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_T 0202-2002 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DZ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02-2002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Specificationsforbauxite,smelter-grademagnesiteexploration2002-12-17发布2003-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DZ/T0202-2002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勘查的目的任务4勘查研究程度4.1地质研究4.2矿石质量研究4.3矿石加工技术条件研究4.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4.5综合勘查、综合评价5勘查控制程度5.1勘查类型的确定5.2勘查工程间距5.3矿床控制程度的确定6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6.1地形及工程测量6.2地质填图6.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6.4探矿工程6.5化学样品的采集、加工、化验分析6.6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分析、试验6.7岩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样品的采集与试验6.8原始地质编录、资料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6.9计算机技术及其他新技术的应用7可行性评价工作7.1概略研究7.2预可行性研究7.3可行性研究8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8.1资源/储量分类8.2资源/储量类型条件9资源/储量估算9.1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9.2资源/储量估算的方法和一般原则9.3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9.4资源/储量分类结果表附录A(规范性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附录B(规范性附录)铝土矿石品级标准附录C(资料性附录)铝土矿、菱镁矿矿床类型C.1铝土矿矿床类型C.2菱镁矿矿床类型附录D(资料性附录)铝土矿、菱镁矿矿石类型D.1铝土矿矿石类型D.2菱镁矿矿石类型附录E(资料性附录)铝土矿、菱镁矿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划分标准及类型系数附录F(资料性附录)铝土矿、菱镁矿矿体规模划分标准及类型系数附录G(资料性附录)铝土矿、菱镁矿矿床勘查类型工程间距参考附录H(资料性附录)铝土矿床一般工业指标附录I(资料性附录)堆积型与红土型铝土矿参考工业指标附录J(资料性附录)冶镁菱镁矿主要参考工业指标附录K(资料性附录)工业加工技术及应用对铝土矿、冶镁菱镁矿矿石的质量要求K.1工业加工技术对铝土矿石的质量要求K.2工业应用对菱镁矿矿石的质量要求附录L(资料性附录)铝土矿用作电熔刚玉和高铝水泥原料时的质量要求—企业标准DZ/T0202-2002前言本标准是根据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GB/T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对《铝土矿地质勘探规范》(1984.3)和《菱镁矿地质勘探规范》(冶镁部分)(1988.4)等两个规范进行修订的,并合并改为《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本标准从2003年3月1日起实施。2003年3月1日起所有报批的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报告及审查批准决议书、审查意见书,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制定的于1984年3月试行的《铝土矿地质勘探规范》和1988年4月试行的《菱镁矿地质勘探规范》(冶镁部分)。本标准包括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都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地质矿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河南地质勘查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公一、王志光、张录星、崔亳、吴国炎、周祖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DZ/T0202-2002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国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工作的内容及要求,包括勘查的目的任务、勘查研究程度、勘查控制程度、勘查工作质量要求、可行性研究工作、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等。本标准适用于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各勘查阶段的工作部署,可作为验收、评审铝土矿、冶镁菱镁矿资源/储量及地质勘查报告的总体要求,还可作为铝土矿、冶镁菱镁矿矿业权转让、矿产勘查开发筹资、融资、股票上市等活动中评价、计算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3勘查的目的任务3.1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勘查的最终目的是为矿产资源规划、矿山建设设计提供矿产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要的地质资料,以减少矿山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并尽可能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3.2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3.2.1预查是通过对成矿远景区资料的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地质观测,极少量的槽、井探工程验证,初步了解预查区内矿产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3.2.2普查是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采用中—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数量有限的槽、井探及钻探工程进行勘查,相应进行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对普查区的含矿性做出初步评价,估算资源量,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若有详查价值,则应圈出详查区范围。3.2.3详查是使用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系统的槽、井、钻(坑)探工程等有效方法手段,对详查区进行较详细的勘查,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估算矿产资源/储量,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探区范围,为进行勘探工作和制定矿业开发规划、项目建议书提供依据。3.2.4勘探是对具有工业价值并拟近期开采利用的矿床通过加密各种采样工程,进行详细勘查、研究,为可行性研究或矿山建设在确定生产规模、开采方式、开拓方案、矿石加工选冶工艺、矿山总体布置、产品方案等方面提供依据。