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 590-2004 大杯蕈 栽培技术规范_modify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 DB35/T590—2004大杯蕈栽培技术规范2004-12-16发布2005-01-01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5/T590—2004 I 目次前言 ……………………………………………………………………………………Ⅱ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菇场要求……………………………………………………………………………1 5 原料要求……………………………………………………………………………2 6 制袋工艺……………………………………………………………………………2 7 栽培管理……………………………………………………………………………3 8 病虫害防治…………………………………………………………………………4 9 采收管理……………………………………………………………………………4DB35/T590—2004 II 前言为规范大杯蕈的栽培技术,制订本标准。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食用菌工作办公室、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科技厅星火计划办公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枝和、郑昭、郑立威、谢宝贵、黄志龙、张清华、黄佳佳、陈晓、王昕、陈亨焕。DB35/T590—2004 1 大杯蕈栽培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杯蕈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菇场要求、原料要求、制袋工艺、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大杯蕈自然条件下人工袋式覆土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17.1 白沙糖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0463 玉米粉 GB/T 12728-1991 食用菌术语 NY/T 119­1989 麦麸 NY/T 528-2002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3.1培养基培养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液体或固体混合物。 [GB/T 12728-1991,定义 2.1.22] 3.2原种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常以玻璃菌种瓶或塑料菌种瓶或 15 ㎝×28 ㎝聚丙烯塑料袋为容器。 [NY/T 528-2002,定义 3.4] 3.3栽培种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常以玻璃瓶或塑料袋为容器。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 [NY/T 528-2002,定义 3.5] 4菇场要求4.1地点与布局4.1.1选择地势高燥、平坦,水源充足,利于排水,交通方便,远离污染源的场所。DB35/T590—2004 2 4.1.2根据栽培工艺,结合当地的环境和条件进行菇场总体布局,可分为堆料场与仓库、制袋区、灭菌区、接种区、培养区、栽培区等。4.1.2.1堆料场与仓库设置在便于车辆进出的位置,处在下风口。4.1.2.2制袋区有遮雨大棚,取料快捷方便。4.1.2.3灭菌区紧靠制袋区,设有配套的附属建筑。4.1.2.4接种区应在上风口,紧靠灭菌区。区内可划出部分区域作为冷却区。4.1.2.5培养区相对隔离为宜,介于接种区与栽培区之间。4.1.2.6栽培区应远离接种区和培养区,并留有相对较大的运转空地。4.2菇房标准4.2.1建造要求应坐北朝南,具有保温、保湿和空气交换功能。每座标准菇房占地 6m×10m,有效栽培面积 150m 2 左右。4.2.2菇房设施4.2.2.1菌床两边操作的菌床宽度为 1.6m~1.8m,单边操作的菌床宽度为 0.8m~0.9m,层距 0.55m~0.65m,下面菌床与地面距离 0.3m,最上层菌床距屋顶 1.0m~1.3m,菌床之间的通道 0.8m~1.0m。4.2.2.2通气设施菌床之间每条通道两端开上下纱窗一对,上窗低于檐 0.5m,下窗高出地面 0.2m,窗大小为 0.4m×0.5m。4.3拱式塑料大棚4.3.1大棚一般宽 6.0m~8.0m,长 20.0m~50.0m,边高 1.5m~1.8m,中间高 2.5m~2.8m,畦宽 0.8m~ 1.0m,沟深 0.4m。4.3.2在棚两端各开一扇门和几个通风窗,两侧也开若干通风窗,窗宽为 0.4m,高 0.45m,大棚宜按南北走向建造,以利棚内温度均匀。5原料要求5.1主料木屑、稻草、棉籽壳等,要求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5.2辅料麦麸、玉米粉、糖、轻质碳酸钙等,要求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5.2.1麦麸应符合 NY/T 119 的要求。