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秦岭项目新闻简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世界自然基金会秦岭项目新闻简报第16期2007年7-9月1特别感谢世界自然基金会荷兰分会和埃麦尼吉尔多•杰尼亚基金为秦岭二期项目提供资助。项目进展秦岭大熊猫的栖息地范围扩大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和陕西省林业厅联合正式对外发布了2006年秦岭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巡护监测报告。该报告显示,与第三次全国大熊猫调查(1999-2003年)相比,目前秦岭大熊猫的栖息地范围扩大,秦岭大熊猫栖息地质量提高。2006年监测结果显示,秦岭大熊猫的活动范围向东扩展约26公里,从桑园保护区向西延伸约39公里,从青木川保护区向南扩展约4公里,向北4公里。随着天保工程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的实施,大熊猫分布区的森林全面禁伐,人为活动减少,使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竹林生长得以恢复。WWF支持的厚畛子、大树坪、九池河、菜子坪、二郎坝5个大熊猫走廊带,使局域种群间交流有了通道;108国道秦岭梁顶的区域内,人工栽种竹林,为分隔于国道两侧的兴隆岭局域种群和天华山局域种群之间的相互交流创造了条件,竹林的更新状况良好。调查报告还显示,秦岭大熊猫保护管理更加有效,栖息地周边社区群众的保护意识明显提高,秦岭大熊猫的研究工作也取得新进展。在WWF资助下,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组建了社区反盗猎体系,实行社区群众“参与式巡护”,对保护区实施有效管理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均产生积极作用。同时,在WWF的资助下,各保护区积极指导扶持周边社区群众种植杜仲、山茱萸等名贵药材,栽培香菇、木耳等林副产品,养殖土蜂、土鸡,推广“农家乐”等多种经营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增加了社区群众收入,改善了社区群众与保护区的关系,真正实现了以保护促发展,实现了保护与发展“双赢”,周边社区群众的保护意识亦明显增强。据了解,该报告是根据2006年开展的两次巡护监测活动总结而成,覆盖了陕西省秦岭地区的佛坪、洋县、太白、周至、城固、留坝、宁陕、宁强、凤县、镇安10个县,包括19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及厚畛子林场。这两次监测活动以外业样线、样点的野外调查以及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为主,为使监测活动统一规范,WWF还支持陕西省林业厅组织编写了《陕西省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监测技术手册》和《陕西省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巡护监测技术文件汇编》,并先后组织四次技术培训,使得监测人员了解如何使用监测网数据库、鉴定常见野外植物、GIS等实用技术。ÏWWF十分关注通过巡护监测等手段促进秦岭地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网络化建设世界自然基金会秦岭项目新闻简报第16期2007年7-9月2特别感谢世界自然基金会荷兰分会和埃麦尼吉尔多•杰尼亚基金为秦岭二期项目提供资助。Ï启动仪式后,WWF中国办公室首席代表欧达梦先生与志愿者亲切合影首批“秦岭青年使者”赴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区WWF(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陕西九所高校于2007年7月20日举行了“WWF秦岭青年使者暨陕西省高校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随后,首批200多名秦岭青年使者分别奔赴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的19个社区,开展为期14天的技术服务工作。首次“秦岭青年使者”活动吸引了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九所高校的两百多大学生,其中11名博士成为了使者活动中的亮点。这些使者们将以“服务秦岭生态保护,发展社区绿色经济”为主题,通过高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促进高校科技力量和秦岭山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推动秦岭的生态保护和社区的绿色经济发展,更好地保护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缓解社区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压力。经过系统的培训后,7月23日,使者们走进了陕西省佛坪、周至、太白山、长青、老县城、观音山、摩天岭、天华山、娘娘山、平河梁、牛尾河、鹰嘴石、板桥、青木川、宁陕、桑园、黄柏塬、盘龙等18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和厚畛子镇的社区,开展实地工作,提供技术服务。