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重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考点总结1一、药理作用和临床评价要点内容作用特点①大环内酯类药的抗菌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大环内酯类药可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其结合位点应在核糖体的肽基供位(p位)处,该位点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肽链延伸阶段所必需,正在延伸中的肽链和与肽链相连的tRNA,在受位(A位)接受新的氨基酸后需移位至供位,当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与50S核糖体亚基的供位相结合时,因肽链延伸过程中的肽基转移与(或)移位作用存在竞争性阻断,从而终止了蛋白质的合成②本类药物抑菌和杀菌受浓度的影响,如在低浓度时为抑菌剂,高浓度时可有杀菌作用。其抗菌谱有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球菌、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等)、非典型致病原(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厌氧消化球菌典型不良反应①主要不良反应为呕吐、腹胀、腹痛、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严重时患者难以耐受②红霉素、依托红霉素可出现肝毒性,在用药后10日,常见肝肿大、腹痛、阻塞性黄疸、肝脏转氨酶AST及ALT升高等出现③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时,会导致心脏毒性的发生,主要有心律失常、心电图复极异常、Q-T间期延长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严重时甚至可发生晕厥或猝死等表现④老年人、肾功能不全者或用药剂量过大时易发生耳毒性,耳蜗神经损害的耳聋、耳鸣等多见,前庭功能也有受损,通常是发生在用药后1~2周禁忌证①对本类药过敏者②部分心脏病(包括心动过缓、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Q-T间期延长、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药物相互作用①与氯霉素或林可霉素合用,因竞争药物的结合位点,产生拮抗作用②与其他肝毒性药合用,肝毒性可能会增强③大剂量应用或与耳毒性药合用,尤其肾功能不全者可能增加耳毒性二、用药监护要点内容根据PK/PD参数制订合理给药方案属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有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应每日分次给药,使TMIC%达到40%以上,从而达到满意的抗菌效果|属于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有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其用药目标是使血浆峰浓度/最小抑菌浓度≥10~12.5或AUC/MIC≥125,给药次数尽量减少,不仅要达到满意的杀菌效果,同时也要降低不良反应用药过程监护①监护用药过程中是否出现肝损害及肝酶的变化,避免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合用②静脉快速滴注大环内酯类药物可发生心脏毒性,主要有心律失常、心电图复极异常、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及Q-T问期延长,甚至可发生晕厥或猝死等表现从上述可知,用药期间应关注上述变化,一旦发现药物引起异常,应及时停药或采取其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