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898—2009麦玉两熟制麦秸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2009-03-12发布2009-03-12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898—2009I前言为提高麦玉两熟制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水平,规范其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要求,根据我省目前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应用状况和农艺特点,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为首次制定。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健美、李金才、何超波、张明杰、蔡海涛、邵克军。DB34/T898—20091麦玉两熟制麦秸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麦玉两熟制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的术语和定义,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准备、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规程的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麦玉两熟制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4269.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操作者操纵机构和其他显示装置用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10395.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则GB10395.7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7部分:联合收割机、饲料和棉花收获机GB10395.9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9部分:播种、栽种和施肥机械GB1039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形总则GB16151.1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轮式拖拉机GB16151.12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谷物联合收割机JB/T8401.1旋耕联合作业机械旋耕施肥播种机JB/T8401.2旋耕联合作业机械旋耕深松灭茬起垄机JB/T8401.3根茬粉碎还田机JB/T6678秸秆粉碎还田机NY/T504秸秆还田机修理技术条件NY/T500秸秆还田机作业质量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麦玉两熟制麦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在麦玉两熟制种植制度下,选用先进适用的机械与装置,对小麦秸秆进行直接还田的机械化技术(以下麦玉两熟制麦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简称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3.2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的主要内容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小麦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械化技术、小麦秸秆粉碎旋埋(或翻埋)还田机械化技术、小麦秸秆留高茬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从我省麦玉种植地区的机械保有情况和当地种植习惯,适合我省应用的是前两种机械化技术。3.2.1小麦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械化技术DB34/T898—20092小麦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械化技术是应用联合收割机(安装秸秆粉碎装置)在收获小麦的同时将秸秆粉碎后抛撒覆盖在地表,或收获小麦后选择适用的机械将麦秸秆粉碎后抛撒覆盖在地表的技术。