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ICS67.080.20B39备案号: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523.4—2003金针菇栽培技术规范2003-11-10发布2003-12-01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5/T523.4—2003I目次前言……………………………………………………………………………………………………………Ⅱ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菇场要求……………………………………………………………………………………………………25原料要求………………………………………………………………………………………………………26制袋培养………………………………………………………………………………………………………37出菇管理………………………………………………………………………………………………………48采收……………………………………………………………………………………………………………5DB35/T523.4—2003II前言本部分为《金针菇标准综合体》的第四部分,阐述金针菇栽培的技术规范。金针菇标准综合体的其它部分分别是:————《金针菇标准综合体体系表》————《金针菇菌种》————《金针菇菌种制作技术规范》————《鲜金针菇》本部分由福建省农业厅提出。本部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部分起草单位:福建省食用菌工作办公室、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蔡衍山、郑立威、黄秀治、肖淑霞、陈志、陈德好、王昕、黄佳佳。DB35/T523.4—20031金针菇栽培技术规范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金针菇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菇场要求、原料要求、制袋培养、出菇管理、采收。本部分适用于金针菇的培养料季节性和工厂化袋式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35/T523.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317.1白砂糖GB1608高锰酸钾GB/T4456-1996塑料薄膜GB/T5483-1996石膏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6543-1986瓦楞纸箱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GB10463玉米粉NY/T119-1989麦麸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DB35/T523.1~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DB35/T523.4的本部分。3.1畦式袋栽金针菇菌袋置于室外荫棚内地畦上出菇的栽培模式。3.2层架式袋栽金针菇菌袋置于室内多层培养架上出菇的栽培模式。3.3金针菇工厂化周年栽培根据白色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在特定的厂房里和人为控制的温、湿、气、光等条件下进行周年程序化的栽培。3.4套袋金针菇菌袋割袋催蕾后,用0.05mm×190mm×400mm聚乙烯薄膜袋套入菌袋中并随着子实体生长提高套袋高度的过程。DB35/T523.4—200323.5直生出菇(搔菌出菇)当菌丝即将长透菌袋、未产生子实体原基时,脱去套环和棉塞,把菌袋袋口拉直或把菌袋表面的菌皮搔破,上方覆盖无纺布或纸张保湿直接出菇,亦称搔菌出菇。3.6再生出菇把菌丝长透,袋内长有须芽状子实体的菌袋,割袋后置于低温刺激和强通风条件下,让须芽状子实体自然萎缩,从萎缩的菌芽上长出新菇。4菇场要求4.1基本要求4.1.1产地符合NY/T391要求。4.1.2季节性栽培场地选择选择海拔适宜、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平坦开阔的空旷场地。要求周边环境卫生,给排水方便,通风良好,交通便利,筑棚材料易得,无污染源,土质坚实,有发展回旋余地的场所。季节性栽培可利用农田进行栽培。4.1.3工厂化栽培厂房要求厂房结构、面积、生产机械、配套设施与生产流程、生产规模相适应,各生产工艺之间的厂房、设备相配套,布局合理。4.2设计与布局4.2.1原则根据微生物传播规律和生产流程、栽培工艺,结合当地的地形、自然环境和交通等条件,遵循全程流水作业和节能、低耗、优质、高效、无污染的原则进行菇场的总体设计布局。4.2.2季节性栽培出菇场菇棚东西方向宽,南北方向窄,菇棚不成片,周围有排水沟;荫棚高2m~2.2m,棚内畦宽1.2m~1.5m,龟背形,畦高15cm~20cm,南北走向,外围用黑色遮阳网覆盖。4.2.3工厂化栽培场工厂化栽培全场分为有菌区和无菌区。有菌区包括拌料、制袋和设置在北面、西北面的下风口处的原料仓库、堆料场;无菌区包括泠却室、接种室、培养室;灭菌区提倡采用双门灭菌锅,一边连结有菌区,一边连结无菌区。栽培厂房内最好有三区(菌袋培养区、催蕾区、子实体生长区),四个温度(菌丝生长温度、催蕾温度、子实体生长抑制温度、子实体生长温度)的控制功能。根据生产规模在栽培区旁设一定体积的冷库。5原料要求金针菇栽培使用的主料为杂木屑、棉籽壳、甘蔗渣、麸皮、玉米粉、米糠、水,辅料为石膏、轻质碳酸钙,材料有塑料薄膜,消毒材料有高锰酸钾、酒精等。