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现实——《简·爱》赏析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他们都以一定的社会历史为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形态,个体的价值。粗看《简·爱》,就是一部简单的爱情小说,只不过是这本书中对女性的描写可以说推动了女权主义的发展,替广大女同胞发出了男女平等的呐喊而已。真的是这样吗?《简·爱》虽然是一个爱情故事,但他是脱离时代的吗?1.简爱与夏洛蒂·勃朗特杨绛先生谈《围城》的时候说:“钟书可以说:‘方鸿渐是我’,同时他也可以说:‘方鸿渐不是我’。”照此推的话,夏洛蒂可以说她是简,也可以说她不是简。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夏洛蒂。他的父亲是一位英国国教牧师,这对夏洛蒂的宗教观、是非观甚至审美观影响应当是很大的,所以她笔下的简总是穿得像个贵格会教徒,最好的也不过是件灰衣服。而且对于简平实的外貌不光是麻雀飞上枝头的点睛之笔,并且也是她自己的爱情观的体现——爱情不是建立在外貌基础上的。包括罗切斯特,小说中罗切斯特曾问简:“你觉得我漂亮吗?”简脱口说出:“不漂亮,先生。”圣经中形容耶稣有:“他无佳形容美”。毫无疑问,《简·爱》本身也是被众多评论家所确认的“aChristianbasedversion”,并且处处体现了基督教的两大特点:爱和宽恕。母亲在1821年去世,约1824年,夏洛蒂与姐妹们被送进教会学校读书,这所学校设备简陋,生活艰苦,学生要忍受宗教仪式的精神折磨。这可能是《简·爱》中寄宿制学校的原型。小说中描写的恶劣环境并非空穴来风,现实中夏洛蒂三姐妹念的学校就因低质量的食物、冬天缺乏暖气和四处蔓延的疾病而饱受诟病。她的两姐妹也不能幸免的染上疾病,甚至导致其中一人的死亡。而学校的读物和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也能在现实中找到依据,有一本现存该校的叫儿童之友的的书籍中含有赤裸裸的恐吓和违背基督教本意的迷信,亦或是在反叛的夏洛蒂甚至任何一个孩子眼中都是恐怖的、不合理的、并且不利于他的社会、心理、认知发展,夏洛蒂在小说中也借简之口进行了控诉。但恶劣的环境并不影响聪明的人磨练意志和增长才智进而加深对于社会的理解,特别是像勃朗蒂三姐妹如此睿智的天赋。其实我们可以在书中的海伦这一角色找到中找到夏洛蒂大姐和他自己的影子,海伦无私而高尚的照顾着简爱,自己最终却死于肺结核,难道不是这一段经历的真实写照?可能源于这所学校压抑式的教育和恶劣的环境,以及个人的坎坷经历,简是极其自卑的。同时也可能因为遭受挫折和不公正的对待。在《简·爱》的开头,还是小孩子的简看到一本英国禽鸟史的书,觉得很好玩,就一个人躲在窗帘后看,非常入神,这时候,被他的表兄发现了,一把抢过她的书,说:“你没有资格动我们的书。妈妈说的,你靠别人养活你,你没有钱,你爸爸什么也没留给你,你应当去讨饭,而不该同像我们这样体面人家的孩子一起过日子,不该同我们吃一样的饭,穿妈妈掏钱给买的衣服。......滚!站到门边去,离镜子和窗子远些。”他之所以鄙视简,就因为简没有钱,是孤儿出身。见未尝不反抗。不斗争,但是斗争结果往往是姑妈不公正的审判和惩罚,因此见有很强的宿命论。这一切是否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真实写照?夏洛蒂有一位哥哥与约翰相似,被父母宠溺过头,后来成为家族的耻辱。夏洛蒂在一所学校学习时,曾为自己平凡的外貌和社交障碍感到十分自卑和困扰,他在那里与一切格格不入。而后夏洛蒂与简爱一样在学校担任过教师,然后成为一名家庭教师。家庭教师在当时的欧洲是工资低微,地位低下的一种职业,相当于一名高级佣人。可以说早年经历早就了简爱具有夏洛蒂一样的性格缺陷:自卑,宿命论,不善交际。2.简与社会《简·爱》不仅是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自画像,更是一部人类历史上女性意识觉醒的宣言书。所以这部作品不仅对19世纪英国女性意识觉醒具有重大启蒙意义,对处于21世纪大变革时期的当代女性意识自省同样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当今社会,衡量男女两性社会地位是否平等的标尺无非是法律地位、经济地位和感情地位,其中法律地位是前提,经济地位是基础,感情地位是保障。可是两个世纪过去了,我们悲哀地看到,在很多地方,无论是法律地位、经济地位还是感情地位,依然存在着男尊女卑的现象,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甚至婚姻的主动权、话语权、掌控权依然操持在男人手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依然是人们自觉维护的法则,甚至连女性自己也因为认同这一观点而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自己作为独立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要么为了男人放弃自己的事业追求,还美之名曰“妇女的传统美德”;要么靠男人供养做男人的玩物,还要理直气壮地宣称“女性角色回归”。19世纪简·爱拼尽全力去争取的人格独立、精神平等和心灵自由,简曾对罗彻斯特说:“你认为我穷、低贱、不漂亮、矮小,我就没有灵魂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也跟你一样,心也跟你一样健全!我们正平等地站在上帝的脚下---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这一段经典对白在当时社会是多么的轰动,简意识到了她的尊严是十分重要的,他有权利和罗切斯特平等交谈。在后来与圣约翰相处的过程中,当简爱发现圣约翰并没有把她当作平等的人看待时,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圣约翰。简说:“我能够冲开疑云,找到光明的路。”在简爱的心中,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世间的人都是平等的,女人跟男人更应该是平等的。但在当时并不那么容易取得。罗切斯特把简看作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人,但在内心深处,作为一个男人,他在某些方面任然认为女人是男人的一个附属品:直到他向简求婚的时候,都没有告诉简,他是一个有妻室的男人。从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和解读简·爱,为我们研究简·爱这个人物形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作为身处19世纪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一名女性,能够有自我意识萌发的觉醒,同时能够在充满荆棘的生活泥淖中挣扎前行并不断成熟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同时我们也需要看清,女性意识的萌发和发展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不可能完全脱离男权社会的标准而完全发展成熟,但这些都不妨碍简·爱凭借自己的超然时代之上的智慧和女性自主意识,在文学的漫漫长河中不断散发着独特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