3.2.2小麦秸秆旋埋粉碎(或翻埋)还田机械化技术小麦秸秆旋埋粉碎(或翻埋)还田机械化技术是选择适用的秸秆复式处理机械将小麦秸秆粉碎并旋埋(或翻埋),或先用单一粉碎功能的机械将麦秸秆粉碎,再用深耕犁或大型旋耕机将秸秆翻入地下或旋混于土层中的机械化技术。3.3合格切碎长度秸秆切碎后合格的长度。3.4残茬高度秸秆还田作业后,残留在地块中的禾茬顶端到地面的高度。3.5切碎长度合格率切碎长度合格的秸秆质量占还田秸秆总质量的百分率。3.6抛撒(铺放)不均匀率麦类、玉米等秸秆切碎还田抛撒的不均匀程度。3.7漏切率漏切秸秆质量占还田秸秆总质量的百分率。4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作业前准备4.1田块准备和对作物的要求4.1.1作业前查看和清除通向田间作业的道路、桥梁上的障碍物,不能清除的障碍物加以标志。4.1.2进行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时,秸秆的含水率应在10%~25%左右。4.1.3发生严重病虫害的秸秆不能进行还田。4.2对操作手要求4.2.1操作手应通过专业操作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关资质后方可上岗。作业前操作手必须仔细阅读、掌握机具基本的工作原理、调整、使用和一般故障排除方法后,再按使用说明书实际操作。4.2.2一套秸秆还田机组作业至少应配操作手1名,辅助人员1~2名。4.2.3未满18周岁、饮酒后、生病期间、过度疲劳的人员不得上机操作,操作手在作业时要穿适宜的服装,以免被牵挂引起伤害。4.3机具准备和检查调整4.3.1机具准备4.3.1.1应用小麦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械化技术,需准备加装秸秆粉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或准备用于麦秸秆切碎的机械,以及用于后茬播种需要的旋(免)耕施肥播种机械。4.3.1.2应用旋埋秸秆(或翻埋)还田机械化技术,需准备加装秸秆粉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或准备具有单一秸秆粉碎功能的机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旋耕整地机械或大型铧式犁,以及用于后茬需要的播种机械;或准备具有秸秆粉碎、翻埋(或旋埋)复式作业功能的秸秆处理机械,以及用于后茬需要的播种机械。4.3.2机具检查与调整4.3.2.1联合收割机以及秸秆切碎装置技术状态完好。DB34/T898—200934.3.2.2拖拉机启动顺利平稳,熄火彻底可靠。4.3.2.3拖拉机发动机、液压系统不允许有漏油、漏水、漏气;液压操纵系统和转向系统应灵活、无卡滞现象;液压系统应清洁,各操纵、调节机构应轻便灵活、松紧适度。4.3.2.4秸秆粉碎处理等机械各调节机构应保证操作方便,调节灵活、可靠。各部件调节范围应能达到规定的极限位置。4.3.2.5秸秆粉碎处理机械的刀座和刀片,应无变形损坏和短缺。4.3.2.6机械万向节的安装方向正确、配合长度足够。4.3.2.7检查调整V型带的张紧度。4.3.2.8秸秆粉碎还田处理机械与拖拉机连接后,应调整机械的横向、纵向水平和作业留茬高度:即调节拖拉机悬挂机构的左右斜拉杆,使机左右成水平;调节拖拉机悬挂机构的上拉杆长度,使其纵向接近水平。4.3.2.9通过调整还田处理机地轮离地高度和拖拉机上拉杆长度,来调整还田机刀片离地间隙。4.3.2.10按要求加注机油、柴油、冷却水、润滑油。4.3.2.11挂接妥当后,空运转5min~8min,确认各部位运转正常,才可投入作业。4.3.2.12配套的旋(免)耕施肥播种机等播种机械各部件技术状态良好。4.3.2.13应用旋(免)耕施肥播种机进行后茬玉米播种作业时,应根据玉米行距要求,将原机械进行调整,即均匀地拆下该机械的旋耕刀和排种器,使旋耕刀与排种器对应,并与玉米行距对应。5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5.1小麦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械化作业规程5.1.1启动加装秸秆切碎抛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在收割小麦的同时,进行切碎抛洒小麦秸秆作业。或在小麦收割后启动秸秆粉碎还田处理机机械进行麦秸秆粉碎抛洒作业。5.1.2机械应低速驶入大田地头开始作业,速度以Ⅱ档为宜,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作业速度。5.1.3麦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械化技术质量指标:残茬高度≤25cm,小麦秸秆合格切碎长度≤15cm,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85%,残茬覆盖率≥40%,漏切率≤20%,秸秆抛撒不均匀度≤20%。5.1.4人工将抛洒后的小麦秸秆条状均匀铺放,注意秸秆条状铺放的间隔应与玉米播种行距(60cm)一致。铺放均匀度≥75%。5.1.5应用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时,应选用旋(免)播施肥复式机具进行玉米播种作业配套,注意避开铺有秸秆的行。