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物流成本的分析、预测与决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八章物流成本的分析、预测与决策学习目标:掌握指标对比法、因素分析法了解各类物流成本指标掌握各类物流成本之间的悖反关系掌握量本利分析第一节物流成本分析一、概述事前分析:通过成本预测分析,确定目标成本,为编制成本计划提供可靠依据事中分析:通过成本控制分析,可迅速发现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脱离,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事后分析:通过与实际成本对比分析,评价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考核业绩,揭露矛盾,总结经验,指导未来第一节物流成本分析物流成本分析目的方法指标1.了解成本变动的因素和原因2.分清各成本负责单位的责任3.是进行物流成本决策的基础4.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管理指标对比法因素分析法物流营运能力指标物流获利能力指标二、物流成本分析的方法1.指标对比法:又称比较法,应用广泛,它是通过相互关联的物流成本指标的对比来确定数量差异的一种方法;运用对比法时应注意指标的可比性(1)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2)实际指标与前期指标对比(纵向对比)(3)实际指标与同行业先进指标对比(横向对比)指标对比法的对比标准时间标准:“同比”、“环比”、与历史最好水平的时期进行对比空间标准:①与相似的空间比较;②与先进的空间比较;③与扩大的空间标准比较经验或理论标准:如衡量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计划标准:计划数、目标数、定额数习题1某项目经理部本年计划节约“三材”的目标为120000元,实际节约130000元,上年节约115000元,本企业的先进水平节约138000元。问题:(1)用对比法进行对比,并列表计算。(2)对比法的应用形式有哪些?二、物流成本分析的方法2.因素分析法:将某一综合指标分解为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并分别计算、分析每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确定分析指标由几个因素组成确定各个因素与指标的关系采用适当方法,将目标分解成各个因素确定每个因素对指标变动的影响方向与程度二、物流成本分析的方法例1:设物流成本指标N是由A、B、C三因素乘积所组成,其计划成本指标与实际成本指标分别列示如下:计划成本指标N1=A1×B1×C1实际成本指标N2=A2×B2×C2差异额G=N2–N1二、物流成本分析的方法计算程序是:计划成本指标A1×B1×C1=N1第一次替换A2×B1×C1=N3N3–N1=A变动影响第二次替换A2×B2×C1=N4N4–N3=B变动影响第三次替换A2×B2×C2=N2N2–N4=C变动影响以上三个因素变动影响的总和为:(N3–N1)+(N4–N3)+(N2–N4)=G二、物流成本分析的方法例2:假定某配送中心为某超市进行定点配送,2006年1月份计划配送成本为24000元(N1),实际成本为30400元(N2),比计划增加6400元(G)。根据下表资料,分析其增加的原因。二、物流成本分析的方法计划(N1)实际(N2)配送货物量(A)160吨200吨配送里程数(B)100公里95公里运输单价(C)1.5元/吨公里1.6元/吨公里配送成本24000元30400元例2求解①计划成本指标:N1=A1×B1×C1=160×100×1.5=24000元②实际成本指标:N2=A2×B2×C2=200×95×1.6=30400元③第一次替换:货物量因子变动的影响N3=A2×B1×C1=200×100×1.5=30000G1=N3-N1=30000-24000=6000元例2求解④第二次替换:里程数因子变动的影响N4=A2×B2×C1=200×95×1.5=28500G2=N4-N3=28500-30000=-1500元⑤第三次替换:单价因子变动的影响N2=A2×B2×C2=200×95×1.6=30400G3=N2-N4=30400-28500=1900元总差异为G=6000-1500+1900=6400元⑥各因素变化造成成本变化的分析习题2计划数实际数差额产品产量(件)100009800-200单位产品耗材量(千克/件)43.75-0.25材料单价(元/千克)561材料成本总额(元)20000022050020500三、企业物流成本的效益指标1.物流营运能力指标物流的营运能力:物流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需要,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作业资源的配置组合而对实现财务目标产生作用的程度(1)人力资源营运能力指标物流劳动作业效率=物流营业净额从事物流作业的平均员工数1.物流营运能力指标(2)作业资源营运能力指标物流总资产营运能力指标物流流动资产营运能力指标物流固定资产营运能力指标物流作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物流流动资产的周转,而不是物流固定资产的周转物流总资产营运能力指标物流总资产周转率物流总资产周转天数=物流营业净额平均物流资产总额=计算期天数物流总资产周转率物流流动资产营运能力指标项目2006年2007年2008年①物流营业额净额1800020000②物流流动资产年末余额600071008050③物流流动资产平均余额65507575④流动资产周转次数/③2.752.64⑤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④131.0136.4物流固定资产营运能力指标(1)物流固定资产周转率=物流营业额净额÷物流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物流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物流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物流流动资产周转率(2)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物流固定资产利用充分,投资得当,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效率;反之,如果固定资产周转率不高,则表明物流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物流成果不多,企业的物流营运能力不强三、企业物流成本的效益指标2.