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范文计时(十六篇)第一篇范文:运动会计时裁判工作总结平阳县第十届中小学生体育节田径运动会计时裁判工作总结2021年11月26——11月28日,平阳县第十届中小学生体育节田径运动会如期在平阳中学召开,本人在这次运动会中和陈永澄老师共同担任计时主裁判工作。我们和其他24名计时员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和分工合作之下,圆满地完成了这次大会的裁判工作。同时,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裁判员的知识,增长了才干,提高了专业水平,受益匪浅。裁判是运动会的另一个主角,他们工作不好直接影响到运动会的总体工作。因此,赛前根据总裁判长王青迪的委托,我专门负责对裁判员进行了简要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也着重分析了计时工作的要点和应该注意的事项。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出现了以下几点不足:一、分道跑发生运动员串道时,计时员没有按规定操作,本道计时员应该记取该道次第一名运动员成绩,运动员串道计时员应该记取第二名成绩。如第三道运动员串道到第二道后,二道计时员应记取二道第一名成绩,三道计时员应记取二道第二名成绩。因此容易发生串道运动员到达终点后没人记取成绩。二、计时员注意力不集中,在400米预赛及800米决赛过程中,由于计时员的疏忽,往往造成成绩与名次不符的情况,这与计时员的职业观念及敬业精神有关。三、读取成绩不规范,如2:09.92,应读取成2:10.0,而有个别裁判写成2’10”0或2:09.9,还有由于疏忽大意,在1500米决赛时,把5:53.2写成5:13.2的情况也有出现,这些大意给整个大会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时间浪费。四、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大会赛程安排的很紧凑,计时员应该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各项工作后再休息,但个别裁判没有坚守岗位,偶尔还有串岗、离岗的情况。五、在不分道跑的比赛中,应该采取“人盯人,一盯到底”的计时方法,个别计时员没有集中注意力,往往运动员跑到终点了,但还没有停表,所以成绩的记取更是无从根据。但我在这里还是向所有计时员表示致谢,感谢大家对本次运动会计时裁判工作的支持。对在运动会过程中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裁判员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黄兆磊2021/11/28第二篇范文:计时主裁判工作总结成都体育学院航空港校区“多威杯”大奖赛——计时主裁判工作总结2021年11月4日,成都体育学院航空港校区第二站“多威杯”大奖赛如期在航空港校区田径场召开。本人在这一站次大奖赛中担任计时主裁判工作。我和其他9名计时员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和分工合作之下,圆满地完成了这次大奖赛的裁判工作。同时,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裁判员的知识,增长了才干,提高了专业水平,受益匪浅。裁判是赛事的另一个主角,我们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大奖赛的的总体工作。因此,在大奖赛开始之前,我专门负责对裁判员进行了简要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也着重分析了计时工作的要点和应该注意的事项。而且,计时组又是陈老师在负责,根据多年的执裁经验,他也给我们统一强调了计时中易出现的状况,也给我们分析了如何减少及避免状况发生。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出现了以下几点不足:1、读取成绩不规范,如11.16,应读取到绝对值11.2,而有个别计时员仍读取为11.16,这些大意给成绩记录者的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时间的浪费。2、由于计时员依据个人感觉判别哑枪,而没有及时“见烟开表”,出现只有两名计时员记取四名运动员小成的状况。在陈老师的吩咐下,以一表记录第一名成绩、另一表记录最后一名成绩,避免了因脱表而无法记取所有运动员成绩的严重后果。3、男子800米分道跑时,由于我的分工没有明确到位,最终记录成绩时出现了运动员成绩与名次出现交叉的现象。但我在这里还是向所有计时员表示致谢,所有计时员都能在安排下及时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各项工作。即使个别裁判有参赛项目,但是替补裁判的工作都协调的很紧凑,都很好的做到了坚守岗位,基本没有串岗、离岗的情况。最后,感谢大家对本站大奖赛计时裁判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配合。对在大奖赛过程中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裁判员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计时主裁判郭参第三篇范文:计时裁判,工作方法计时裁判工作方法计时主裁判:按规定时间带领计时员入场,按顺序就坐;再次明确工作分工和方法,检查秒表,接收并审核终点成绩记录卡片;各项比赛开始前3~5分钟,向计时员宣读本单元比赛项目及顺序,将成绩记录卡交给员下面的计时员并迅速向上传递;当听到比赛即将开始的音乐铃声或其他信号时,提示计时员“回表”,并用简练语言(如“上道”“举枪”等)提示计时员注意;比赛中,若计时员秒表或计时出现故障时,应立即指示后备计时员替补;每项比赛后,迅速收回卡片(也可按名次收取),核对成绩记录,必要时核查计时员的秒表,无误后签名交径赛裁判长,同时通知计时员“回表”,并示意终点裁判员准备就绪;汁时长应计取每组第一名的成绩,破纪录时,及时检查秒表,同时请径赛裁判长和总裁判审核。