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5T 202-2011 紫心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B05苏州市农业地方标准DB3205DB3205/T202-2011紫心甘薯生产技术规程2012-03-01发布2012-03-01实施江苏省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05/T202-2011I前言为更好地帮助农民实施规范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紫心甘薯的标准化栽培水平,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原料,结合本市紫心甘薯生产实际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编写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本标准由苏州市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市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凤军、张国芹、牟建梅、佘旭东、宋英、李军、徐君。DB3205/T202-20111紫心甘薯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紫心甘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种薯贮藏、生产记录档案。本标准适用于紫心甘薯露地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1~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标准。3.1紫心甘薯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的甘薯品种。4产地环境应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的砂土或壤土地块,环境质量符合NY5010规定。5栽培技术5.1品种选择5.1.1选择原则选择高产、优质、抗病、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品种有超紫薯、紫薯王、山川紫、黑紫薯。5.1.2种薯选择以幼龄和壮龄的健康块根或脱毒种苗做种薯,选用薯皮鲜亮光滑,无病无伤,未受冻害和湿害的薯块,剔除杂薯。种薯大小以150g~250g较为适宜。5.1.3种薯处理将种薯或种株放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中浸10min~DB3205/T202-2011212min,配药液时用20℃~30℃温水。5.2播种育苗5.2.1苗床选址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地势高、排水良好和管理方便、2年内没有种植甘薯的田块。5.2.2育苗法5.2.2.1酿热温床育苗法苗床长度可根据地形及需要而定,一般宽1.2m~1.3m,深度40cm左右。床底要求中间高、四周低,南侧深、北侧浅,以使床温尽量达到均匀和出苗整齐。酿热物可选用牲畜粪及作物秸杆等。酿热物厚度以25cm~30cm为宜,其上铺4cm~5cm细土,即可排放种薯,上铺2cm~3cm细土,覆盖地膜,搭建小拱棚,覆盖薄膜增温,夜间盖草帘。1)排种时间3月份,温度较低时。2)排种方式采用竖排或斜排。3)排种密度20kg/m2~25kg/m2。5.2.2.2电加温线控温育苗法苗床宽1.2m~1.3m,深度15cm左右。床底排电加温线,间隔10cm左右,中间略疏,两边稍密,以使床温尽量达到均匀,上铺2cm~3cm细土,即可排放种薯,温度控制在30℃左右,上铺2cm~3cm细土,覆盖薄膜增温,少量苗出土,搭建小拱棚,覆盖薄膜,夜间盖草帘。1)排种时间根据定植需要确定排种时间。2)排种方式采用竖排或斜排。3)排种密度20kg/m2~25kg/m2。5.2.2.3薄膜育苗法苗床规格与酿热温床相似。因无酿热物,所以深度为15cm左右。1)排种时间4月上旬前后。2)排种方式斜排、平排均可。3)排种密度15kg/m2~20kg/m2。5.2.3苗床管理出苗前保持30℃~35℃的苗床温度及80%的相对湿度。出苗后及时揭除床面的塑料薄膜等覆盖物,保持床温25℃~30℃,加强光照,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浇水结合通风。采苗定植前4d~5d炼苗。5.3移栽5.3.1整地施肥施肥宜以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为主,结合施用无机肥。全生育期养分以基肥为主,基肥用量占施肥总量的70%~80%,追肥占20%~30%。定植前15d左右每667m2施入优质有机肥2000kg~3000kg、硫酸钾10kg、尿素3kg、磷酸铵5kg做基肥。有机肥全部耕前撒施,无机肥起垄时条施。施肥应符合NY/T496-2010规定。起垄前,耕翻深度以25cm~30cm为宜,充分翻碎土粒,打碎耙平,作宽高35cm~40cm,间距80cm~100cm的垄。DB3205/T202-201135.3.2栽植1)起苗准备起苗前2d喷保护性广谱灭菌与杀虫剂1次。2)栽植密度667m2大田3000株~5000株。种植越早密度越小。3)栽插日期苏州地区4月至6月中下旬均可栽植。4)栽插方法斜插入土中2个~3个节,露出土表约3个~4个节。平插入土中3个~5个节,外露约3个节。5)注意事项栽插时不得伤及秧苗叶,栽插后浇透定根水,三天内复水保墒。5.4田间管理5.4.1水分管理挖好田头沟,排水通畅,雨后田间无积水。