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党建工作总结范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纪念馆党建工作总结范文第一篇范文:纪念馆工作总结纪念馆工作总结雕栏玉砌应犹在国瑰炳辉当永存——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工作回顾及展望一位学者曾这样说,对于一个特定的民族来说,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保留至今的历史建筑所沉淀和凝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是无价的。而座落在汉口沿江大道162号这幢有着杏黄色的外表和纪念碑似的塔楼、具有典型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当她与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一位被中国共产党誉为“国之瑰宝”;一位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伟大女性——宋庆龄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时,正是产生了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东海扬尘之陵谷巨变。几年里,而我们在带来这种巨变的引领、挖掘、开拓、弘扬和价值发现耕耘者团队——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理事会的有力领导和精准指导下,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一、2021-2021年工作回顾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这座历史建筑及所蕴涵的历史人文环境,不仅是国家和民族集体记忆的载体,也是城市特色与魅力的体现,是人类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因此,全馆上下以“挖掘、发挥、扩充”工作为主线,纪念馆从白手起家到享誉国内,打造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付出了坚苦卓绝的努力。(一)领导殚思极虑,实干躬身践行。几年来,理事会的市老领导在带领全馆工作人员不遗余力挖掘、开拓、弘扬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这座始建于1896年由德国建造师马尔克斯设计建成的原华俄道胜银行历史建筑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工作中,以身作则事必躬亲。一是精心谋划,运筹帷幄。为纪念馆的建立、运行以及建章建制等,市老领导叶主席、黄主席还有蒋秘书长等不辞辛苦,辗转奔波、多方面斡旋协调。首先,争取到了原唐良智市长、袁善腊常务副市长、刘顺妮副市长的大力支持和专项经费拨付的政策。其次,得到了市文化局、市民政局等相关单位及部门在纪念馆开办中政策、业务和技术上的支持和指导。然后,建立了完善的纪念馆法人治理结构。选定纪念馆法人,科学合理设置管理部门、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且,还在确定开馆时间,制定布展格局,精选展品制作等方面,主席和理事会都作了翔实的部署和安排。二是甘为走卒,亲力亲为。在纪念馆的开办过程中,几位市老领导高风亮节,不仅以领导身份更是以榜样的力量,感染着大家;以精湛内涵及造诣推动着纪念馆“多、快、好、省”的建设发展。如:由叶主席亲自挥翰书写的“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横匾,堪称纪念馆点睛之笔。正如有书法大家所赞:它结字宽博,有颜字之恢宏,同时兼容章草之气格,横平竖直,笔足墨饱,着意于正大体势。古朴典雅的匾牌,与馆楼的历史厚重以及宋庆龄先生的雍容典雅遥相呼应、相映成辉;为纪念馆增色不少。也着实为纪念馆节约了一笔不菲的请人书写匾文的开支。又如:针对纪念馆藏品较少、办馆资历较浅的不足,黄主席亲自带队几次南下北上,到北京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上海宋庆龄陵园等地或市场,深入考察、学习各兄弟展馆的先进管理经验和运营体系。使我们拓宽了视野、创新了思路。同时,还千方百计四处奔波挖掘、征集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文物与藏品三十余套、引进了先进的电子展览项目。促进了纪念馆的管理得到进一步提升,展览内容进一步充实,展出质量明显提高。再如,还有理事会成员蒋秘书长在为筹办纪念馆的汉白玉宋庆龄塑像定制、展版设计制作、办公桌椅沙发选购、地下室展品收藏柜定型等繁杂琐碎基础性建设中,不辞劳苦,身体力行。这些都体现了老领导们的率先垂范。鼓舞、激励了我们在理事会领导下办好纪念馆的信心与决心。(二)立足百年大计,工程精益求精。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馆舍是幢逾百年历史、极具历史价值的建筑,为真实再现宋庆龄先生在汉工作和生活期间的历史原貌,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纪念馆进行了维修改造、加固、装饰及购置相关配套设施等一系列工作。一是加强管理。认真指导和协调施工单位开展纪念馆维修改造工程。