此外,使者们返校后目前正在开展环境教育、宣传推广等活动,使生态保护的概念在高校学生间得到普及,影响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秦岭青年使者”的行列中。WWF(中国)首席代表欧达梦先生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它启动了秦岭青年使者每年暑期在秦岭自然保护和社区发展方面的工作。WWF非常高兴能成为此次活动的推动者,与合作方共同见证秦岭自然保护的发展。”组织“秦岭青年使者”是WWF2007年初提出的,这个想法立即得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陕西中医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九所高校的热烈响应,并积极投入到青年使者的招募活动中。秦岭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对“秦岭青年使者”行动也非常欢迎,保护区不但推荐了秦岭青年使者工作的社区以及社区的实际需求,每个自然保护区还推选出一名负责协调的工作人员,使社区、保护区和高校三方间的配合更加顺畅。陕西省林业厅动物保护处副处长周灵国表示:“这样的活动对促进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社区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然保护区和社区的发展需要更多公众的参与和支持,我们很高兴看到青年使者们越来越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希望通过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投入到自然保护的事业中来。”Ï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授们在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世界自然基金会秦岭项目新闻简报第16期2007年7-9月3特别感谢世界自然基金会荷兰分会和埃麦尼吉尔多•杰尼亚基金为秦岭二期项目提供资助。3S技术助力秦岭大熊猫保护“小李,巡山的装备准备好了吗?别忘了带GPS!”……“小刘,这是我们今天在野外收集的记录表,这张是样线上记录的大熊猫以及其它野生动物痕迹,这几张是植物状况以及社区的情况。别忘了把这些数据尽快录入到系统内!”……这是秦岭自然保护区的巡护队员之间常常可以听见的对话。每次巡护监测活动出发前,大家会互相提醒不要忘记携带GPS,艰苦的野外活动后还惦记着数据录入到全省各个保护区都在使用的GIS系统中。只有数据录入和上传至陕西省林业厅的管理部门,野外巡护队员的工作才算基本结束。熟练使用3S技术,已经是巡护队员们监测时必不可少的条件了。所谓的“3S”技术,是指以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基础,并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其它高技术领域结合所形成的一项新的综合技术。“3S”的使用如今在保护区已经十分普遍了。可在两三年前,大部分秦岭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对于什么是“3S”技术还知之甚少。虽然这项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军事、交通、气象石油、地质、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但是当时在自然保护领域还是个新鲜的概念。为了使秦岭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更加科学化,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从2006年开始,就和陕西省林业厅开展了秦岭大熊猫巡护监测网络化建设项目,在整个秦岭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中推广3S技术。应用GPS技术,使得巡护监测中的定位精度大大提高,而结合GIS技术、RS技术对监测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野外采集的原始数据能够以更直观、更科学地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为各个自然保护区以及全省大熊猫栖息地的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初步形成了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的监测体系。通过项目的合作,为秦岭20个涉及到大熊猫管理机构培训了3S专业技术人员20多人,项目至今共有5次技术培训,其中2006年举办3次,2007年举办2次。2007年9月3日至7日,项目第二次GIS培训班在西安成功举办,又有20多人参加了此次培训。通过连续数次培训,各保护区业务人员对3S技术有了较深的了解,初步应用该技术制作完成了各自保护区、走廊带的相关地图以及监测信息的数字化。目前,在WWF的推动下,3S技术已逐步在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将使秦岭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管理工作更加及时、准确、科学。