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苏农业标州市地方准DB3205DB3205/T178-2009冬春莴笋高效种植技术规范2010-02-01发布2010-02-01实施江苏省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食品伙伴网前言为了更好地规范冬春莴笋的高效栽培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标准化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编写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本标准由苏州市农林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市吴中区东山蔬菜园管理办公室、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雨花绿蔬菜专业合作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连兴、徐爱林、王刚、龚晓东、潘复生、金海龙、陈文华、庾钰荣、叶国平、陈国元、俞仕福。食品伙伴网冬春莴笋高效种植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冬春莴笋高效种植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冬春设施莴笋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16715.5瓜菜作物种子叶菜类GB/T8321.(1~9)-2000(2002、2006、2007、200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冬春莴笋高效种植秋冬季通过大棚加地膜或套内层膜等覆盖保温措施进行越冬栽培的一种方式,一般比正常的露地越冬莴笋提早上市40d~50d。4产地环境应符合NY5010的规定。5栽培技术5.1品种选择选用耐寒力强,低温下肉质茎膨大快,皮薄,嫩脆,商品性好的冬春栽品种,如科兴一号、圆叶青、竹叶青等。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5的要求。5.2播种育苗5.2.1盖籽泥配制播前1个月,按60%菜园土、40%砻糠灰的比例配制,盖籽泥土粒直径不大于0.2cm,盖上农膜,备用。食品伙伴网苗床准备选择前两茬未种植菊科类作物,土壤肥沃,通透性好,排灌方便的地块。播种前10d~15d,每10㎡施入腐熟猪牛粪15kg~20kg或商品有机肥10kg,配施速效氮肥0.5kg作基肥,浅耕、晒垡,开好排水沟。播种前5d,将土块打碎、耙平,然后开沟作畦,畦宽120cm,沟宽30cm,畦高20cm。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2002(下同)的规定。5.2.3播种1)播种期苏州地区,越冬莴笋10月上旬大棚育苗。每10㎡苗床播种子30g~45g,一般每666.7㎡大田用种70g~100g。2)播种方法将种子拌上自身重量100倍以上的细土,混合均匀后撒播,覆上厚0.5cm盖籽泥,然后用喷壶喷水;也可在播前浇透苗床后再撒播,覆盖籽泥。大棚上覆盖遮阳网。5.2.4苗期管理1)浇水保持适度墒情(土壤含水量60%左右),不足时应补水,下雨时无积水。2)施肥3叶期后,若苗弱小,叶淡黄色,每10㎡追施速效氮肥80g~90g。3)炼苗待秧苗长至2叶1心后,及时揭去遮阳网。4)壮苗苗龄20d~25d,5叶1心,展开度5cm~6cm,无病虫害,叶色清秀翠绿。5.3移栽5.3.1大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疏松、肥沃、保水、保肥的田块。5.3.2整地施肥定植前每667㎡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kg~3000kg,早耕多翻、混匀,打碎耙平,作宽70cm,高10cm,沟宽25cm的畦。5.3.3定植1)起苗准备起苗前2d喷保护性广谱灭菌与杀虫剂1次;起苗前1d,浇足苗床水。2)定植密度带土移栽,行距30cm~35cm,株距25cm。3)注意事项定植时应先铺白色地膜,不得伤及秧苗叶,定植后用土围根,浇活棵水1次~2次。5.4田间管理5.4.1温度管理11月上中旬开始扣棚膜。前期应注意通风,降低棚内温、湿度,棚内温度白天不超过24℃,夜间不低于10℃。后期注意防冻,当气温在0℃以下时加盖小拱棚和无纺布。5.4.2光照管理定植后,视光照强弱情况适当使用遮阳网遮盖,待活棵后揭除。5.4.3水分管理前期保持半干半湿,封行后少浇水或不浇水。雨水多时,及时开沟排水。5.4.4施肥生长期内追肥2次~3次。活棵后、覆膜前,每667㎡结合锄草分别穴施N、P、K三元复合肥5kg~食品伙伴网和20kg。后期视生长情况,如缺肥补施N、P、K三元复合肥10kg~15kg。6病虫害防治6.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6.2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软腐病,主要虫害有蚜虫。6.3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深耕晒垡,培育壮苗,增施腐熟有机肥,加强田间管理,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等。6.4药剂防治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1~9)-2000(2002、2006、2007、2009)规定,采收前15d停止用药。6.4.1种子处理如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防治。6.4.2定植前定植前2d,如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加1.8%阿维·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病虫1次。6.4.3生长期霜霉病,发病前期如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液喷雾预防,发病初期如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喷雾,间隔7d~10d,连续防治2次;菌核病,发病初期如用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4000倍液喷雾,或20%噻菌铜800倍~1000倍液喷雾;软腐病,发病初期如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防治。蚜虫,如用2.5%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3000倍液喷雾。注意轮换用药,采收前15d停止用药。7采收当植株生长至心叶与外叶齐平时为最佳采收期。8生产档案建立田间档案。内容包括生产环境检测情况、田间生产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农业投入品使用和采收等。生产档案保存时间应不少于5年。食品伙伴网《冬春莴笋高效种植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目的和意义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推进一乡一品,建设一批规模大、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高效农业,这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主题。我市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紧缺,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条件,提高复种指数,大幅度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至关重要。设施栽培是我市发展蔬菜的重要举措,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然而栽种模式单一,效益提高不明显。冬春茬设施栽培一直是苏州地区的短腿,本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利于规范冬春莴笋种植行为,而且有利于冬春设施茬口效益的提高,促进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安全卫生质量,保障人体健康。二、任务来源为进一步掌握冬春莴笋种植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冬春设施蔬菜的开发和标准化生产,根据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苏质技监标发[2009]7号和苏市农环[2009]16号)下达的任务,由苏州市农林局提出,吴中区东山蔬菜园管理办公室与吴中区东山雨花绿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起草本标准。三、编制过程为了编制标准,我们多次深入栽培区和科研部门,实地了解生产等情况,并查阅相关冬春莴笋栽培等技术书籍和资料,对冬春莴笋栽培技术、产品质量要求进行了研讨和总结,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本标准的顺利起草,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还前往主产区进行详细调查,并在广泛征求生产部门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反复修改,于2009年11月完成了《冬春莴笋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苏州市地方标准审定稿的起草工作,报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审定。四、主要技术指标的依据及确定原则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的原则是切合实际、措施具体、操作简便、科学规范。由于本标准主要是用来规范冬春莴笋栽培技术,为此,我们对多年来积累的冬春莴笋栽培技术经验和调查研究资料,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分析。五、贯彻标准的主要措施及建议本标准草案编制后,首先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让生产冬春莴笋栽培技术的蔬菜基地、种植户了解本标准及其实施意义。其次要定期组织相关县(市、区)的有关农技人员、广大菜农等参加技术培训,加强对冬春莴笋栽培技术的普及,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第三要按照冬春莴笋栽培技术规程,组织冬春莴笋生产,促进冬春莴笋栽培的规模化、标准化,改变冬春设施蔬菜茬口布局薄弱的局面。食品伙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