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意义,说课稿,,,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比的意义》说课稿江口小学:党娟一、教材分析:教材在安排比的意义的学习时,分为三个阶段: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比的意义教材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相除关系的例子中引出的,通过对具体例子的讨论,明确了比的概念是建立在除法的意义基础之上的,揭示了比与除法之间的本质联系,是一种以“倍比”为基础的比较关系。教材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提出了比值的意义,它既是一个知识点,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又一教学要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后继学习特别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0的认知基础。比的意义是由除法发展而来的,与除法,分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正因为如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1、基础性目标(1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22)弄清比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22、发展性目标(11)联系比的意义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对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感受,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学到有价值的数学。(2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重点:比的意义的理解,比同分数、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比、感受比。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用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能够发现数学问题。运用知识之间的联系,在除法的基础上教学比的意义,目的使学生对比有整体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理解比的意义。三、说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激趣引入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能发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二、体验合作,自主探究。(一)教学比的意义第一步给出班级学生男女人数,请学生说出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女生是男生的几倍。长方形的小旗长和宽两个条件,请学生解答长是宽的几倍和宽是长的几分之几这两个问题并列式,根据学生列的除法算式,明确是长和宽两个量在比,启发学生思维,除了用以前学的除法知识对两个量进行比较外,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展开“比的意义”教学活动,说成长与宽的比是多少比多少。第二步看算式,运用新知识说说。(说明:从学生身边的数量中提取数学问题,从而引出新知识,运用旧知识进行迁移。)第三步出示例题,杨利伟在神州五号上举22面旗帜,都是一样长515分米,宽010分米,让学生用两种求速度的不同方法,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不同类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在上面两个例子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出比的意义。((二))教学比的读写法、各部分名称、求比值的方法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比的读写法、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看书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组织同学们汇报学习成果,引导学生介绍求比值的方法。知道后,并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计算出比值,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汇报过程中,寻找比值的规律,即可以是分数、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比与除法、分数都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是这节课的难点,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回忆、思考、讨论等活动,在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的基础上,找出了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看电脑屏幕,用“相当于”一词来说明比、除法、分数的联系,促使了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比的意义》教学设计江口小学:党娟教学内容:课本第4488至至4499页中内容。教学目的:11、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考、观察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弄清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22、使学生掌握求比的方法,会求比值。33、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知道比与除法、分数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比的概念的建立。难点:比与除法、分数之间联系与区别的理解。教、学具准备:自制课件、小黑板、小国旗(教具)教学过程:一、准备过程:11、出示练习:(11)六年(22)班女生020人,男生121人,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22)一面红旗,长33分米,宽22分米,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22、课前铺垫: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分数与除法,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了,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二、新课教学:11、情境引入:出示一面国旗联合国旗的图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顺利升空。这是扬利伟在飞船上向人们展示的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联合国国旗的图案,这个图案长是515厘米,宽是010厘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可提的问题很多,教师有选择地板书。①长是宽的几倍?②宽是长的几分之几?)22、揭示课题:长是宽的几倍或者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是我们用以前学过的除法对这面旗的长和宽进行比较的,我们还可以改写成一种新的表达形式。这就是比(板书课题)33、探索新知,解决问题。(11)观察国旗长与宽的比。无论是长除以宽,还是宽除以长,都表示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这是也可以把两个数量间的关系说成是两个数量的比。请同学试说出长和宽得比,宽和长的比。教师说明无论长和宽得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得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叫同类量的比(22)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接着出示,“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0350千米的高空做圆周运动,平均0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242252千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用比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吗?由此引出两个不同类量的关系也可以用比表示。15÷10=1.542252÷90=42252/9044、小组讨论,你是怎么理解比的意义?得出: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15:10=15÷10=1.542252:90=42252÷90=42252/9055、自学书书444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1)几比几怎么写,怎么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但仍读作几比几。)(22)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33)怎么求比值?(44)比值可以怎么表示?(55)比和比值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5:10=15÷10=1.5前比后比项号项值读作:515比比1066、学生讨论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比、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和区别:比、除法、分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比表示两个数关系的式子,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77、那比的后项能不能为零呢?88、、既然比的后项不能是00,而足球赛中常出现的“2:0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足球赛中记录的“2:00”的意义只表示某一队与另一队比赛各得的进球分数,不需表示两队所得分数的倍比关系,这与今天学习数学中的比的意义不同,它虽然借用了比的写法,但它不是一个比。)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1、书本P499“做一做”。22、趣味练习:我们班的男生大部分都喜欢打篮球,那这天他们在比赛时,打了个24:33,这个比分与我们今天学的比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意义上:体育比赛中的几比几,只是记录两队的得分是多少。形式上:体育比赛中可以视00:00;在比中,后项绝对不能为00。四、课堂小结今天这堂课,学习之后,你们有什么收获呢?五、布置作业书本PP5211—33题。板书设计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15÷10515比比1015∶10→10÷15010比比1510∶1542252÷90242252比比9042252∶90a∶b=a÷b=(b≠0)《比的意义》:教学反思江口小学:党娟因为比的意义实际是两个数的相除关系,所以设计时我先引导学生从研究两个数的关系入手,通过典型例子的独立解答和讲解,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相除就是两个数的比,使学生把比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然后,通过学生的观察、自学、思考、回忆、小组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并且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教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教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就是采取了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注重了学生观察、类比、分析、概括和自学等能力的培养。整节课安排有序,环环紧扣,变化有致,既有高潮又有适时调整,课堂教学自然流畅,活而不乱,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充分体现了勇于创新的精神。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师生关系的变革。教学活动中,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向师生互教互学转变,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老师的作用特别体现在:11、设计空间较大的问题,给学生发现的时间和空间。22、精心组织与呈现学习材料,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学习材料的合理组织与呈现,能够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能够引导学生有序思维,积极发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33、重视学习活动中的知识生成,凸现学生学习主人地位。二、教学内容的变革。本节课我能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与整合,为学生提供了有一定思考性,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改进教材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学生熟悉、鲜活的生活内容,更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身的课程资源优势,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三、学习方式的变革。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具体表现在:11、指令性活动向自主探究转化。教师通过提供学习材料使学生始终处于观察、探究、交流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之中。22、问答式教学向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转变。33、学习过程从封闭预设走向开放、生成。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教学中的教与学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由于“比的意义”内容繁杂,在一开始,根据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比,初步感知比,使学生对比感兴趣,非常乐意探究知识,巧妙地导入新课。在出示例题后,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去研究、探索、讨论、概括、总结,实现了自主学习,这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但在实际中,学生记住“比”概念容易,但要真正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于是,我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这样易于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这样既不显得单薄,也不显得零碎,利于学生探究和掌握知识。采取自主学习的形式,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知识、能力并重是现代人素质培养的要求,也是成功学习的内在规律。学生掌握知识仅仅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本节课中“比的读写”、“比的构成”、“比的各部分名称”“求比值”等都是比较浅显的知识。教学时我不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然后通过集体讨论反馈认识,这样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