之中,同场演出,丰富了这种舞蹈的表现形式。第三代传人阮庆为对表演的道具进行了改造,并在表演的套路、伴奏等方面进行了丰富补充。第四代传人阮华兰、阮庆纪,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民间传统舞蹈艺术。7、《吴山铁字》项目简介:长丰县吴山镇历史悠久,民间书画爱好者不计其数。上世纪后期,这块土地上又孕育出一支艺苑奇葩---吴山铁字。5以陶仁志、邓之远为代表的一批民间艺人,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借鉴铁画艺术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工艺,把热锻与冷打相结合、锡焊与电焊相结合、传统与电镀相结合,取雕刻、雕塑、铸造工艺之长,以锤代笔,以铁作墨,再现名家手迹,溶铁之刚劲与书法艺术为一体,为古老的铁字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被世人誉为“中华一绝”。铁字艺术作品以铁皮为材料,以铁锤为工具,制作需经近20套工序。书写作品或临摹名家作品、样品上铁皮、裁剪、捶打、平整定型、修边钻孔、焊接、清洗、喷涂、制作底版外框、安装等程序。铁字作品具有浮雕效果、其丰厚饱满、雄浑遒劲,具有立体感、厚重感和光泽感。“吴山铁字”小不盈尺、玲珑典雅;大幅作品10多米,气势宏伟。其真、草、隶、篆各体皆备,扇面、条幅、横批、中堂、立轴、对联等一应俱全,其作品成为人们装点居室和布置楼堂馆所的高档艺术品。“吴山铁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先后荣获华夏奇葩艺术博览会、中国百家工艺精品展示会、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的金奖,被誉为“中华一绝”。8、《洪氏装裱艺术》项目简介:中国书画装裱是一门传统工艺,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至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装裱一件书画从托心开始,一般都需经过冲洗去污、揭旧补缀、修磨残口、矾挣全色、刺制裱绫、镶嵌绫绢、转边扶背、砑光上杆等多道工序。洪氏家族的装裱史已有120余年,作为洪氏第五代传人,洪富庚从事装裱工艺已届40余年。他系统地掌握了装裱技能,装裱质量历来6受到文博部门及专家的赞赏。洪富庚装裱作品的特点为“平整光洁、柔软谐调,美观大方,宜于欣赏”。其主要特点为:工艺精致,镶口匀细;展挂平整大方,画面光滑洁净;画面色彩搭配谐调;手感柔软,厚薄适度;收卷后整齐,无参差。其装裱用真金粉写的金刚经、装裱的《花鸟画册页》、《山水图手卷》参加首届《中国装裱家书画装裱作品展览》并作为优秀作品入选《中国书画装裱艺术图谱》。9、《纸扎工艺》项目简介:包河区义城的“扎纸工艺”从清朝咸丰年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义城于清朝时期有一家传承了五代的扎匠店,当时店铺座落于义城老街北头,后搬迁至义城镇富民街。当家纸扎师傅徐明寿传承手艺已有20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义城家家户户有挂各式各样的门灯过年的习俗,如八角灯、沙灯、郡面灯、彩灯、24角走马灯和排灯等,有的民间艺人逢年过节还扎制旱船、龙头、狮子等跑村串户的游走表演;在民间祭祀祭祖的时候,还要纸扎如纸人、纸房、家禽、衣饰等祭祖用品进行奉贡。改革开放以来,徐明寿扎制的各式各样的花灯代表义城参加了展演;1983年徐明寿代表义城参加了“首届庐州灯会”比赛,参赛作品有二龙戏珠、五马盘槽、鲤鱼跳龙门和小放牛灯等,获得民间艺术一、二、三等奖和民族形式优秀奖;2004年徐时寿扎制的船车及旱船等参加合肥长江路正月十五闹元宵踩街活动,深受市民的热烈欢迎。