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方标准大豆品种皖豆12号DB34/T107.6-1995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品种来源、产量水平、适宜范围、特征特性、栽培要点。本标准适用于该品种的良、原种生产、种子经营、纯度检验。2品种来源与类型2.1品种来源本品种原名涡7803,系涡阳县农科所,从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引进的品系74-5作母本,用58-161作父本进行杂交,就地加代,采用改良谱法于1982年选育而成。2.2类型属夏大豆早熟品种。3适宜范围与产量水平适宜于沿淮、淮北地区中上等肥力的地块种植。一般产量为1950-2250kg/ha,最高可达3525kg/ha。4品种特征4.1植株:株高70cm左右,主茎16节,结荚高度14cm,茸毛灰白色较细。有限结荚心性,株型收敛。分枝1-2个。叶长圆形、叶色深绿、紫花。4.2豆荚:荚长4.8cm左右,荚形微弯,荚熟灰黄色,二粒型,单株结荚26个以上,单株平均50-60粒。4.3种子:籽粒圆形,无光泽,粒色和子叶均为黄色,脐浅褐色,百粒重20-22g,蛋白质含量45%以上,脂肪为22%左右。5品种特性5.1生育期:97-101d。5.2抗病虫性:抗病毒病、抗虫性较强。5.3抗逆性:耐肥、抗倒伏,耐瘠薄、较抗旱耐涝。成熟时落黄性好,不炸荚。6栽培技术要点6.1适宜播期:6月上、中旬。6.2播种量:105-120kg/ha。6.3密度:留苗30-37.5万株/ha。6.4田间管理6.4.1麦收后结合整地施土杂肥25000-30000kg/ha、标N150kg/ha、Ca(H2PO4)2350kg/ha作基肥,用2%的(NH4)2MOO4拌种,凉干后播种。6.4.2早间苗、定苗,在子叶展平时到第一片复叶展平时定苗结束并结合中耕培土。6.4.3在分枝期和花期进行追肥,追Ca(H2PO4)2150kg/ha,标N100kg/ha进行条施,花荚期如安徽省技术监督局1995-03-15批准1995-04-01实施DB34/T107.6-1995干旱时及时灌溉。6.4.4采用40%的氧化乐果1500ml/ha加水50kg喷雾防治蚜虫,预防花叶病毒病。在8个中旬插敌敌喂原液毒棒200-400个/ha控制大豆食心虫为害。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种子管理站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人:方灵芝、孙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