纪念馆主要领导全程指导和协调维修改造工程的规划设计、工期安排、现场施工等工作。二是充分调研。在工程规划设计之初,通过各种渠道组织收集了大量相关历史资料,在此基础上对馆舍建筑风格、馆内各功能区布局、绿化工程、水电通讯基础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进行科学统筹,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三是严把关口。在改造维修工程施工材料的购置过程中,对材料的采购环节严格监督,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从高从严执行,杜绝劣质产品在工程中的使用。四是抓好协调。在工期安排上,与施工方深入沟通,将工程任务细化分解,并从任务的衔接性、复杂程度、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排序,反复修订和审查工期计划表,保障工程按时完成。五是控管前置。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与施工方对口沟通协调,监控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调配和工作情况,在强调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基础上,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保障施工质量。六是有效配置。围绕纪念馆日常运营工作认真采办相关设备材料。为馆内各管理部门配置了办公家具、电脑、传真机、复印机等日常办公设备。还根据实际需求,分别为财务部门配置了保险柜、票据档案柜;为安保部门配置了全馆视频监控系统等等,通过有效配置,使纪念馆具备了现代化展馆的相关功能。(三)烫金城市名片,喜迎八方来宾。名人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资产,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品牌。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这座标志性建筑已成为武汉的一张蕴藏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名片。在理事会的指导下,我们努力在纪念馆的建设、文物保护工作的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升、城市知名度的扩大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首先是把握时代热点。提升观展内涵,增加馆藏臻品。利用缅怀、庆祝、纪念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伟人的热点契机,在理事会亲自策划、指导下,我们分别在辛亥革命100周年、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恭请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中国书协主席张海等全国有名的书画家、国内有书法造诣的相关省长、部委部长、戎界将军、以及本省、市的书画家;以追忆辛亥革命首义100周年与宋庆龄、敬书毛主席诗词、回望中国人民波澜壮阔的八年抗战历程等为题材,进行题词、题字、专题书画创作,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与宋庆龄》等主题书画作品展览。并编辑专题书画集——《极目楚天舒——毛泽东书写武汉诗词书法作品集》、《笔墨千秋——部长、将军书法集》、《众志成城——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其次是把握主题要点。挖掘与创新并重,丰富形式内容。一是为保证纪念馆陈列品能够真实生动反映历史原貌,联系制作了宋庆龄汉白玉雕像;二是在馆内展区的陈列布置上,按原标准复制了宋庆龄与孙中山结婚时父母赠送的家具、按相同风格复制了宋庆龄在汉工作生活期间的办公室和接待室家具。三是结合本馆实际,综合运用目前较先进的布展技术,为馆内配置了电子献花屏、电子相册等现代化布展设备。在馆大门侧处修建一座电子滚动显示屏,不间断地滚动宣传宋庆龄先生革命生涯经历,吸引了社会公众的关注度,扩大宣传了宋庆龄先生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使纪念馆展出质量得到整体提高。最后是把握对象特点。普及爱国主义教育,放大城市名片影响。采取“走出去”设展的办法:一是充分利用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毗邻素有“亚洲第一江滩”的汉口江滩,这里早已是武汉的城市标志和旅游品牌。往日游人如织,终日不绝。在这里共设展两次。尤其是2021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时,在武汉江滩外展四天来访人数高达10501人。二是针对钱少量又大的青少年,他们既好奇、又好动,主动求知欲强的特点,我们组织丰富的图像文字展品走进学校互动,先后在三所小学举办宋庆龄先生图像、文字巡展,共计3000多名小学生参加。三是走向社会参加江岸区组织的“走进江城”主题旅游年活动,扩大了宋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四)提高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一是严格建章建制。