4勘查研究程度4.1地质研究4.1.1预查阶段全面收集区域地质矿产资料,概略了解区域地质构造的基本轮廓和有关矿产信息,对预查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类比分析。对不同类型的矿床,应有所侧重。对沉积型铝土矿应侧重区域地层、构造、含矿系的层位、岩性、岩相古地理等;对堆积型铝土矿还应初步了解区域的第四纪地质及地貌特征;对镁质碳酸盐岩层中的菱镁矿床应侧重调查地层、构造、岩石、变质作用等;对与超基性岩有关的菱镁矿床则应重点了解超基性岩的特征、蚀变特征和风化壳的发育程度等。对预查中发现的矿层、矿化体露头应开展剖面性地质工作,布置极少量槽、井探工程加以揭露和追索,采集代表性样品以初步了解矿层的分布范围、面积大小、矿体厚度、产状、矿石成分、品位、结构构造和自然类型,提出能否转入普查阶段的依据,对预查区的找矿远景做出初步预测。对能圈出预测矿产资源范围、有估算资源量的必要参数(长、宽、厚)的地段,采用实测或类比的体重值,估算预测的资源量(334)?。4.1.2普查阶段在预查工作或研究已往资料的基础上,对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通过中一大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大致查明其成矿地质条件和铝土矿、菱镁矿点的分布规律及成矿远景;对矿层(体)的露头及浅部运用少量槽、井探工程加以追索和控制,对其深部关键部位用稀疏钻(坑)探工程进行探查,从而大致控制矿层(体)的总体产状、形态、长度、厚度、可能的延深和空间位置;大致查明成矿控制因素;对沉积型铝土矿侧重含矿岩系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对堆积型铝土矿还应侧重第四纪岩溶发育程度和地貌对铝土矿的控制作用;大致查明对矿体起破坏作用的断裂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和分布范围。查明是否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床或矿层,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4.1.3详查阶段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产分布规律应有较全面的了解;基本查明矿区地层层序、含矿岩系的层位、岩性、厚度、标志层、岩相古地理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对矿床的控制作用;基本查明与矿床有关的岩浆岩类型、岩性、产状、形态、规模、相带、时代、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风化壳的类型、分带及其对矿床的控制作用;基本查明对形成红土型和堆积型铝土矿床有重要作用的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特征;对成矿的控制因素、矿床分布和富集规律有了基本认识。应基本查明矿体(层)的数量、连接对比条件、分布范围、产状、厚度、规模、形态特征、品位及其变化特征;基本确定矿体连续性;基本查明矿体中的夹石、无矿天窗及顶底板围岩的岩性、厚度和分布情况,为是否进一步勘探提供依据。4.1.4勘探阶段4.1.4.1区域地质:在系统收集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及勘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勘查区各勘查阶段所获得的新资料,通过综合研究,阐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主要控矿因素,对铝土矿和菱镁矿及其主要共、伴生矿床的区域成矿远景做出评价,并指出今后的找矿方向。4.1.4.2矿区地质:查明矿区地层、构造、岩性,详细划分含矿岩系的层序,研究其岩性特征及相变规律;查明铝土矿含矿系底盘古风化侵蚀面的形态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对菱镁矿还须详细研究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种类、规模、产状、形态、岩相变化、风化壳的发育程度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研究主要构造的性质、规模、形态、产状及分布规律,查明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及成矿后破坏影响程度。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变质作用,查明其与成矿的关系。4.1.4.3矿体地质:通过系统的加密探矿工程及相应地质工作,查明勘探区内矿体的数量、赋存部位、分布范围、顶底板岩性;查明主要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内部结构、厚度、品位及其变化规律,确定矿体的连续性;查明主矿体内的无矿地段和夹石规模、形态、产状及分布规律;查明主矿体底部界线的起伏变化规律。4.2矿石质量研究4.2.1预查阶段对预查中发现的矿体应采集代表性样品,大致了解矿石品位、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矿石自然类型及共伴生有益组分。4.2.2普查阶段大致查明矿石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矿石品位及其空间变化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和矿石自然类型,矿石中有用组分、共生或伴生有益组分及其利用的可能性。初步评价矿石的工业利用价值。4.2.3详查阶段通过系统的探矿工程样品,基本查明矿石的矿物种类、含量、共生组合及矿石结构构造特征,矿石的化学成分、有益有害组分的种类、含量、赋存状态和分布特征,划分矿石的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为矿山建设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提供相应的依据。4.2.4勘探阶段详细查明矿石矿物组分和化学成分,并划分矿石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和品级。查明矿石矿物组分的种类、含量、粒度、嵌布特征及其共生关系;研究伴生有用、有害组分的种类、含量及其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在研究矿石化学成分时,对铝土矿要求查明Al2O3、SiO2、Fe2O3、TiO2、烧失量等的含量、赋存状态及其变化规律,并计算其铝硅比值;当矿石中伴生有黄铁矿、白铁矿时,应研究硫的含量及其变化情况;对用做电熔刚玉、高铝粘土及高铝水泥的铝土矿石还应查明CaO、MgO、K2O、Na2O、CO2等成分的含量和变化情况。对菱镁矿则要求查明MgO、CaO、SiO2、Al2O3和Fe2O3(或FeO)等成分的含量、赋存状态和变化规律。对矿床的近矿围岩和夹层、脉岩应采取适当数量的样品了解其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以便考虑开采贫化或为综合利用提供资料。4.3矿石加工技术条件研究4.3.1预查阶段对矿石加工技术条件研究不做具体要求。4.3.2普查阶段对发现的矿体,应与邻区、同类型矿山进行类比研究,通过矿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有用、有害组分的对比分析,对矿石加工选冶的可能性做出概略评述。4.3.3详查阶段应通过实验室加工技术性能试验,对矿石工业利用性能做出评价。对铝土矿,应进行初步可溶性试验,以基本查明矿石中Al2O3的可溶性及赤泥沉降性能,若老矿区外围已有类似矿石的生产技术工艺资料并可进行对比时,则可少做或不做。对菱镁矿,应进行可选性试验,对新类型或组分复杂的矿床还应进一步做实验室流程试验。4.3.4勘探阶段对铝土矿进行详细可溶性试验,以查明各种矿石类型和品级在拜尔法、烧结法、联合法、选矿拜尔法等氧化铝生产中的技术条件。对菱镁矿应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对新类型或组分复杂的矿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