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哲学的贫困》作者:刘秀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20期摘要:《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第一次公开问世,是马克思批判蒲鲁东《贫困的哲学》而写成的一部论战性著作。马克思深刻批判了蒲鲁东的唯心主义,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使唯物史观进一步向前完善发展。关键词:《哲学的贫困》;马克思;唯物史观《哲学的贫困》在1847年就公开发表,马克思第一次以和蒲鲁东论战的形式系统阐述自己新世界观的基本观点,第一次公开树立起历史唯物主义的旗帜。马克思为了表明自己的理论与蒲鲁东理论的原则性分歧,对其展开系统批判,于1847年下半年写了《哲学的贫困》一书,在批判蒲鲁东方法论庸俗经济学思想、改良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也批判了蒲鲁东的唯心史观,从经济学角度论证了自己创立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在《哲学的贫困》中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一、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唯物基础的阐述马克思指出:“由于蒲鲁东不是把经济范畴看作历史的、与物质生产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另一方面又是多么赞同思辨哲学的幻想。”[1]马克思展开了对蒲鲁东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摧毁了其哲学形而上学的前提和基础。蒲鲁东说:“这里我们论述的不是与时间次序相一致的历史,而是与观念顺序相一致的历史。经济理论有它自己的逻辑顺序和理性中的系列,经济理论的这种次序已被我们发现。”[2]从这里可以看到蒲鲁东展现的是唯心史观的经济范畴论。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对蒲鲁东唯心史观的批判,本质上也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哲学基础的批判,这种批判的核心就是对经济范畴本质的揭示和科学规定。马克思对经济范畴本质的揭示,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这也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科学解释。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科学表述发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解答“历史之谜”的关键。因此,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首先,生产力是不能自由选择的客观力量。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3]这说明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规定了它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龙源期刊网度。而蒲鲁东则把平等或公正看作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看作评价社会发展程度的根本标准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其次,生产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特有范畴。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直接把所有制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作为人们借以进行物质生产的关系,作为与生产力对应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这说明他把握到了社会关系的核心。生产关系范畴的科学制定,为直接规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最后,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不仅科学地使用了生产关系的概念,并且使之与生产力科学地联系起来。马克思说:“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形式”。马克思又指出现实社会历史的发展不仅仅全部归结为生产力,人们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使其共同活动和交换活动结合起来,即通过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那么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由此可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矛盾运动是推动现实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三、社会历史的客观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本质表达蒲鲁东在《贫困的哲学》中声称:“社会历史无非是一个确定上帝观念的漫长过程。”这就宣明蒲鲁东唯心史观的立场。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批判了蒲鲁东的唯心史观,进而从唯物史观出发,分析和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指出:“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这表明生产力作为一种客观力量,使得生产力所决定的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同时每一种生产关系都受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他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因而人们的历史选择不能自由随意,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形式、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就会有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由此说明,人参与历史发展的进程,是历史的参与者。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时说:“难道探讨这一切问题不就是研究每个世纪中人们的现实的、世俗的历史,不就是把这些人既当成他们本身的历史剧的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物吗?”这一论断,把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统一起来,马克思指出,在社会历史中,人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受到既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哲学的贫困》的历史价值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理论层面上讲,马克思在深刻揭露蒲鲁东错误思想的基础上,丰富了已经创立起来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完善了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从现实层面上讲,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现实的指导,妥善地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他贡献给全人类的最宝贵的思想财富。参考文献:龙源期刊网[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0.[2]蒲鲁东.贫困的哲学:第1卷[M].145-146.[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1-142.作者简介:刘秀(1992年—),女,河南洛阳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