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026—2009大棚早熟毛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2009-10-21发布2009-10-21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食品伙伴网—2009前言本标准由安徽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道群、李化武。本标准首次发布。食品伙伴网—2009大棚早熟毛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棚早熟毛豆的无公害产地环境、肥料及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生产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本标准适用于大棚早熟毛豆的无公害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6715瓜菜作物种子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294无公害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环境产地环境除应符合NY5294的规定外,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地块;与非豆科植物实行2年~3年轮作;具有保温、采光好、牢固的大棚等保护栽培设施。4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的肥料、农药的种类按GB4285、GB/T8321、NY/T496执行。5生产管理措施5.1品种选择应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的优质、高产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中良种的要求5.2育苗及苗期管理大棚栽培可育苗也可直播,1月下旬~2月上中旬播种育苗,昀好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播前晾晒种子1d~2d,每667㎡大田用种量5kg~6㎏。每穴2粒~3粒,留苗2株。播种后,育苗床上覆盖地膜+小弓棚+大棚,出苗前不通风,保持25℃~30℃温度,出苗后及时揭去薄膜,适当通风降温,白天保持18℃~25℃,夜10℃~15℃。定植前一周进行低温锻炼。5.3整地作畦在定植前7d把前茬收割完毕,并整理好土地。作畦宽1.2m~1.4m,畦沟宽0.4m,畦作成微弓形,喷洒施田补等芽前除草剂,并覆盖好地膜。5.4定植或直播幼苗二叶一心时选择冷尾暖头移栽,种植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和耕作栽培条件等确定。一般可按株行距(18㎝~23㎝)×(35㎝~40㎝)定植。直播于2月上中旬开穴点播,每穴2粒或3粒种子,每667㎡种植密度为5500穴~8000穴,留苗2株~3株,每667㎡保苗1.2万株~食品伙伴网—20091.5万株。种后保温,促进还苗,还苗后适当降温,白天让植株多见光,夜间做好防冻保暖工作,天气转暖后大中小棚逐步加强通风换气,春寒结束后,全部掀掉裙膜,保留顶膜。5.5施肥5.5.1基肥每667㎡施腐熟有机肥1000kg~1500kg,施复合肥25kg左右,草木灰100kg~l50kg。5.5.2追肥移栽后每667㎡施尿素5kg、钾肥5kg~10kg。开花期施尿素5kg~10kg300倍液。大豆结荚期用0.1%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叶面喷施1次~2次。5.5.3水分管理视土壤干湿情况及时灌溉。生育前期切忌土壤过干过湿,花荚期土壤含水量维持在70%~80%为宜。6病虫害防治6.1主要病虫害大棚毛豆的病虫害较少,主要病害有霜霉病,主要虫害有蛴螬和蚜虫。6.2防治原则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合理使用化学防治。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6.3防治方法6.3.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品种,培育无病虫害壮苗,实行轮作,使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加强中耕除草,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和病荚,清洁田园。冬季深翻冻垡进行杀虫、杀菌、杀卵消毒。6.3.2生物防治利用生物药剂BT乳油、1.8%的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防治豆荚螟等害虫的低龄幼虫,用白僵菌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的幼虫。6.3.3物理防治采用覆盖防虫网隔离。覆盖银灰色地膜避蚜虫,悬挂黄色机油板或粘虫纸诱杀白粉虱。利用高压汞灯或频振灯诱杀害虫成虫。6.3.4化学防治严格执行GB4285和GB/T8321的规定。使用低毒、低残留、广谱、高效农药,注意交替使用农药。7采收进入鼓粒期后,即可适时采收。食品伙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