5.1杂木屑5.1.1树种主要应采用朴树、柿树、柳树、榆树、构树、桑树、槭树、枫树、枫杨、月桂、柳杉等树种的木屑。5.1.2感官要求木屑颗粒粗细5mm以下,新鲜,干燥,色泽正常,无霉烂、无结块、无异味、无混入有害物质。5.2棉籽壳DB35/T523.4—20033新鲜、干燥、无霉变、无结块、无混入有害物质。5.3蔗渣新鲜、干燥、无霉变、无结块、无混入有害物质。5.4麦麸符合NY/T119标准的要求。5.5玉米粉符合GB10463标准的要求。5.6米糠新鲜干燥,无霉烂,无杂质,无结块,无异味,色泽正常。5.7水可用自来水、井水、湖水、山水等。符合GB5749标准的要求。5.8塑料薄膜符合GB/T4456标准的要求。菌袋规格标准是17cm×35cm的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薄膜筒(17cm是双层平折宽度),厚度0.05mm。5.9石膏符合GB/T5483标准的要求。5.10轻质碳酸钙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5.11高锰酸钾符合GB1608标准的要求。6制袋培养6.1栽培袋制作工艺流程备料(各种原辅培养料、材料、工具等)—→原辅料称重—→主料预湿—→干湿拌料—→装袋—→扎口或封口—→清洁菌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管理。6.2生产时间安排6.2.1季节性栽培季节安排季节性栽培季节见表1。表1季节性栽培季节安排表栽培模式制袋期培养期出菇期畦式袋栽10月~11月10月~12月12月~翌年3月层架袋栽9月~10月9月~11月11月~翌年4月6.2.2工厂化栽培时间安排周年均可。6.3技术要求6.3.1基本配方6.3.1.1季节性栽培基本配方1)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或轻质碳酸钙1%,含水量60%左右,pH5.5~6.5。2)甘蔗渣75%,麦麸23%,石膏或轻质碳酸钙2%,含水量60%,pH5.5~6.5。DB35/T523.4—200343)棉籽壳75%,麦麸23%,石膏或轻质碳酸钙2%,含水量60%,pH5.5~6.5。6.3.1.2周年工厂化栽培配方1)棉籽壳35%,甘蔗渣30%,麦麸30%,玉米粉3.5%,碳酸钙1.5%,含水量60%,pH5.5~6.5。2)木屑74%,麦麸25%,石膏1%,含水量60%左右,pH自然。6.3.2装量每袋(规格:17cm×35cm)填料湿重0.8kg~1.0kg,含水量60%。6.3.3灭菌6.3.3.1常压灭菌炉灶内料温达100℃后保持8h~10h。6.3.3.2高压灭菌压力10.4×105Pa,温度127℃,灭菌时间1.5h~2h。6.3.4冷却灭菌后的栽培袋移放到预先消毒的冷却室或接种室中,待冷却至30℃以下接种。6.3.5接种6.3.5.1接种箱接种工艺流程接种箱预消毒—→装箱—→消毒—→接种(每箱只接同一品种)—→培养。6.3.5.2接种室接种工艺流程接种室预消毒—→菌种预处理—→装入料袋、菌种、工具—→接种—→培养。6.3.6菌丝培养管理6.3.6.1菌袋培养场所培养场所使用前应进行预先消毒。20℃左右的气温条件下,层架式培养室每1000袋菌袋必须拥有5㎡以上的培养面积,25℃左右气温条件下,每1000袋菌袋必须拥有10㎡以上的培养面积,并有辅助降温设备,采取有效地降温措施。6.3.6.2培养条件室温18℃~20℃,空气相对湿度60%~70%;适时、适量通风,避免直射光。6.3.6.3菌袋培养期菌袋(规格:17cm×35cm)的菌丝培养时间为28d~32d。7出菇管理7.1季节性栽培出菇管理7.1.1直生出菇管理工艺流程栽培菌袋—→去套环棉塞—→拉直塑料袋—→覆盖保湿—→低温差刺激催蕾—→通风控湿管理—→子实体生长—→采收。7.1.2搔菌出菇管理工艺流程栽培菌袋—→去套环棉塞—→搔菌—→拉直塑料袋—→覆盖保湿—→低温差刺激催蕾—→通风控湿管理—→子实体生长—→采收。7.1.3条件控制7.1.3.1水分管理全程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0%~90%。水质须符合GB5749标准的要求。7.1.3.2通气管理DB35/T523.4—20035适当通风。7.1.3.3光线管理保持光照度30Lx~100Lx。7.2工厂化栽培出菇管理7.2.1再生出菇管理工艺流程栽培菌袋(已有原基)—→去套环棉塞—→割袋—→立袋低温差刺激催蕾—→通风控湿—→须状原基萎缩—→新原基产生—→子实体生长—→套袋—→随子实体生长拉高袋口—→采收。7.2.2直生出菇管理工艺流程菌袋(未长原基)—→去套环棉塞—→搔菌—→拉直塑料袋—→覆盖保湿—→低温差刺激催蕾—→通风控湿管理—→套袋—→随子实体生长拉高袋口—→采收。7.2.3条件控制7.2.3.1温度菌丝生长阶段18℃~20℃,催蕾阶段6℃~8℃,抑制阶段3℃~4℃,子实体生长阶段14℃~16℃。7.2.3.2湿度室内相对湿度保持80%~85%,水质符合GB5749标准的要求。7.2.3.3通风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适量通风。7.2.3.4光线保持光照度30Lx~40Lx。8采收8.1适期菌盖形态和色泽符合相应等级产品标准时。8.2方法采收时手握菇柄整丛拔出。8.3采收后处理8.3.1处理工艺采收—→鲜菇分捡—→预冷(0℃~1℃)—→排湿—→分级—→内包装—→抽真空—→入塑料筐—→入库保鲜(4℃~6℃)。8.3.2去掉菌柄基部的碎屑杂质,拣出伤、残、病菇,分拣后称重或归类堆放。移动时应小心轻放。8.3.3鲜金针菇应及时放入4℃~6℃冷库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