5.4.2追肥根据田间长势,栽插50d~60d有落黄现象,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根外追肥,每7d喷1次,连续2次~3次,每次喷液(100kg~120kg)/667m2。5.4.3中耕除草间苗起垄后栽前2d使用,可选用除草剂,严格按用量进行地表封闭喷雾,结合中耕除草。及时查苗补苗,补栽宜在栽插后5d内完成。5.4.4植株管理甘薯从栽秧到封垄前主要是促进生长,缓苗期喷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出现旱情时,及时浇水,浇水要做到:细水慢灌、水量不过半沟,防止水量过大造成土壤板结、地温大幅下降。同时雨天要及时防涝。生长中期要及时翻蔓防徒长,对非徒长田要保护茎叶不翻蔓。6病虫害防治6.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6.2主要病虫害主要虫害有蚜虫、甘薯天蛾、和地下害虫。6.3农业防治科学布局,实行轮作换茬,清洁田园,合理密植,控制田间湿度。6.4物理防治采用黄板诱杀蚜虫、粉虱等小飞虫;对于甘薯天蛾,在幼虫盛发期,可人工捏除新卷叶虫的幼蛾或摘除虫害包叶,集中杀死,应用频振式灭虫灯诱杀成虫。6.5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使用生物农药。6.6化学防治DB3205/T202-20114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1~9)规定,采收前15d停止用药。6.7化学防治方法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3000倍液喷雾。甘薯天蛾:用晶体敌百虫800倍液~1000倍液。地下害虫:薯田内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蛴螬等,可用50%辛硫磷乳油200g/667m2~250g/667m2,加水10倍喷于25kg~30kg细土上拌匀制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注意轮换用药,采收前15d停止用药。7采收应根据薯块用途,薯块达到150g分批收获上市;选择晴天收获贮藏。采收过程中要做到轻刨、轻装、轻运、轻放。8种薯贮藏8.1贮藏方式因地制宜选择保温性好的贮藏室,并进行清理消毒等贮前准备,消毒方法为:用生石灰块加水后的上清液对墙壁喷洒消毒。8.2种薯处理剔除破损、病害薯,注意轻装,轻运,轻放,堆放贮藏。8.3贮藏期管理甘薯安全贮藏温度在10℃~15℃,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为宜。9生产记录档案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内容包括生产环境检测情况、田间生产技术、病虫防治、农业投入品使用和采收等。生产记录档案至少保存二年。DB3205/T202-20115《紫心甘薯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目的和意义紫心甘薯由于富含花青素、胡萝卜素等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的成分,近年来被作为特种高档农产品,受消费者青睐。与普通甘薯相比,紫心甘薯地上部长势偏旺,如果管理不当,就会造成薯块严重减产。基于此,我们根据多年的种植试验及基地调研,总结出紫心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利于规范紫心甘薯种植行为,而且有利于农户种植效益的提高,促进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安全卫生质量。二、进行的主要调查研究和试验为编制《紫心甘薯生产技术规程》,我们多次深入种植区,了解生产环境、栽培过程、施肥用药和紫心甘薯的生长习性等情况,并查阅有关技术书籍、规程和资料,对苏州地区紫心甘薯生产技术进行了专题研讨和总结,探明了紫心甘薯的生育特性及关键技术。通过多点示范试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顺利起草本标准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标准草案,符合苏州市紫心甘薯的生产实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推广实施将大大提高我市紫心甘薯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并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技术指标的依据及确定原则由于本标准主要是用来规范紫心甘薯栽培技术,为此,我们对多年来积累的紫心甘薯栽培技术经验和调查研究资料,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分析。主要生产技术指标确定的原则是切合实际、措施具体、操作简便、科学规范、提高效益。四、预测效益可引导和组织农民实施紫心甘薯无害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保障。五、贯彻标准的主要措施及建议本标准草案审定后,首先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让菜农了解本标准及其实施的意义。其次要组织有关农技人员、基地生产者进行技术培训,加快紫心甘薯生产技术的普及。第三要组织科技人员,经常深入基层、田头,进行现场指导和检查督促,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措施的到位率。第四要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扩大订单生产,积极按要求组织生产,做到合理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