计时员:回表:听到主裁判“回表”提示后,及时回表,并立即注意起点,辨认所计运动员特征;开表:当听到‘上道”提示后,注视起点发令员动作,听到“举枪”提示后,立即将秒表置于腰腹部位稳定,注意力集中,做好开表淮备,当看到枪烟或闪光后立即开表;查表:开表后先看秒表走动是否正常(若发生故降立即如实报告主裁判),并再次查看本计时道内运动员特征、号码、邻近运动员相对位置变化;停表:当运动员离终点约25米处时,计时员眼睛的主光仍继续看运动员,余光看终点线,做好停表准备;当运动员离终点线10米时,则以眼睛主光看终点线,余光看运动员;当所计运动员的躯干任何部分触及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瞬间时停表。此时,目光继续跟踪观察本道次运动员的号码及特征是否与成绩记录卡上的号码相同;读表:将秒表水平放置胸前,按时、分、秒的顺序仔细观看,如破纪录,应立即报告计时主裁判;记录:将每一名计时员所计成绩按1/100秒填写在分表栏中,然后,按规则换算成1/10秒填写在成绩栏中,并将所看名次填写在成绩卡上,以供终点裁判员参考。传递:计时员填好成绩卡后,迅速由上往下传递给计时主裁判,然后,听计时长的“回表”提示,进行下一组次计时。第四篇范文:古人计时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19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天干地支,是过去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於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补充典故:相传黄帝时代,因有蚩尤神扰乱,黄帝忧民之若,遂与蚩尤大战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黄帝於是斋戒沐浴、筑坛祀天、方丘礼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将十干圆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然后乃能治之。后有大挠氏将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并以黄来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此为天干地支之由来。干支计时法是以地支为主。从每天的23点开始为子时,而后依次是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每个计时单位的名称是“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循环一次正是二十四小时。天干的作用在于扩展计数规模以及统一干、支两个系统。干支不仅可用于计时,还可用来计年、月、日。其中年和日传说中是从轩辕黄帝时代的起始点一直流传下来的。而月和时则分别可以用口诀从年和日推算。口诀是:“甲已还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始,壬子是真途。”意思是每个甲年和已年,其子月必是甲子月,而甲日和已日的子时也必定是甲子时,其余以此类推。子月是夏太阴历十一月,也叫冬月,(但在周太阴历中是首月。)冬至通常在每年的这个月,而按前面提到的那个传说,干支计时系统的原点就规定在一个冬至的子时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每年冬月,不是指某一年当年的冬月,而是指上一年的,这是由于过去王朝更迭,将历法首月改来改去造成的,后来不再改了,但首月已变为正月,而干支计时系统又不能断开以适应改变了的首月,所以就成了这个样子。另外,干、支还有另外的叫法,即岁阳和岁阴,但不是甲子乙丑什么的,而是象外国语译音一样,比如昭阳赤奋若,商横君傩什么的,古里古怪,却也挺好玩的说。:)子时:23:00至01:00(夜半)丑时:01:00至03:00(鸡鸣)寅时:03:00至05:00(平旦)卯时:05:00至07:00(日出)辰时:07:00至09:00(食时)巳时:09:00至11:00(隅中)午时:11:00至13:00(日中)未时:13:00至15:00(日昳)申时:15:00至17:00(哺时)酉时:17:00至19:00(日入)戌时:19:00至21:00(黄昏)亥时:21:00至23:00(人定)*(该时辰的专称)此外,一刻等于15分钟,一柱香约为20分钟。古人还把一夜分成五更,也称“五鼓”。如:林觉民的《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古时计时用“壶漏”,报时用“时牌”,所以也常用“时牌”、“申牌”等说明时间。《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却要辰牌起身。”“辰牌”就是指“辰时”。间时辰五更五鼓五夜现代时间黄昏一更一鼓甲夜19-21点人定二更二鼓乙夜21-23点夜半三更三鼓丙夜23-1点鸡鸣四更四鼓丁夜1-3点平旦五更五鼓戊夜3-5点我国古代纪时,还有更细的分法。最初分一昼夜为100刻。这办法一直沿用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后来由于昼夜100刻与分为十二时辰不能相配,使用不便,曾改分为120刻,96刻,108刻。但大多使用百刻制,到清代才改为96刻制和十二时辰配合使用。第五篇范文:倒数计时倒数计时倒数计时,钟声已经响起。高考的脚步一点一点地逼近,我仍在原地徘徊„„我踌躇,找不着努力的方向„„“我的心,你不要忧郁。冬天从这里夺走的,新春会交还给你的!”。是啊,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