710、《葫芦烙画》项目简介:“烙画”也称烫画、火笔画等,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葫芦烙画”是烙画艺术殿堂里的一朵奇葩,“葫芦”在中国民间被视为吉祥物广为流传,在吉祥物上赋诗作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而将烙画艺术绘制于葫芦上更是别具一格,更显其古朴大方、庄重素雅。“葫芦烙画”可以说是烙画中的精品。“葫芦烙画”艺人郑小良在中国民间烙画基础上,利用熟练的绘画技艺,大胆在葫芦上作画。其画面古朴典雅,呈茶褐色,别具一格。他的“葫芦烙画”《五百罗汉》开创微型烙画的先河。其烙画1992年元月参加在广州举办的首届“中华百绝博览会”上被誉为“中华一绝”;2000年其烙画作品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作品入选《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精品集》;2006年9月被省经济委员会、文化厅等联合授予首届“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1、《紫蓬山庙会》项目简介:紫蓬山位于肥西县中部,属大别山余脉,山中古木参天,风光绮丽,有着灿烂的佛教文化遗风,素有“庐阳第一名山”之称。相传三国魏将李典镇守合肥,在山顶建庙祭祀七世祖汉代大将李陵,因而紫蓬山又称李陵山。因紫蓬山地处庐州西侧,李陵庙唐代赐名为西庐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紫蓬山西庐寺及其衍生的紫蓬山庙会这一传统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早年的紫蓬山庙会香火鼎盛,声名远赫,香客结队而来,这种有组织的朝山叫乘旗。一支烧香队伍举一杆旗,组织者称香首。有组织朝山进香的乘旗,一杆旗内分旗、锣、驾、引四大8部分,组织严密整齐。像这样有组织的烧香者,每杆旗都有三四百人,一天至少七八杆旗。据称1936年农历七月二十八这一天就有28杆旗,人达万数,盛况一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香客们的朝山方式更具时代特色。现在的紫蓬山庙会每年有3次,分别是农历2月19观音诞生日、9月19日观音出道日以及7月30日地藏王诞生日,其中以农历2月19庙会最为隆重。庙会期间,上山朝拜、敬香、经商、旅游观光约10万人之多,是合肥地区规模最大的庙会。12、《马政娘娘庙会》项目简介:马政寺地处肥东西北25公里、众兴水库东南上游。该寺占地80亩左右。马政寺相传建于明初,为祭祀明太祖之妻马政娘娘而建,香火盛隆。据碑文记载,该寺清时重建,时都三进,延以回廊,光以色墙,浮雕四壁,庙貌巍峨。庙会期间方圆数十里香客不计其数,鼎盛时达数万之众。此庙迄今已六百年之久。马政寺曾几度被毁,又几次恢复。1982年,地方民众自发重建。现已构成两路大殿,一路面积350平方米,二路面积1500平方米。马政寺目前是合肥地区最大的寺院,其庙会反映出传统文化与民俗、民风的和谐相处。其建筑风格对传统工艺、技艺,如古画、剪纸、雕刻、学术等起到了研究和发展的作用。。13、《庐阳唐氏剪纸》项目简介:9庐阳区的“剪花大姐”、民间剪纸人唐定兰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今年83岁,老人从8岁开始跟母亲学剪花,16岁就能挑起花担叫卖,靠剪花手艺来维持生计。她的剪纸在合肥、肥东、肥西、长丰一带很有名气,大家亲切的称她为“剪花大姐”。唐定兰老人剪纸作品题材常见为花卉瓜果、鸟兽鱼多,戏曲故事等,她剪下的人物、物品、花、鸟、鱼、蝶无不神形兼备,引人入胜。她构图简洁、形象生动,剪口清晰,想象丰富。唐定兰老人剪纸与众不同的是:她能根据其画面边剪边唱,绘声绘色,她唱的从母亲那儿学来的歌谣已在民间广为流传。我们把它称为:“剪花歌”。其最有影响的有“数花名”、“八仙过海”、“十绣歌”、“请七歌”等。唐老太不识字,但有惊人的记忆,她口授的剪花歌,已经被记录整理成民间文学作品。台湾和美国朋友来访,唐定兰老人还将自己的剪纸作品装帧成精美的艺术品送给客人,大受欢迎,得到很高的荣誉。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