通过大量的前期调研,结合从纪念馆工作实践中所总结的相关经验,制定了《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规章制度汇编》,涵括了纪念馆参观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办公室部门职责、办公用品采购管理规定、财务管理制度、差旅费报销规定、考勤管理规定、保安岗位职责、保洁员岗位职责、讲解员岗位职责、水电工岗位职责、水管工安全操作规程、维修电工安全操作规程、职工食堂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对馆内各职能部门、各岗位工作、对内对外各主要工作环节均提出了规范化的要求。为纪念馆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二是加强内部管理。首先,根据工作实际优化纪念馆组织机构设置,建立了财务部、安保部和办公室。其次,在落实各部门岗位职能制度考核中,细化分解工作目标,量化相关考核指标。并有重点的强化安保部门和办公室的人员配置。如在安保方面,前期通过引入专业保安公司人员进驻纪念馆,积累纪念馆安保工作规范化经验,明晰安保工作岗位职责。相关条件成熟后,采取自聘保安人员方式,通过系列培训、合理调度,探索出适合本馆实际“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安保工作体系。三是提高素质能力。注重建立学习型工作团队,开展纪念馆管理规章制度的系列学习培训。《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规章制度汇编》公布后,馆内员工通过集中培训、自学、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熟悉本岗位工作职责和纪念馆日常管理工作中的规范化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内的相关要求,从而逐步提高了员工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强调安全责任意识。纪念馆地处汉口沿江大道核心区域,具有较强的窗口效应。我们请由武警消防总队教官对馆内全体员工集中进行了消防安全学习培训的授课,继而又进行了馆内安全急救措施演练测试,有效提高了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预防专项知识。二、2021年工作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5月的一次考察途中,对身边的省、部委领导同志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具体落实到我们纪念馆,怎么样适应新常态,在挖掘、开拓,扩充的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怎么样使纪念馆的工作更上一层楼。这个问题一直既是困扰又是砥砺着我们前行的冲锋号角。适应新常态,就需要我们的工作有新思路,挖掘有新途径,提高有新举措,扩充有新视野。在理事会的有力领导和殷殷指导下,我们认识到:创新是纪念馆工作的灵魂。因此,努力在新字上做文章。(一)在展版形式内容的硬件创新上,要不断履新。一是我们采取“引进来”。引进了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在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共同举办了“国之瑰宝——宋庆龄文物图片展”。展出的百余幅历史照片和二十余件珍贵文物,真实的记录了宋庆龄的生平业绩、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范。此次展出的二十余件文物(含复制品),都是第一次在武汉亮相,其中有毛泽东和周恩来给宋庆龄的亲笔信,进一步增加了这次陈展的分量。该期联展持续了一个多月,在江城引发了观赏热潮。二是我们采取“自己办”。首先,与武汉长江书画院共同筹办了《宋庆龄在武汉书画展》。聘请了国内和武汉地区的数十位书画家,他们包括:魏康强、曹天舒、刘春冰、万军、孔可立、宋尚武等知名书画家赋诗作画。进行展出的92幅作品中,有60幅国画和32幅书法。每一幅国画都配上一段简短的文字,采撷了宋庆龄在武汉的60个历史片段,生动地再现了这位伟人当年的工作和生活足迹。为办好书画展,我们筹集资金,用大半年的时间收集资料。并邀请江汉大学副校长、城市文化历史学家涂文学为书画展撰写脚本。最终选择了60个历史片段作为创作内容。包括宋庆龄在痛失爱侣、革命启蒙老师孙中山先生一年多后,首次肩负国民革命政府移都武汉先遣队使命从广州出发,于1926年12月10日到达武汉的重要历史时点;在武汉参与筹建武汉国民政府、培训妇女干部、反对蒋介石汪精卫叛变等重要革命实践,以及宋庆龄在武汉和家人团聚的生活场景等。我们也是首次以书画的形式,艺术性地集中再现了这段历史。三是我们采取“请人帮”。为了克服书画作品展保存期短、信息量不足、故事性不强、动感视觉欠缺,长期性、周期性宣展难度大的诸多方面问题。我们又筹资137万聘请北京清华大学(?待落实)等专业团队、中国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时长45分钟的《情铸共和——宋庆龄》专题纪录片。并专门投资购置设备、开辟放映室,每天滚动播放八场。该片摒弃了宏大的叙事和华丽的辞藻,全片通过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建筑的风格、布局切入宋庆龄1926年12月至1927年7月在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