5.2.2玉米粉应符合 GB/T 10463 的要求。5.2.3白砂糖应符合GB 317.1的要求。DB35/T590—2004 3 5.2.4轻质碳酸钙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5.2.5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要求。6制袋工艺6.1制袋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选择适宜的制袋时间。6.2栽培袋制作工艺流程图6.3技术要求6.3.1培养基推荐配方6.3.1.1干杂木屑 49 %、棉籽壳 29 %、麦麸 20 %、糖 1 %、轻质碳酸钙 1 %。6.3.1.2干杂木屑 39 %、棉籽壳 34 %、麦麸 22%、玉米粉 3 %、糖 1 % 、轻质碳酸钙 1%。6.3.2备料按培养基配方比例准备好各项原辅材料。6.3.3拌料将各种料混合拌匀,培养料含水量应控制在 60 %~65%,pH 值 7.5~8.0为止。6.3.4装袋培养料装到塑料袋中,压实,密实适中,上紧下松,中间打穴。采用 17 cm×33cm×0.005cm聚丙烯塑料栽培袋。每袋湿料重 750g~1000g。聚丙烯塑料袋应符合GB 9688 的规定。6.3.5封口将装完料的塑料袋套上套环,塞上棉花或无棉盖。6.3.6灭菌采用常压灭菌,将栽培袋放置于周转铁筐内,移到灭菌锅(池、箱)内。周转铁筐交错叠放,中间留有间隙通蒸汽。关闭锅(箱)门或盖实罩盖物,升温至 100℃,维持 14h左右。6.3.7冷却灭菌后的栽培袋移到预先消毒的冷却室或接种室中冷却,待冷却至手摸过去不烫为止。6.3.8接种6.3.8.1用栽培种接种。6.3.8.2应使用菌丝满袋(瓶)后 7d左右的菌种。6.3.8.3接种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6.3.8.4每瓶(袋)栽培种接 30 袋~50 袋栽培袋。6.3.9菌丝培养6.3.9.1培养室应预先清洗消毒。6.3.9.2接种后的栽培袋排放在黑暗的培养室内,温度保持在 25℃~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 60%~ 65%。6.3.9.3接种后一星期应检查栽培袋,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发现污染袋,应及时将其清理出培养室。此后,再做1 次~2次的检查。备料培养料配置拌料装袋封口接种冷却灭菌菌丝培养DB35/T590—2004 4 6.3.9.4将长满菌丝后 10d左右的菌袋移入栽培室开袋覆土出菇。7栽培管理7.1栽培方式分层架式栽培和畦地式栽培。7.1.1层架式栽培将菌袋放于菇房的栽培架上进行栽培。7.1.2畦地式栽培菌袋放于菇房的畦上进行栽培。7.2覆土7.2.1土质的选择火烧土、田土、菜园土7.2.2前处理先将覆土置于太阳下晒至发白,土粒直径约为 2cm 左右,然后用 pH7.5 的水调节土粒,以土粒捏扁不散为度。7.2.3覆土一次性覆土,厚度为3 ㎝~4cm,要求均匀一致。7.3出菇前期管理7.3.1湿度管理覆土后,保持土壤湿润。菇房的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92%~93%,一般 7d~15d后,土面就有原基形成。7.3.2通风管理通风管理应与水分管理配合进行,温度高于 30℃早晚喷水和通风,低于 23℃中午喷水和通风,保持菇房内温度,以防原基大量死亡。7.3.3温度管理应控制在 23℃~32℃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不利于出菇。7.3.4光线管理适当增加光照可促进原基形成、分化,有利于提高产质量。7.4出菇期管理7.4.1水分管理喷水量应根据菇大小、覆土的湿度和气候情况具体掌握。一般菇多多喷水,菇少少喷水,晴天多喷,阴天少喷。7.4.2通风管理根据菇生长不同阶段,每潮菇前期通风少,后期多,菇房空气相对温度保持 90%,气温高于 32℃,应在早晚通风、喷水,低于 23℃应在中午通风、喷水。7.4.3整理和补土每潮菇采完后应及时补土,清理床面死菇和老化菌丝,并停水养菌 3d~5d,再调湿催蕾出菇(菇房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92%~93%之间)。8病虫害防治8.1病虫害防治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8.2菌丝培养阶段DB35/T590—2004 5 8.2.1培养场所要保持清洁卫生,要创造适合大杯蕈菌丝生长的外部条件,预防栽培袋病虫害的发生。8.2.2栽培袋发现病虫害感染,应及时检出,对感染的菌袋要妥善处理,以免产生交叉感染。8.3覆土阶段8.3.1覆土后出现白石膏霉,应及时撒过磷酸钙并加大通风降低温度。8.3.2覆土后表面长出绿色木霉、黑曲霉,应增加通风次数。8.4出菇阶段8.4.1门窗应装防虫网。发现菇蝇采用灭虫灯诱杀,并加大菇房通风。8.4.2栽培期间不得向子实体喷洒任何化学药剂。9采收管理9.1采收期子实体生长达到产品标准即可采收。采收宜在夜晚或清晨进行,一般可采收 3 潮~4 潮。9.2方法采收时手握紧菌柄旋转拔起,注意不要碰坏菌盖。小心去掉菌柄基部的泥土,拣出伤、残、病菇,分拣后称重或归类堆放。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