物流获利能力指标所谓物流获利能力实际上就是投入物流系统的资金(物流成本)的增值能力(1)物流作业利润率(2)物流作业的成本利润率(3)物流作业的资产利润率(4)物流作业的净资产利润率2、物流获利能力指标(1)物流作业利润率物流所能带来的利润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建议在上述公式中使用经营利润、营业利润,由此得出的指标能更直接地反映获利能力=物流利润物流营业净额利润分类毛利润: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只减主营业务成本经营利润=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销费用;是指公司从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全部利润利润总额(税前利润)=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净额(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2.物流获利能力指标(2)物流作业的成本利润率经营成本=经营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经营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税前成本=营业成本+营业外支出税后成本=税前成本+所得税=物流利润物流成本(2)物流作业的成本利润率经营成本利润率指标的重要性最高,它能够反映出主要物流成本的利用效果当各项收益及税率一定时,经营成本利润率很高而税前成本利润率却很低,说明物流系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营业外支出开支过多,今后应重点控制;当两者都很低且差异很小时,说明物流成本过高是今后控制的重点;当两者都比较高时,说明物流系统的成本管理效果较好2.物流获利能力指标(3)物流作业的资产利润率物流总资产利润率物流流动资产利润率物流固定资产利润率=物流利润净额平均物流资产总额2.物流获利能力指标(4)物流作业的净资产利润率=物流利润净额物流净资产第二节物流成本预测一、物流成本预测的步骤1.确定预测目标2.收集预测材料3.建立预测模型4.评价与修正预测值二、物流成本的预测方法1.移动平均法(1)一次移动平均法。预测模型为:N为移动跨距。N越大,预测值越平滑,其稳定性(抗随机因素影响的能力)越好,灵敏度(对新数据的响应程度)越低)(111NtttttTtXXXNMMY(2)二次移动平均法当数据点具有线性增长或下降的趋势时,用一次移动平均法得出的预测值对于实际值就会始终存在滞后偏差。可改用二次移动平均法进行预测,其基本模型为:)2()1(2tttmma)(12)2()1(tttmmnbkbayttkt月份时期t实际销售额1110242210403310524410565510601046.406610441050.407710641055.208810721059.209910801064.001055.04101010881069.601059.68111110961080.001065.60121210921085.601071.68次年1月13—)1(tm)2(tm(2)二次移动平均法解:取t=12,则68.1071)2(tm60.1085)1(tm52.109968.107160.10852ta96.6)68.107160.1085(152tb49.1106196.652.1099kty移动平均法总结一般适合短期预测实际上是一种加权平均。它对从到的观察值,给予相等的权数1/N,而对在此以前的观察值,给予的权数则为零这种“厚近薄远”的做法认为接近预测期的历史数据影响大,更有价值,但其赋予的权重存在缺陷当资料数据具有曲线趋势时,本应采用三次移动平均预测模型,但实际多改用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tX1NtX2.指数平滑法(1)一次指数平滑法基本思想:对近期数据赋予较大的权数,对远期数据赋予较小的权数预测模型:)1(1)1()1()1(ttttTtSXSSY221)1()1()1(ttttXXXS)1(01)1()1(Stt]10[,常取常数,通为平滑XS101)1(0)(或XS月份实际销售额110241024.01024.0210401028.81024.01036.81024.0310521035.81028.81049.01036.8410561041.81035.81054.61049.0510601047.31041.81058.91054.6610441046.31047.31047.01058.9710641051.61046.31060.61047.0810721057.71051.61069.71060.6910801064.41057.71077.91069.71010881071.51064.41086.01077.91110961078.81071.51094.01086.01210921082.81078.81092.41094.013—1082.81092.4)2.0()1(tS1tY)8.0()1(tS1tY指数平滑法总结具有逐期追溯性质,可探源至,此过程中,平滑常数以指数形式递减,故称指数平滑法包含有全期数据的影响,却只需,预测方便当a取1时,;当a取0时,a越接近1,远期数据对本期平滑值的影响程度下降越迅速;a越接近0,影响程度下降越缓慢。因此,当历史数据波动较大时,应取较小的a值,以不忽略远期值影响初始值的确定也是指数平滑过程的一个重要条件tS1S,,1ttSYttYS1ttSS(2)二次指数平滑法如果历史数据具有某种线性持续增长或下降趋势,则应采用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2(1)1()2()1(1)1()2()1()2()1()1()1()(12YttttttttttttttTtSSSSXSSSbSSaTba(3)三次指数平滑法当历史数据具有沿曲线持续增长或下降的趋势时,应采用三次指数平滑模型:)3(1)2()3()3()2()1(22)3()2()1(2)3()2()1(2)1()2()1(2])34()810()56[()1(233YttttttttttttttttttTtSSSSSScSSSbSSSaTcTba3.弹性系数预测法先根据历史统计资料求出因变量Y对自变量X的弹性系数,并假设该弹性系数不变,然后根据未来自变量的变动率预测因变量的变动率。实际上,弹性系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经济结构、技术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该法仅适用于短期

1 / 7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