Ï巡护队员使用GPS来保证巡护监测的准确度Ï2007年9月,GIS二期培训班在西安举办,培训人数达20多人世界自然基金会秦岭项目新闻简报第16期2007年7-9月4特别感谢世界自然基金会荷兰分会和埃麦尼吉尔多•杰尼亚基金为秦岭二期项目提供资助。秦岭社区项目成果亮相“荷兰村”多年来,WWF在中国的生态保护工作得到了荷兰的大力支持,从秦岭的大熊猫保护,到洞庭湖的生态系统恢复,再到阿穆尔/黑龙生态区的建设,都凝结着热爱自然的中荷环保人士辛勤的工作和殷勤的期望。而2007年是中荷建交35周年,WWF(中国)参加了2007年9月28日-10月7日在北京朝阳公园举办的“荷兰村”欢庆活动,希望大家在欣赏荷兰风情的同时,了解WWF在荷兰的支持下,在生态保护和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荷兰是WWF秦岭项目的主要支持方,自从2001年就开始了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管理、栖息地周边社区经济发展工作的支持。此次“荷兰村”活动也成为了展示秦岭社区项目的绝好机会。来自项目区的绿色大米、蜂蜜,香菇以及木耳等土特产品,在展示中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球。长期以来,帮助保护区周边的居民开展替代生计活动是WWF的动作重点之一,它在提高当地居民收入的同时,减少居民由于生计问题而给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砍柴、挖药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带领大家用更健康和环保的方式参与自然保护和和谐发展。例如,养蜂一直是陕西秦岭山区的一项传统习惯,过去是土蜂养殖,农户多为自产自用,产量也较低。在WWF的支持下,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区的农户开始使用新法中蜂养殖,这不仅使蜂蜜的产量比过提高一倍,提高了农户的收入,也使农户进山盗猎、盗伐的现象大大减少,有效地保护了大熊猫的栖息地。除了项目区农产品的展示,WWF还对外发放节能环保、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宣传资料,通过志愿者引导观众参观等方式,全方位介绍了在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各地所取得的成就。由于正值国庆黄金周,很多的小朋友也前来参观,志愿者们组织了不少针对这个群体的游戏,寓教于乐,让他们玩的开心,学的充实。Ï荷兰驻华使馆大使在秦岭项目展台前浏览以大熊猫保护主题的宣传资料Ï永远受大家喜爱的大熊猫!世界自然基金会秦岭项目新闻简报第16期2007年7-9月5特别感谢世界自然基金会荷兰分会和埃麦尼吉尔多•杰尼亚基金为秦岭二期项目提供资助。短讯WWF秦岭项目宣传片制作完毕WWF秦岭项目宣传片目前已经制作完毕,即将对外发放。该片总结了WWF过去六年在秦岭的自然保护和社区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为了收集第一手的素材,了解自然保护事业背后众多人所付诸的心血和努力,摄制组分别两次赴秦岭深处探访,走访保护站的巡护队员,与村民促膝交谈,了解这些与秦岭大熊猫家园近距离接触的守望者们的心声,感知他们对待各种变化的态度,无论是来自于自然保护还是经济发展。这些娓娓道来的民间声音叙说了WWF秦岭六年工作的成效。对于未来,WWF充满信心,希望能继续携手陕西省林业厅等合作伙伴,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秦岭而共同努力。(特别感谢梁启慧先生为宣传片提供的封面图片)用影像保护自然2007年9月1-6日,WWF受邀参加野性中国工作室和中国濒危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办公室、陕西省林业局举办的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目的是用“影像保护自然”,抢救性地记录中国的濒危物种和自然环境的变迁,提高公众和政府的自然保护意识,推动中国自然历史题材影像的发展。这是在陕西省举办的首次摄影营,来自全国各地的保护工作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野外拍摄所在的秦岭更是野生动植物的家园,让学员们可以大展身手。WWF作为秦岭地区唯一的自然保护机构参加此次活动,和大家分享了WWF自然保护的理念,并十分认可野性中国办公室通过影像来影像公众,来记录变化的模式。双方将进一步探讨未来的合作,WWF和野性中国工作室的合作始于2002年的“秦岭-献给地球的礼物”活动。Ï共创一个生机勃勃的秦岭Ï老友喜相逢——野性中国办公室创办者/首席摄影奚志农和WWF西安办公室主任刘晓海先生、陕西省林业厅信息宣传中心主任关克先生早在2002年“秦岭——献给地球的礼物”活动中就开始了合作。世界自然基金会秦岭项目新闻简报第16期2007年7-9月6特别感谢世界自然基金会荷兰分会和埃麦尼吉尔多•杰尼亚基金为秦岭二期项目提供资助。来访:WWF大熊猫工作会议召开2007年8月1-2日,WWF大熊猫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WWF中国办公室作为项目的执行方参加此会,涉及大熊猫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