5.1.6玉米播种深度2.5cm~4.5cm,种肥施于种子下方3cm~5cm,覆土镇压严实,种籽破碎率≤0.5%,空穴率≤3%,田间无漏播,地头无重播。5.2小麦秸秆粉碎翻埋(或旋埋)还田机械化作业规程5.2.1小麦秸秆旋埋粉碎(或翻埋)还田机械化作业规程5.2.1.1启动加装秸秆切碎抛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在小麦收割的同时进行秸秆粉碎抛洒作业,再选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旋耕整地机械或大型铧式犁进行旋埋(或翻埋)还田作业;或在小麦收割后启动机械进行麦秸秆粉碎抛洒作业,再选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旋耕整地机械或大型铧式犁进行旋埋(或翻埋)还田作业;或在小麦收割后启动具有复式功能的秸秆粉碎还田处理机械,进行麦秸秆粉碎并旋埋(或翻埋)。5.2.1.2在进行麦秸秆粉碎旋埋(或翻埋)还田作业时,如遇干旱少雨季节,旋埋(或翻埋)还田作业后应增加镇压环节。5.2.1.3机械应低速驶入大田地头开始作业,速度以Ⅱ档为宜,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作业速度,秸秆粉碎还田作业遍数(1遍~2遍)应根据作业质量决定。DB34/T898—200945.2.1.4麦秸秆粉碎旋埋(或翻埋)还田机械化技术质量指标:秸秆合格切碎长度≤15cm,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85%;漏切率≤20%,翻埋深度≥20cm,旋埋深度7cm~15cm,翻埋(或旋埋)合格率≥80%。5.2.1.5选用适宜的旋播施肥复式机具进行玉米播种作业,作业质量参照5.1.5。6应用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后玉米播种必须配套的农艺要求6.1玉米播种总体农艺要求6.1.1应选用农业部门推荐的郑单958、浚单2等紧凑型耐密植玉米品种。6.1.2采用60cm等行距种植,株距20cm~25cm,4500株~5000株/亩,实株4500株左右。6.1.36月10日前抢时早播。6.2大田水、肥运筹要求6.2.1肥料运筹要求根据中等土壤的肥力秸秆直接还田条件下,实现600kg/亩玉米产量的施肥量为:尿素35kg,磷酸二铵10kg,硫酸钾15kg,硫酸锌1kg。施肥方法采取分期分次进行。6.2.1.1基肥10kg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和1kg硫酸锌,选用旋(免)耕施肥播种机在条播的同时与种子分开同时入土。6.2.1.2追肥播种后25d~30d,即拔节期追施尿素10kg~15kg;孕穗期即播种后45d左右,施入尿素20kg~25kg,或在播种后40d~45d,即大喇叭口期施入尿素20kg~25kg。6.2.2水分管理要求:在播种后或在拔节前后,隔行开沟,以备排灌,重点防御苗期渍害,浇水时利用行内开排灌沟隔行浇水;抽雄前10d、后20d,应保持田间持水量在75%~80%,水分不足要隔行浇水;田间有积水要及时排水。6.3玉米大田病虫、草害防治要求6.3.1草害防治播种后出苗前墒情较好时,以每亩100ml乙草胺、乙秀水等,用水稀释后喷洒均匀。6.3.2苗期虫害没有进行拌种或包衣的,出苗后要注意地老虎、蓟马、粘虫等虫害发生。6.3.2.1地老虎防治:清除田间地头杂草,消灭虫卵和幼虫;发现危害症状,每亩用“2.5%敌百虫粉”2kg~2.5kg喷洒,或用“90%敌百虫”800倍~1000倍液喷雾防治。6.3.2.2蓟马与苗期食叶害虫防治:“50%辛硫磷”1500倍液喷洒,每亩100毫升。用辛硫磷、溴氰菊酯等喷雾防治防治苗期食叶害虫,兼治玉米病毒病。6.3.2.3粘虫防治在三龄前防治效果好,用“10%氯氰菊酯”或“4.5%高效氯氰菊酯”1200倍-1500倍液喷雾。6.3.3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心叶期防治玉米螟用“3%辛硫磷颗粒剂”丢心叶,穗期玉米螟防治用50–80%“敌敌畏”乳油500倍~800倍液灌花丝或用“90%敌百虫”800倍~1000倍液喷果穗。6.3.4后期病虫害防治防治玉米蚜可用50%辟蚜雾每亩8g~10g或10%吡虫啉每亩10g~15g对水45kg喷雾防治。用600倍“可杀得”液防治玉米青枯病,用“20%粉锈宁”1200倍液喷洒防治锈病。防治弯孢菌叶斑病可用50%百菌清、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DB34/T898—200956.3.5在玉米完全成熟,即籽粒乳线基本消失、基部黑层出现、苞叶枯黄松动时(较习惯推迟10d)收获。7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要点7.1根据农艺要求的小麦收割时间及时进行秸秆还田,并实施玉米播种。7.2按照机械使用说明书要求和当地农艺要求,对机械作相应的调整,使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7.3开始作业时应平稳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